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lncRNAPCAT19在人肺癌细胞株A549中的作用,通过shRNA敲低lncRNAPCAT19的表达,之后再观察lncRNAPCAT19对肺癌细胞的增值与侵袭作用。方法首先将人肺癌细胞株A549细胞培养后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转染lncRNAPCAT19shRNA,对照组转染control-shRNA,之后采用qRT-PCR的方法分别检测研究组和对照组中肿瘤细胞的lncRNAPCAT19的表达量,并且,通过采用MTT和侵袭实验的方法来分别观察两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和侵袭能力。结果我们通过qRT-PCR检测发现,研究组A549肿瘤细胞中lncRNAPCAT19的表达量为0.421±0.030,而对照组中lncRNAPCAT19的表达量为1.116±0.078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036,P<0.01),说明通过shRNA可以减低lncRNAPCAT19在肺癌A549细胞中的表达;MTT结果显示,研究组A549细胞的OD值为0.542±0.029,而对照组A549细胞的OD值为0.719±0.065,两组间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t=3.242,P<0.01),说明lncRNAPCAT19表达下调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值能力;侵袭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中的A54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71.2±9.1,而对照组中的A549细胞穿过基质胶的数量为149.6±12.8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13,P<0.01),说明lncRNAPCAT19表达下调具有明显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结论敲低lncRNAPCAT19的表达具有明显抑制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增殖与侵袭的作用。

  • 标签: 肺癌 lncRNA PCAT19 增殖 侵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中Rac1表达与胃癌易感关系。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胃癌患者血清80例、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血清80例最为对照,利用酶链标记反应法检测血清中Rac1表达水平。结果胃癌患者血清Rac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前者阳性率为75.00%,后者阳性率为33.75%。同时,发现Rac1在低分化胃癌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中表达较高(P<0.05)。结论Rac1表达在肿瘤患者中较高,同时与低分化胃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 标签: Rac1 胃癌 分化程度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33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84例TNB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IL-33蛋白,并分析IL-33的表达情况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在TNBC患者中,IL-33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与有关(P<0.05)。与年龄、病理性分级和绝经情况无关(P<0.05)。与年龄、病理性分级和绝经情况无关(P<0.05)。IL-33表达组与未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距随访3年的时间时,84例患者中有73例获得随访,随访率86.9%。随访5年时,有5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61.9%。IL-33表达组与未表达组的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3的表达与TNB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评估疾病恶性分期与病情进展的潜在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 标签: il-33在 三阴性乳腺癌 表达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的表达,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2例膀胱癌和6例膀胱癌术后膀胱组织中CD147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膀胱癌患者中CD147阳性率为71.2%。6例膀胱癌术后膀胱组织CD147阳性率为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147在膀胱癌患者中的表达研究,对于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及复发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 标签: 膀胱癌 CD147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CD133与Survivin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在早期发病中的预测意义。方法44例胃癌患者胃镜或手术标本、对照组正常胃黏膜44例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记录性别、年龄、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状态。分析影响胃癌发病的相关因素,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CD133与Survivin在胃癌组中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01、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单因素分析影响胃癌发病的因素有年龄,Hp,CD133、Survivin,P值分别为0.002、0.032、0.009、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D133与Survivin在胃癌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疾病早期异常指标进行临床干预。

  • 标签: 胃癌 CD133 Survivin 肿瘤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产生的作用。结果子宫内膜组织中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阳性率较正常内膜组织高。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新生血管的形成紧密相关。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血小板衍化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AL基因与结直肠癌分化、分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两步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及癌旁结肠组织MA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MAL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和66.7%,MAL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的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有显著差异(P<0.01),结直肠癌组织MAL蛋白表达水平在肿瘤的不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MAL基因在蛋白表达水平上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说明MAL基因低表达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因素,提示MAL基因在结直肠癌的形成、发展中起重要的抑制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5,AQP-5)在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在该病变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正常下鼻甲组织24例和鼻息肉组织3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AQP-5在下鼻甲和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显示AQP-5在鼻息肉和正常下鼻甲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固有层腺体中AQP-5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下鼻甲组显著高于鼻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及血管内皮中AQP-5的阳性细胞表达率,下鼻甲组显著低于鼻息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5在鼻息肉组织中的异常表达与鼻息肉的形成密切相关。

  • 标签: 鼻息肉 水通道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microRNA-210(miRNA-210)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和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82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和55例健康人群的血清miRNA-2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健康人群相比,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血清中miRNA-210呈高表达(P<0.0001)。且不同TNM分期的肾癌患者血清中miRNA-210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P<0.01)。miRNA-210的血清表达水平在手术后7天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清miRAN-210在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中呈高表达状态,可能成为一类新的临床诊断分子标记物。

  • 标签: 肾透明细胞癌 miRNA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曲张静脉患者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以及在曲张静脉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下肢静脉曲张病例3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正常大隐静脉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MMP-9的含量,分析其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MMP-9含量在108.26-195.47ng/ml,均值为(144.22±4.32)ng/ml;对照组患者的血清中MMP-9的含量在45.47-90.31ng/ml,均值在(63.15±2.88)ng/ml。MMP-9在正常大隐静脉及曲张患者大隐静脉中均有表达,在下肢静脉曲张观察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可能参与了下肢曲张静脉的重塑过程。

  • 标签: 静脉曲张 基质金属蛋白酶 血管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与新生儿窒息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69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病例组,40例无感染的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儿血清中的hs-CRP、超敏肌钙蛋白-I水平。结果新生儿窒息患儿与对照组;重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与轻度组;中度组与轻度组比较hs-CRP和超敏c-TnI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患儿hs-CRP和超敏c-TnI升高且与窒息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能较敏感的反映窒息患儿病情程度,可以作为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的临床监测指标之一。

  • 标签: 超敏肌钙蛋白-I 超敏c反应蛋白 新生儿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owerVision两步法检测临床10例癌旁组织、65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4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P<0.05)。VEGF-C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为72.2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的41.38%,二者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而VEGF-C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1.VEGF-C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提示其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2.VEGF-C的过度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提示其介导了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与转移,可能作为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进展及预测肿瘤转移潜能的指标。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VEGF-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及14例正常食管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结果食管癌组织中VEGF和MMP-9的表达率分别为60.3%(35/58),75.9%(44/58)。VEGF和MMP-9的高表达分别与食管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密切相关,而与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和MMP-9的协同表达在食管癌血管形成、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食管癌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判断和预后的指标。

  • 标签: 食管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16蛋白基因在胃癌组织的异常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归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体检的70例正常人群归为对照组,分别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两组标本进行P16检测,观察两组检测结果并比较。结果对照组P16阳性率为100%,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2.86%(P<0.05)。此外包括不同TNM分级、淋巴结转与为转移、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等方面的P16阳性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16异常表达和胃癌存在相关性,且TNM分期越高、发生淋巴结转移、癌症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的胃癌患者P16基因更容易为异常表达,可通过P16对胃癌进行辅助检测及判断预后。

  • 标签: P16蛋白 胃癌组织 异常表达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兔肝脏原位种植XV2肿瘤模型,并经射频消融治疗(RFA),探讨射频消融术对荷瘤兔机体免疫反应的影响情况。方法建立28只VX2细胞肝癌兔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10只)和射频消融组(18只),在射频消融术1周、2周、4周时,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数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肿瘤组织的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果两组荷瘤兔在不同时段,其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有着明显的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消融技术在用于肝脏肿瘤治疗时,能够显著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对于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荷瘤兔 肝脏肿瘤 射频消融 细胞免疫力
  • 简介:摘要双重打击淋巴瘤(Double-hitlymphomas,DHL)是一组伴有MYC和BCL2或BCL6同时发生染色体易位的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临床进展迅速,经积极治疗后难以缓解、易复发进展,预后极差。双表达淋巴瘤(double-protein-expressionlymphomas,DPL)是一组有别于典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通过免疫组化存在MYC和BCL2双表达,其临床进展相对迅速,治疗效果欠佳。目前,对于DHL及DPL的治疗仍是一个挑战,新的治疗手段目前正在研究中。

  • 标签: 双重打击淋巴瘤 双表达淋巴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巨噬细胞Raw264.7氧化低密度脂蛋白(LDL)过程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方法培养RAW264.7细胞,LDL刺激后,用ACE活性测定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CE活性的变化,用AngⅡ试剂盒测定AngⅡ的表达;Real-TimePCR检测血管紧张素转移酶(ACE)mRNA的表达;利用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GTR2、AT2R)的表达。结果LDL刺激Raw264.7细胞后,细胞内ACE的活性、AngⅡ的表达、ACEmRNA水平、AT2R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都升高(P<0.05)。结论LDL激活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 标签: 低密度脂蛋白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移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L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具体表达情况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胃癌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设为观察组,应用胃癌根治术治疗,并对癌组织进行留取,制作石蜡标本;选择同期胃癌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取与肿瘤组织距离>5cm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两组病理组织中PD-L1的表达进行检测,就PL-1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展开探讨。结果结合免疫组化研究结果,PD-L1阳性表达多见于细胞质、细胞膜,主要为胞膜处。PD-L1阳性表达率在观察组胃癌组织中为52.5%(21/40),其中7例为中度阳性表达,占17.5%;2例为强阳性表达,占5%。PD-L1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癌旁组织中为22.5%(9/40),未检出阳性表达和强阳性表达的病例。观察组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胃癌患者中,PD-L1蛋白同肿瘤细胞的浸润、分化程度具紧密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胃癌患者,对其癌组织中PD-L1进行检测,结果示呈高表达显示,且其高表达同肿瘤细胞的侵润、分化程度等具密切相关性,可作为对胃癌发生侵袭和分化进行反映的指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癌组织 PD-L1 表达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c-myc基因蛋白在颅咽管瘤中表达及特点,探讨它们与肿瘤复发性及侵袭性的关系。方法将44例颅咽管瘤分为复发和非复发两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myc基因蛋白。结果c-myc在复发性颅咽管瘤组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复发性颅咽管瘤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的表达值与颅咽管瘤的复发和侵袭性有关,可以预测肿瘤复发危险性。

  • 标签: 颅咽管瘤 c-my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L-35和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诊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时段在本院体检中心健康成人5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外周血测定血清IL-35及VEGF的表达水平,并分析观察指标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35和VEG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中部分缓解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IL-35及VEG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完全缓解患者,差异显著(P<0.05)。(3)经化疗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IL-35和VEGF较化疗前有所下降。结论IL-35及VEGF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呈高表达,二者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共同促进作用。

  • 标签: 白细胞介素3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免疫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