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砷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0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36例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18例患者为1组,将三氧化砷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中,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则为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砷联合治疗,治疗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CR率较高,但是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并不存在,但是实验组患者达到CR的平均时间明显较短,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采用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砷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对患者病情完全缓解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模式对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次出血中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500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连续性护理模对预防次出血的经验。结果实施前两次出血率为156%,实施后次出血率为72%,p值<005。结论通过这种连续性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整体的护理,对预防次出血起到了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实施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共入选67例受试者,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22年2月,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2期)和对照组(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组内患者36例,比对2组最终疗效。 结果:研究组疗效(术中用时、出血量总住院时长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值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感染的治疗中,期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更加显著,术中损伤小,术后患者机体恢复快。

  • 标签: 二期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上尿路结石 感染 疗效
  • 简介:2012年11月28日“全国第三医药院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层论坛”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受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委托,由全国医药院校社科协作会主办、南京中医药大学承办。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殷翔文、全国医药院校社科研究协作会会长王键出席会议并讲话。

  • 标签: 哲学社会科学 医药院校 高层论坛 医学人文精神 传承创新 院校文化
  • 简介:本文对第三国际经方班暨第十三期全国经方临床运用高级研修班的专家授课内容进行了整理,系统总结了研修班专家们所传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 标签: 仲景学说 经方 针灸 经方班
  • 简介:本实验以手术切除大鼠性腺,造成生殖功能障碍动物模型,以仙汤及其拆方对去势的大鼠作实验性治疗,并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定量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其肾上腺网状带的变化,结果表明去势的大鼠网状带有变窄的趋势,与激素合成有关的几种酶:SDH,G-6-PDH、3β-HSD反应减弱,而仙汤及其拆方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其结构,提高酶的活性。提示仙汤及其拆方有促进肾上腺皮质网状带性激素的合成及分泌作用。

  • 标签: 拆方 二仙汤 肾上腺皮质 网状带 去势大鼠 组织学
  • 简介:通过回顾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历史,提出该体系从形成至今只经历了一次革命,在近现代科学(含医学)为世界主流科学的背景下,近百年来中医学虽然经历了3次大的浪潮,但并没有形成科学革命意义上的次革命。目前中医的处境是,一方面,处于前现代化期,与现代科学相对表现为另类性、异质性、封闭性、排异性;另一方面,与新起的后现代科学之间又表现出某种超越时空的高度契合性与一致性。中医学次革命的外部条件已成熟,时代要求中医学上升到更高层次的循环。由于传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性缺陷,必须先行对其体系框架进行一次大的重整建构。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包括重构3个体系,即“原创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Ⅰ)、“传统中医学体系(中医学体系2)”与“现代中医学体系”(全称“现代中医人体生命大科学体系”,简称中医学体系3)。体系1、2先行进行解构与重构,体系3是在传承体系1、2学术主体基础上的扬弃,是一种创新建构。第3体系分为中国人体生命暂聋部娄、理论中医学部娄、基础中医学部娄、应用中医举部娄、中医工程技术举部娄5大部类。

  • 标签: 中医学理论体系 重新定位 体系重构 必要性 框架结构模式 建构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地特胰岛素结合甲双胍对 2型糖尿病合并腹型肥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取 2016年 6月 -2018年 9月 58例我院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腹型肥胖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 29例。研究组实行地特胰岛素加甲双胍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进行治疗 12周。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空腹和饭后血糖值及治疗前后体重指数及腰围臀围的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经对比研究一周左右时,对照组空腹及餐后血糖值较研究组略高,治疗 12周后研究组患者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的比值均有所回落,较对照组效果明显。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2型糖尿病 腹型肥胖 地特胰岛素 二甲双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