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ICU人工气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的治疗方法以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选取140例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Ⅰ组)和实验组(Ⅱ组),并且每组平均分有70例患者。其中Ⅰ组患者只采取一般性的常规护理方法,Ⅱ组的患者在采取相应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结合统计可以发现,在本次研究中,I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86%,II组为90.00%,且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II组存在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ICU人工气道患者进行集束化干预护理工作措施,能够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 标签: ICU人工气道 护理干预 集束化干预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气管插管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总结护理对策。方法:在2019年1月-12月中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并发肺部感染的ICU气管插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等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人,将对照组的50位病人采用平常使用的护理方式,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的患者所得出的数据作为研究组,两组均实验并对比试验数据,研究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研究组未出现患者死亡,治愈率与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细菌与真菌是导致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肺部发生感染的概率,减少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能够尽快使病情痊愈。

  • 标签: ICU气管插管愚者 肺部感染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途径联合吸痰治疗ICU机械通气患者疗效。方法我院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9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炎、化痰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振动式排痰法和膨肺吸痰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湿化吸痰法治疗。结果吸痰治疗6h后,治疗组患者的EVWL、PVPI以及PaO2/FiO2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无明显改善。吸痰治疗7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EVWL、PVPI以及PaO2/FiO2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多途径联合吸痰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机械通气患者的痛苦并有效的提高治疗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机械通气多途径联合吸痰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性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效果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20例ICU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7.68±2.20)天和50.00%(30/60),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4.08±4.40)天和80.00%(48/6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进一步消除不良影响,减少不良反应症状发生。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ICU 肺部感染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重症感染患者100例,按时间分为A、B两组,A组31例(<48h),B组69例(≥48h),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OFA)乳酸水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乳酸水平、DIC发生率、MODS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个因素均为ICU治疗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PACHEⅡ、SOFA、乳酸水平、DIC、MODS均与ICU治疗时间有密切关系,是重症感染患者ICU治疗时间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重症感染 ICU治疗时间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ICU气管插管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入院的ICU气管插管肺部感染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80例患者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与有效者,共38例,所占百分比为95.0%;对照组共31例,所占百分比为77.5%。观察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取综合护理法,并将其合理用于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中,可提升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安全性非常高。

  • 标签: 肺部感染 并发症 综合护理 ICU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ICU患者经膀胱腹内压监测方法及其监测阶段的护理。 方法: 选择本院近期收治的 120 例体检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其监测方式,划分为传统组与实验组,对比各项指标。 结果:实验 组并发症发生率( 10.0% ),死亡率( 1.70% );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5.0% ),死亡率为( 15.0% ),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实验 组治疗有效率为 98.3% ,传统组治疗有效率为 75.0% ,实验组较 (P<0.05) ;实验组的住院时间( 9.11±1.60 ) d 短于传统组( 15.33±2.75 ) d , P<0.05。 结论: ICU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本文这一监测方式,联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 ICU 的停留时间,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ICU患者 护理体会 经膀胱腹内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ICU患者护理的应用镇痛镇静集束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ICU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利用镇痛镇静集束化管理。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长以及谵妄出现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应用到ICU患者中效果显著,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了谵妄出现率,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ICU 镇静镇痛 集束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支持中采用肠内外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ICU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各46例,探究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患者在得到营养支持治疗后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得到营养支持治疗后其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支持治疗前无显著改善,其差异不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两组患者在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前后其肱三头肌皮的褶皱程度以及上臂的臂围均无显著变化,探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较为重要,在保证患者的正常生命体征所需的营养和能量的同时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肠内外营养 ICU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我科近一年来的各类安全隐患及防治改进措施,不断提高ICU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以消除护理不安全因素,减少事故的发生。

  • 标签: 危重患者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出现应激作用的镇静预防方法和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ICU危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咪唑地西泮进行镇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进行镇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定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糖浓度、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清皮质醇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胃液pH值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表明治疗前后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患者实施镇定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应激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危重患者 镇定预防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危重患者APACHEII评分变化率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ICU重症监护室的患者1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28d,根据是否死亡分成死亡组和生存组,对两组患者的APACHEII变化率进行比较。结果死亡组的APACHEII1、APACHEII2明显高于生存组,APACHEII变化率低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II评分变化率相比APACHEII的临床预后的判断更具有准确性和科学性。

  • 标签: ICU危重患者 APACHEII评分变化率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 ICU 综合护理。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 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指标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 P<0.05)。结论: 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给予 ICU综合护理干预,有效稳定血糖,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ICU 临床护理 综合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访以了解ICU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ICU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1-6月实施PDCA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患者回访工作前,患者32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7-12月患者412例患者作为干预组,患者出科后对患者及家属进行1次回访的沟通交流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的护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ICU出科患者访视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提高患者ICU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PDCA循环 ICU 回访 护理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在ICU的护理体会。方法:80例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将应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ICU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降低,缩短其ICU住院时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

  • 标签: 重度颅脑损伤 ICU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ICU(综合性)2009.3-2010.12机械通气时间在48小时以上86例患者,符合VAP诊断标准作为VAP感染组,VAP未感染组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结果单因素显示高龄、昏迷、慢性肺部疾病、大手术后、留置胃管、低蛋白血症、插管时间大于五天、激素应用等均是导致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只有针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和预防VAP的发生。

  • 标签: ICU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ICU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于7月开始启动,按时间顺序1月~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h的患者为参照组,7月~12月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大于48h的患者为干预组,参照组与干预组各46例,参照组未实施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死亡率、谵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ICU治疗时间同参照组患者比较明显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死亡率和谵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护理中,集束化镇静镇痛护理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 护理 镇静镇痛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对预防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2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82例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利用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化护理,对比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指标。结果观察组在院内感染的时间和发生率方面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应用于ICU患者院内感染的预防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护理 ICU患者 院内感染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