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健康查体了解人们健康情况,预防疾病,治疗疾病,以达到健康的目的。方法受查人员晨起空腹抽血查肝功、血糖、血脂、肾功、肝胆胰脾肾B超、测血压、查心电图;了解查体人员饮食、工作及生活习惯与疾病健康的关系。结论高质饮食,饮食搭配不合理,运动量少,生活规律差,饮酒过度者多肥胖、血糖高甚至糖尿病,脂肪肝,冠心病等发病率高,加上工作压力大者高血压病发病率高。

  • 标签: 健康查体 预防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肛裂的病因研究。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肛裂发病因素较多,如损伤学说、感染学说,各家学说尚未统一。

  • 标签: 肛裂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肠炎的治疗方法。方法于2012年1月至3月,对我院就诊的63例急性肠炎患者进行治疗,30例患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33例患者采用培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止泻时间和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27例(90%),对照组总有效24例(72.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泻时间为(1.59±0.48)天,对照组止泻时间为(2.96±0.93)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为(1.24±0.26)天,对照组退热时间为(2.01±0.38)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效果显著、作用迅速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培氟沙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梅毒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响妊娠结果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6例妊娠梅毒患者临床特点。结果妊娠梅毒发生率为0.41%。196例予抗梅毒治疗有效。128例新生儿血清和脐带血梅毒常规检查,16例呈阳性,经治疗随访2-7月转阴。结论早期、有效、规范的全程抗梅毒治疗是改善妊娠梅毒患者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以及降低先天梅毒患儿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妊娠 梅毒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通过询问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指导小儿腹泻病的治疗。大便常规有脓球、血球的考虑为细菌感染,予先锋霉素或者青霉素先于经验性治疗,待大便培养指导用药;无脓球血球则根据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偏高则予先锋霉素或者青霉素经验性治疗;如无脓球、血球,血常规正常,则予思密达保护粘膜肠道益生菌等调节肠道功能的药物口服,及退热,止吐对症支持治疗,如有脱水则予补充液体治疗。合并咳嗽肺炎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微生物制剂及蒙脱石制剂治疗。结果经上述治疗患者均痊愈,疗程3-7d。结论细菌感染性腹泻应予敏感抗生素治疗,非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感染性腹泻以去除致病因素外予微生物制剂及蒙脱石制剂治疗为主。

  • 标签: 小儿腹泻病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小儿腹泻病诊治方法分析的探讨,以提高小儿腹泻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腹泻患儿,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26例,分别设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降温及补液等对症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思密达联合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显效为24例,总有效率为92.31%。而对照组显效为21例,总有效率为80.77%,结论是思密达联合山莨菪碱对腹泻患者的治疗疗效可观,安全确切,能够提高治愈率及改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腹泻病诊疗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诊治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作者1990年在医大二院进修期间对本科1980年1月至1990年12月11年间20例剖宫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例全部为高危妊娠,新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为缺血、缺氧性疾病。提示应加强产前、产时监测,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行剖宫产术。术中采取左侧15度卧位。采用硬膜外麻醉时,为防止低血压应术前输液,术中加快输液速度,可适当应用麻黄素。

  • 标签: 胎儿宫内窘迫 剖宫产 新生儿死亡
  • 简介:目的:了解和分析社区出诊呼叫的需求和目前的现状,研究和确立相应的对策及发展趋势。方法:回顾卢沟桥地区3年来急诊和日常出诊呼叫的数量、日间及夜间出诊的比例、回医院门诊治疗、收入住院、急诊120转院和死亡病人的比例关系以及疾病的危重程度和病人的预后情况。结果:3年共出诊1604次,疾病种类以脑血管疾病,喘息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病为主,年龄多在60岁以上。脑血管疾病、褥疮及各种原因卧床在出诊服务中占的比例较大,其次是慢性喘息性气管炎及晚期癌症病人。结论:卢沟桥地区是老龄化社区,出诊需求很大,发展出诊呼叫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应增加相应的简单实用便于携带的相关设备,增加医务人员的素质培训,尤其是院前急救训练是必需的。

  • 标签: 社区出诊 现状 需求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828例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中,瘢痕子宫—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胎位不正—头盆不称—产程异常—羊水过少成为剖宫产手术前7位指征,瘢痕子宫为第一因素。结论应加强孕产期保健,孕期各种宣教,提高孕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认识,提高产科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寻找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 标签: 剖宫产 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常规胸片、DR片对肋骨骨折诊断的意义,旨在提高肋骨骨折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治疗的46例肋骨骨折患者的常规胸片、DR片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胸片漏诊6例,DR片无一漏诊。结论DR片是诊断肋骨骨折的可靠手段。

  • 标签: 肋骨骨折 数字化摄片(DR片)
  • 简介:据2008年的统计,2007年我国有各级医疗机构298408个,其中有医院、卫生院60531个。我国医疗系统中的医院简单可分为综合医院和社区医院。综合医院,是跨地区、省、市以及向全国范围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医院,是具有全面医疗、教学、科研能力的医疗预防技术中心。社区医院是直接为社区提供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综合服务的基层医院,是初级卫生保健机构。社区医院在我国医疗机构的构成中占绝大多数。

  • 标签: 社区居民 卫生保健机构 社区医院 医疗机构 就医 医疗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采用专业的孕期保健对怀孕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方法在入院的产妇中选择100名待产孕妇并且选用专业医师对产妇进行详细的孕期保健指导。为期六个月的指导可以涵盖孕妇如何应对早产、难产、产后出血和胎膜早破等情况以及新生儿感染和新生儿窒息等。结果在所有受指导的孕妇中发生早产的例数4例,占4.00%;发生难产的2例,占2.00%;发生产后出血的1例,占1.00%;发生胎膜早破的2例,占2.00%;发生新生儿感染的2例,占2.00%;发生新生儿窒息的1例,占1.00%;结论经过实验观察和对比可以显然得出对怀孕产妇进行孕期保健指导可以有效地降低早产、难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新生儿感染和新生儿窒息等情况。

  • 标签: 孕期保健 孕产妇 新生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证的变化,分析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奉城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4138例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平均50.84%,在剖宫产指证中,社会因素位居第一,占23.56%,疤痕子宫位居第二,占22.63%。其次为头盆因素、胎儿因素、胎儿窘迫、母亲因素等。结论剖宫产率居高不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只有医患双方、社会共同努力才能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证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