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层次分析(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确定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简称疾控机构)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各指标权重,为应急能力的量化评估提供帮助。方法在应用Delphi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邀请15名专家对指标间两两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判断,构建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确定一、二级指标权重。结果应急体系建设、队伍建设、保障能力、处置能力、监测预警能力、科研与合作交流能力、信息沟通与部门协作能力7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720、0.2315、0.1558、0.2097、0.0975、0.0361、0.0975,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和满意度,一级指标CI=0.02,CR=0.01,二级指各项CI和CR值均〈0.1。结论指标权重合理体现了各指标在疾控机构应急能力组成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为应急体系建设提供了量化的评价工具,有利于机构间的横向比较,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 标签: 疾控机构 应急能力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权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根本原因分析(RCA)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UEX)事件中的效果,探讨如何避免发生UEX。方法通过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对2013年1月~12月某三甲医院91例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UEX发生的类别、特点、确认根本原因,制定和执行护理流程,并与2014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98例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UEX比较。结果UEX主要发生在晚夜间,特别是大夜班期间(占62.63%);管道类型以胃管为主(占62.63%);发生UEX的患者大多处于躁动(占64.85%)、无陪护状态(占67.03%);且照顾患者的护士以低年资为主,68.13%的为N1层级。实施RCA后非计划性拔管率明显下降(P<0.001)。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根据UEX发生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增加夜班人力,培训低年资护士。RCA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不良事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品质的有效的护理管理工具。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非计划性拔管 降低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手术器械缺件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应用根本原因分析,对手术器械缺件进行回溯性失误分析。结果利用根本原因分析,大大减少了手术器械的缺件,增加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人员相互之间的满意度,减少了经济损失。结论根本原因分析值得在手术室与消毒供应中心推广。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手术器械缺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中输液安全管理方法。方法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利用根本原因分析对2012年术中输液存在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风险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细化术中输液的操作流程并执行。结果实施后术中输液发生不良事件下降了65.50%(与实施前比较)。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对手术病人输液流程进行重新评估和设计,采取相应整改措施,可提高输液安全性。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病人术中输液,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农村饮用水出厂水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使用主成分分析,按原水来源、制水工艺、采样时间不同对松江区2011年农村饮用水出厂水监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斜塘江等黄浦江上游河道为原水的监测点水质得分较底,水质较好;使用深度水处理工艺的监测点水质综合得分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水处理工艺的监测点;丰水期水质得分低于枯水期。结论主成分分析能够用于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排序)。

  • 标签: 主成分分析法 饮用水 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皖北疟疾的发病率与地表温度(landsurfacetemperature,LST)、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NDVI)的关联性,评价用LST、NDVI对疟疾发病率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integratedmovingaveragemodel,ARIMA)预测结果进行校正的效果。方法以皖北五县为研究现场,收集各县2004-2011年的疟疾疫情数据及LST、NDVI等遥感图像资料,提取、合成遥感相关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ARIMA模型对2010年各月份的预测结果较报告发病率高(平均误差=0.721/10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当地的疟疾发病率与近三个月的平均LST(lst_(_012),β=0.295)及之前两个月的平均NDVI(ndvi_(_12),β=0.280)有关联(P〈0.001);将二者作为校正因子(相对贡献为2∶1时)对2010年的预测结果进行校正,平均误差缩小为0.018/10万。以2004-2010年的发病率数据再次拟合并筛选ARIMA模型,并以2011年的疟疾报告发病数据为参照,再次评价lst_(_012)与ndvi_(_12)对模型预测结果的校正效果;发现校正后的预测误差(〈0.001/10万)低于校正前的误差(0.293/10万)。结论ARIMA模型能较好地用于该地疟疾发病率的拟合与预测,环境遥感替代指标LST、NDVI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RIMA模型的预测效果。

  • 标签: 疟疾 预测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方法RIA(放射免疫方法)和TR—FI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在胃镜消毒中氧化电位水(EOW)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原性破坏力的测量精度。方法试验以HBsAg阳性病人用后所污染胃镜作为消毒前对照,经去除有机物处理后EOW分别浸泡60秒和90秒,胃镜表面涂抹采样,分别用EIA和TR—FIA检测HBsAg。结果发现作用时间为60秒的标本中有4例测定值在临界值范围,TR—FIA检测为阳性,但RIA检测却为阴性;作用90秒的结果,两者检测均为阴性。完全相符。结论RIA方法检测EOW对HBsAg抗原性的破坏力的检测存在假阴性的情况,TR—FIA较之更为精确。并且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延长消毒时间以保证消毒效果。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放射免疫分析氧化电位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效应,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2014年5月~2015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治疗,探究2组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效应(心率、心脏指数)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急性血流动力效应(心率、心脏指数)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注射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急性血流动力效应,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恶性循环,扩张患者动静脉血管,从而有效减轻患者心脏负荷,具有较高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静脉注射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力衰竭 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预注小计量血管活性药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产妇麻醉后泵注使用麻黄碱,B组产妇使用去氧肾上腺素,C组产妇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观察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HR)、心输出量(CO)以及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产妇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在麻醉时应用胶体液预扩容联合小剂量血管活性药有利于血流动力的稳定,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胶体液 小计量血管活性药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接受全髋置换术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肢静脉通路后,观察组将0.4μg/kg负荷量右旋美托咪定采用微量泵从静脉10min内泵入,维持量为0.3μg/(kg·h);对照组将50ml0.9%NaCl溶液从静脉泵入,方法同观察组。分别记录患者入室(T0)、开始泵药(T1)、泵药10min(T2)、切皮(T3)、切皮30min(T4)、拔管(T5)、拔管后30min(T6)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脑功能状态指数(CSI)等参数,并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30min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观察组SBP、DBP、HR在T5、T6时点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I在T2-T6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但OA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前给予右旋美托咪定可有效维持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稳定,缩短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维持OAA/S。

  • 标签: 右旋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全髋置换术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七氟烷/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6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研究时限为2021年3月~2023年3月)研究,依据麻醉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n=31)辅以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n=31)辅以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比较指标。结果:①血流动力:气腹构建后1~10min,观察组所测得心率高于对照组,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②认知功能(MMSE):术后各时段,观察组所测得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运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显著,可减轻认知功能损害,对血流动力影响较小,值得借鉴。

  • 标签: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七氟烷 异丙酚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SWOT分析(态势分析)在医院新区门诊建设与发展中的应用。方法:运用SWOT分析对医院新区门诊建设与发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分析找出了医院新区门诊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并针有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策略,使医院新区门诊量实现持续增长。结论:SWOT分析能够帮助医院新区门诊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促进医院良性发展。

  • 标签: SWOT分析 肿瘤医院 门诊 发展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根因分析(RCA)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分析出根本原因,制定有效防范措施,避免此类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科发生的一起“患者身份识别错误”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组成团队与资料收集,梳理流程并还原时间,分析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制定改进措施,优化流程。结果运用根因分析在不良事件的分析中能有效的找到根本原因,降低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的分险,避免此类不良事件的再次发生。

  • 标签: 根因分析法(RCA) 不良事件 患者身份识别错误
  • 简介:疟疾的诊断、种类鉴定及治疗后继续采用的措施,可能会出现错误,尤其是在血膜没有足够数量的疟原虫,而且由未经训练的显微镜工作者检验时,由此,各种敏感性较强检查疟原虫的基因扩

  • 标签: 基因扩增技术 血膜 卵形疟 种类鉴定 抗疟药 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RootCauseAnalysis,RCA)在减少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中的作用。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凝血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分析RCA实施前与实施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率和凝血程度。结果RCA实施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的发生率及凝血程度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根本原因分析对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凝血事件进行管理,提高了血液透析治疗的安全性,提升了护士的安全管理能力,更新了护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 标签: 血液透析 根本原因分析法 凝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本原因分析在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2年6月在本院TICU实施根本原因分析,统计并比较实施前后6个月内TICU患者住院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情况。    结果:实施根本原因分析后,TICU患者住院期间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ICU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ofvertebralarterytype,CSA)是由诸多因素造成颈椎退变,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生物力学研究发现颈椎力学失衡是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而旋提牵引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疗法。为此,该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旋牵引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效应。

  • 标签: 旋提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生物力学 分析
  • 简介:摘要 : 椎动脉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 CSA )是由诸多因素造成颈椎退变,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综合征。生物力学研究发现颈椎力学失衡是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原因,而旋提牵引手法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的疗法。为此,该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旋牵引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生物力学效应。

  • 标签: 旋提手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 生物力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以及单纯使用芬太尼或瑞芬太尼三种麻醉方案在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对患儿血流动力和苏醒时间及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年龄2.5~6岁患儿随机均分为三组,F组静注芬太尼2µg/k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5mg/kg诱导插管,手术开始前再静注芬太尼2µg/kg,术中吸入七氟烷2~3%维持麻醉;R组和FR组静注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5µg/kg、罗库溴铵0.5mg/kg诱导插管,R组术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µg/(kg·min),同时吸入七氟烷2~3%,FR组插管后静注芬太尼3µg/kg,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µg/(kg·min),同时吸入七氟烷2~3%维持麻醉。监测诱导前(T1)、插管后1分钟(T2)、腺样体切除时(T3)、腺样体切除后5分钟(T4)、拔管时(T5)及拔管后10分钟(T6)各时点HR、MAP。记录拔管时间、离室时间及拔管后躁动情况。结果R组拔管后躁动评分高于F组和FR组(P<0.05)。F组T2~T5各时点的MAP均高于T1时和FR组(P<0.05),F组T2~T6各时点的HR均高于T1时和FR组(P<0.05)。R组T5、T6时的HR、MAP均高于T1时和FR组(P<0.05)。FR组各时点的HR、MAP与T1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吸切术中,选用瑞芬太尼诱导,瑞芬太尼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既能保证术中血流动力的平稳,不延长苏醒时间,提高苏醒质量。

  • 标签: 瑞芬太尼 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 苏醒质量
  • 简介:[ 摘要 ] 目的 : 评价 研究奥曲肽、普萘洛尔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机体血流动力的影响 。 方法 : 样本抽选在我院 2018 月 3 月 ~2019 年 5 月 收治的 66 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统计观察主体,依据“随机平衡序贯”均匀分成两组 ,对照组( n=33 例)单一接受 奥曲肽治疗,观察组 ( n=33 例) 则接受奥曲肽 + 普萘洛尔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和血流动力指标变化 。 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的高, P<0.05; 两组血流动力指标相比,观察组的门静脉血流量和脾静脉血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大, P<0.05。 结论 : 临床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 奥曲肽 + 普萘洛尔的疗效更显著,患者的病情和血循环量得到显著控制,值得临床深究应用。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奥曲肽 普萘洛尔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