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应力波反射法中所使用频域分析在判断桩身质量完整性中优点与不足。

  • 标签: 反射波 时域 频域
  • 简介:研究了震前大地电场前兆及其机理,主要结果:1.测点周围290km范围内5级以上地震前都出现大地电场前兆;2.岩石变形、破裂和磨擦、介质极化生电可能是大地电场前兆机理之一。

  • 标签: 大地电场 前兆 机理
  • 简介:本文针对我台微震仪记录到台湾澎湖岛西南海中Lg波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台湾海峡地壳有低速层存在并影响S波正常出现,这时利用Lg波震相,可以帮助我们定出比较可靠震中距离。

  • 标签: 台湾海峡 低速层 LG波
  • 简介:2003年民乐-山丹6.1级地震是双震型地震,重复破坏增大了灾害程度,房屋抗震性能低也是造成破坏程度大原因.本文对民用房屋破坏特征和地震诱发民房破坏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破坏原因提出了提高房屋抗震性能建议.

  • 标签: 民乐-山丹地震 民用房屋破坏 抗震性能 建议
  • 简介:地震巨灾风险评估系统(EQRiskAsia2010forWindows)是专门用于未来10年尺度亚洲地震巨灾风险评估计算系统,该系统具有很强分析处理功能,可用于地震巨灾风险综合评估、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和地震巨灾案例信息查询等。本文介绍了该系统设计思路和主要功能。

  • 标签: 地震 损失预测 风险评估 系统设计
  • 简介:河西务断裂为河西务构造带东缘断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向北延伸与廊固凹陷内横向断层(桐柏断裂)小角度相接,向南延伸与牛东断裂相接,为廊固凹陷与武清凹陷分界断裂,隐伏于冀中凹陷覆盖层之下。本文通过浅层地震勘探和钻孔联合剖面探测,结合年代样品测试,对河西务断裂活动性和滑动速率进行了综合研究,揭示断裂上断点埋深约150m或以浅,第四系底界面的垂直错距为20—45m,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晚更新世以来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03mm/a,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平均垂直滑动速率为0.11mm/a。

  • 标签: 河西务断裂 浅层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活动性
  • 简介:从数据准备、软件配置和数据产出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地震新参数计算软件在安徽测震台网初步应用,并论述了地震新参数计算作为台网日常工作可能。

  • 标签: 新参数 测震台网 非弹性衰减 场地响应
  • 简介:本文阐述了漳州“109”地震谣传概况,总结了这次地震谣传特点、发生原因及采取措施。从这次地震谣传可以看出地震知识宣传教育还需要大力加强,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预报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解释,加强如何识别地震谣传宣传教育,增强群众对地震谣言识别能力,特别需要向乡镇干部宣传,使他们能回答群众询问,如果基层干部能在地震谣言出现时,就开始劝导解释、可能不至于发生这么大范围地震谣传事件。

  • 标签: 地震谣传 特点 宣传教育 体会
  • 简介:本文选取山东地区2个Ⅲ类场地工程地质勘探及土层剪切波速等资料,将土层厚度按5个深度段,每个分段给出了4个土层剪切波速改变量,通过改变不同深度段土层剪切波速,建立了19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析了不同深度段,不同概率水平下土层剪切波速变化对场地地震动参数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深度段土层剪切波速变化对场地地震动参数影响有差异.具体表现为,土层剪切波速改变在1-10m、11-40m和地震输入界面处三个深度段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较大;其中,41-70m和71-100m两个深度段剪切波速改变对地震动加速度峰值影响小;在土层深度1-10m时,剪切波速降低,峰值变大,剪切波速改变与峰值改变呈负相关;在其它深度段,剪切波速降低,峰值变小,剪切波速改变与峰值改变呈正相关.剪切波速改变在1-10m和11-40m两个深度段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影响较大;在41-70m、71-100m和地震输入界面三个深度段对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影响很小.

  • 标签: 场地地震动参数 剪切波速 不确定性 Ⅲ类场地
  • 简介:数字地震观测报告是计算视应力等重要参数基础性资料.JOPENS数据服务可提供地震目录,为使用ESSA软件计算视应力等参数提供了前提,但ESSA与JOPENS数据服务没有程序接口,需要从JOPENS数据服务网站手工下载地震目录并按需求人工筛选数据编制成数字地震观测报告.针对手工编制数字地震观测报告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问题,利用MATLAB开发出一套程序,对数字地震观测报告编制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出错率,能够更好地为地震分析预报工作提供数据服务.

  • 标签: MATLAB 地震观测报告 编制 视应力 地震预报
  • 简介:利用MODIS卫星遥感资料亮温异常变化信息应用于地震预测研究,虽然目前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但根据该资料在台湾地区几次中强地震前异常信息分析认为,其亮温异常信息可作为台湾地区中强地震前一种较可靠、有效短临预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构造块体在破裂或错动前,因地壳岩石受挤压时应力应变增强而引起了震源区及其周边区域异常增温现象。

  • 标签: MODIS卫星 遥感资料 亮温异常 地震预测
  • 简介:本文以福建省地壳运动观测网络为基础,简要说明在福建GPS基准网建设过程中项目的立项问题,并对省级GPS基准网选址、基建、仪器选型与安装调试、数据处理等进行了说明。本文还对省级GPS基准网应用需求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阐述。

  • 标签: 福建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GPS 基准网 地壳运动
  • 简介:可视化地震应急通讯办公系统是用微机实现地震现场与指挥部之间影音互传一项新技术。本文提供了一个使用简单视频输入设备,利用现有公用通讯信道实现视频实时交换实施方案。

  • 标签: VIDEO COMMUNICATION VIDEO REAL TIME exchange.
  • 简介:利用Farrell模式,结合烟台海洋洁潮汐,估算了海潮对烟台地倾斜、伸缩仪观测影响量值。有了这一数据,就可以根据烟台海潮观测资料对地倾斜、伸缩仪观测资料进行海潮影响改正。

  • 标签: 海洋潮汐 倾斜仪 伸缩仪 地倾斜 观测资料
  • 简介:回顾和总结了地震波方法在青海省地震预报工作中研究应用情况,提出了影响该方法应用问题,介绍了利用数字地震波形资料开展研究优点,同时也介绍了深入开展地震波研究新方法。

  • 标签: 地震波方法 青海省 地震预报
  • 简介:根据华南地区现今地球动力学环境、新构造特征、发震构造模型、第四纪构造活动、地球物理场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具体实例,有针对性地论述了弥散地震区划分方法,系统地阐述了华南地区弥散地震评价依据。对于弥散地震区内与已知发震构造无关最大历史地震,给出了两种情况下确定弥散地震方法,探讨了总体地震和构造活动水平与弥散地震关系。华南地区弥散地震活动评价结果与地球动力学环境特征密切相关,地震构造背景一致性是进行弥散地震类比基础。本文除了论述弥散地震活动评价方法之外,还初步给出了华南地震区弥散地震区划分方案和弥散地震评价结果。

  • 标签: 华南地区 弥散地震区 弥散地震 地震构造
  • 简介:工程选址、防震减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等均需要地震地质灾害基础数据,但地震地质灾害种类多、信息量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并实现共享,是当前亟待解决问题。本文基于GIS技术,以ArcGIS为系统平台,建立了面向用户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首先,基于地震地质灾害特点及对应分析评价方法,构建了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平台总体架构;对构建地震地质灾害系统存在数据标准化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以唐山地震为例,建立了示范性地震地质灾害GIS系统。

  • 标签: GIS 地震地质灾害 面向用户 唐山地震
  • 简介:简要介绍XML数据存取技术、数据存取机制和XML在数据库中应用模式,并介绍了应用实例,提出了XML数据存取技术在防震减灾工作中应用方向。

  • 标签: 可扩展标记语言 数据库 文档对象模型
  • 简介:介绍了玉树7.1级地震震情跟踪过程中,数字地震观测资料应用情况,发现数字地震资料运用可以为震后趋势判定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玉树地震序列 震情 地震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