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宁夏历年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时提出的前兆观测异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并综合分析了宁夏地震局震情监视区5级以上、邻区6级以上地震前前兆观测异常特征,最后给出了宁夏及邻区5级以上地震的预测方案。

  • 标签: 宁夏及邻区 前兆观测 趋势异常 中强地震
  • 简介:宁夏地震局短信息统计及守护处理软件是基于本局原有短信息平台,利用VisualBasic作为开发工具、采用ADO作为数据库访问接口、结合结构化查询语言及VB的TIMER控件,实现了地震短信息发送、接收情况的统计、打印以及对接收到的地震短信息进行自动检索和分类处理等功能。

  • 标签: 地震 短信息 ADO SQL 自动分类处理
  • 简介:宁夏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信息服务分项项目组作为整个网络系统集成组,在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依据不同地震观测项目对信道速率、连续率、实时性、网络延时等通信要素的不同要求,考虑到不同节点的基础通信条件的差异,在采用平面星型网络拓扑结构作为总的通信策略的同时,实地考察、科学分析、统一规划、综合布局,对不同类型的节点分别采用不同的通信信道组合策略作为节点的接入方式,采用以OSPF为主要路由协议的多路由协议集成,全面解决了宁夏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的整体通信和路由融合问题,同时也为其他观测项目的数据传递和汇聚提供了可靠的通信网络平台。

  • 标签: 平面网络 SDH CDMA GPRS 路由融合
  • 简介:本文对1971年以来宁夏南部及邻区4.9级地震前2.3级以上地震的平静、时空特征和同心窗信号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生4.9级地震前都存在1年以上的2.3级以上地震平静现象,平静结束后,如果2.3级以上地震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会发生4.9级以上地震;若平静结束后2.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没有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邻区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以上得到的发震统计规律,可以为宁夏南部及邻区今后的地震中短期预测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震平静 信号震 中强地震 宁夏南部
  • 简介:对口-关山断裂带各跨断层测段高差变化、站差分析、速率变化及其合成作了分析探讨,同时还进行了小波变换分析,并对三原井水位和跨断层垂直形变作相关分析,研究探讨了该断层异常活动特征及其映震关系。

  • 标签: 口镇-关山断裂带 垂直形变 形变异常 小波转换
  • 简介:通过收集整理宁夏强震动监测台网记录的汶川8.0级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各个强震台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记录结果,进一步探讨了宁夏境内地震动加速度衰减规律,并确定了衰减关系,为宁夏的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汶川地震 宁夏强震台网 峰值加速度 衰减关系
  • 简介:青川县乔庄主城区坐落于乔庄河Ⅰ级河流阶地面上,平武-青川断裂分为3支呈隐伏状穿过主城区,地表未见明显的断裂新活动形迹。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MS8.0级地震,对青川县乔庄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破坏,出现了沿平武-青川主干断裂通过位置震害显著加重的条带状异常现象,但未见明显的地表破裂。本文在地面地质调查、浅层地球物理勘探和探槽开挖验证结果的基础上,对平武-青川断裂在乔庄主城区的通过位置进行了重新定位,定位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结合地表调查发现的零星地表破裂和探槽下部砂砾石层出现的小尺度变形及位错现象分析,乔庄条带状震害加重异常现象应是平武-青川断裂在汶川地震时发生的近地表错动所致。由此联系到汶川地震的余震条带与平武-青川断裂乔庄以东段基本重合的事实,平武-青川断裂的活动性应是下一步研究工作的方向。

  • 标签: 活动断裂 浅层地球物理勘探 汶川地震 平武-青川断裂 青川县
  • 简介:本文叙述了地震活动的综合概率预报方法,并对宁夏及青海地区(35°00’-41°00’N,100°00’-107°40’E)197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资料进行了统计计算,对1992年-1993年该区地震活动进行了综合预报效能检验。并据此对该区1994年-1995年的地震趋势做了估计。

  • 标签: 统计指标 综合概率 预报效能
  • 简介:宁夏流体台网井水位、水温为例,分析了汶川8.0级地震引起的水位、水温同震变化特征,对比了同震响应波形特征。

  • 标签: 汶川8.0级地震 同震效应 水位 水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