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2015至2016年间上海博物馆的“吴湖帆收藏大展”中有一卷传元代钱选《蹴鞠》,然该图存在颇多疑点。第一,吴湖帆在其所藏《蹴鞠》拖尾上抄录了明代文徵明的题识,其中人物的特征与画面完全不能吻合。第二,该《蹴鞠》上收藏印最早为明人,且钱选自题书法和款印均有许多疑点。第三,《蹴鞠》是否有超越画面之外的文化涵义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探索历史情境与人物服饰、相貌和活动特征的方法,从宋人较为可信的文献史料出发,结合正史载录,重新还原了画中六人的真实身份以及人物关系背后的政治隐喻。同时,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君臣蹴鞠”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的视觉母题之一,历代有不少文人曾为该母题作过题跋和诠释,文中解释了宋代后人对“六人蹴鞠”图式的认识与原作之意的差别。最后,本文对吴湖帆先生收藏该画并加以题识的原意作了说明。

  • 标签: 钱选 蹴鞠图 赐紫 服色
  • 简介:上海地区,清代民间地方钱票十分稀少,目前仅见一张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上海县南市春恒茂商号壹千文钱票。然而,上海又是我国新式印刷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其中石印技术最先出现。光绪年间,上海点石斋石印局曾经印制有《点石斋画报》、各类书籍及报刊杂志等。但是.它还曾经印制过民间地方钱票这类小型印刷品,却不是人人皆知之事。而且.这类钱票,目前民间流传的数量十分稀少,平时难得一见。

  • 标签: 二十四孝 印制 太谷县 《点石斋画报》 1899年 上海地区
  • 简介:台湾《泉坛》杂志第十一期“湘钞集锦”专栏,载有伍益嘉《清末民初湖南市票记略》一文,列表记录市票25种,其中葛镇志大昌铜元票,不仅列入表内,并且配有附图(见图)。文中有如下介绍:“葛镇志大昌铜元壹百枚票,日期用朱色戳盖一‘癸’年,癸丑是民国二年,框外上方为一举五色国旗奔驰前进之军人。最有意思的是左方文字‘全球复汉,时在壬子(民国元年)贞月’”。“惜原物破旧,文字未能影印清晰”。因此,文中没有交代该票的印制单位及票首图画的作者姓名。

  • 标签: 铜元 起义 辛亥革命 南市 清末民初 意思
  • 简介:迄今中国境内至少发现有13件塞伊玛—尔宾诺式倒钩铜矛,依据骹与叶结构的不同可分为A、B两型,与典型塞伊玛—尔宾诺文化同类矛在形制特征上是有着一定的差别的。推测年代上属于齐家文化晚期及龙山文化末期阶段,绝对年代大概在公元前1800年~1600年之间。塞伊玛—尔宾诺倒钩铜矛经天山北麓三大河流通道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新疆,向东传播,经河西走廊中转,以齐家文化为中介,逐渐作为文化因素的代表器物继续向东影响,北达晋陕高原包括鄂尔多斯地区,东南经关中以至中原腹地及丹江流域。中国境内发现的此类铜矛显然已不具有武器的功用,很可能属于仪礼用品。中原地区史前文化及社会对于传入的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创造性的发明了铸造"青铜容器"的技术,并把这类青铜容器加入了"礼制"的内涵,成就了辉煌的夏商周三代青铜礼乐文明。

  • 标签: 塞伊玛—图尔宾诺 青铜矛 文化传播
  • 简介:中国杂技艺术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在它成为一种表演艺术之前,作为群众娱乐活动的原始杂技,已在民间流传了万千年。值得庆幸的是,在研究中国杂技的历史时,我们可以从史籍、文学作品、出土文物中得到丰富的材料,以了解历代艺人是如何以艰辛卓绝的精神,创造了这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在此,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主要是让人们认识到,当代的中国杂技,正是历史的中国杂技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 标签: 杂技艺术 鉴赏 百戏 佛龛 石刻 沁县
  • 简介:时下,国际国内都在不断探讨一个重要话题—一人民币国际化。舆论认为,随着中国越来越深远的政治、经济影响,作为中国名片的人民币走出中国,走进世界重要货币行列已是不争的现实。但何时才能成为自由兑换、广泛支付的强势币种,又有不少实际问题让人们翘首以待。当然,以上所说的人民币是个广义的范畴,不仅仅是指人民币现钞。如果单纯指人民币的现金券别而言,人民币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就已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了。

  • 标签: 人民币国际化 艺术赏析 风景 人民币现钞 经济影响 自由兑换
  • 简介:<正>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河南临汝县阎村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曾经出土十一座瓮棺葬,其葬具多为陶缸。在采集到的19件完整陶器中,有一件绘有彩色陶画《鹳鱼石斧》的陶缸。根据临汝县文化馆和河南省博物馆的调查报告可知,这件陶缸是该处出土的三件彩陶缸之一。原件高47、口径32.7、底径19.5厘米。器呈敞口、圆唇、深腹、平底,口沿下有四个对称的鼻钮。该器为红陶砂质,器腹一侧绘有一幅高37、宽44厘米的彩画。其内容约略可分两组,左半画有一只身体椭圆、圆眸、嘴长而直、昂首挺立、体微后倾

  • 标签: 新石器时代遗址 调查报告 仰韶文化 中国新石器时代 陶缸 省博物馆
  • 简介:西夏钱币是我国历代钱币的有机组成部份。它对研究我国钱币制度和货币经济,特别是对研究西夏钱币制度和货币经济,乃至西夏文字和铸造工艺,都有重要的意义。而探讨西夏钱币中西夏文钱的发现和认识,则是开展这一系列研究的基础。

  • 标签: 西夏钱币 西夏文钱 钱币学 泉志 宝钱 钱谱
  • 简介:文博工作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区的文化遗产是民族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历史文物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增加民族凝聚力,而且也能极大地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 标签: 文物 地方 经济 图们
  • 简介:1995年夏,我区考古人员在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壁画中,发现了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羊山1号辽墓壁画(图一),面积为132×135厘米,内容为墓主人的重要生活。图中,墓主人倚坐在木椅上,其左侧为一名发契丹男侍,手捧唾盂;右侧为两名汉装男侍,...

  • 标签: 西瓜籽 敖汉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契丹人 辽上京 《松漠纪闻》
  • 简介:高台县地埂坡M4出土墓葬壁画中绘制有一幅精美的祥瑞,主要绘制一条后爪屈跪身体直立前爪捧盘献物的龙,两边绘制有形似鹿有一角身上长翼的神兽。经过我们的详细考证,中间绘制的是河图洛书,两边是麒麟,即河图洛书麒麟双臻

  • 标签: 河西高台 河图洛书 麒麟 艺术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