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6 个结果
  • 简介:白寿彝先生总主编的《中国通史》第三卷已经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一卷的内容是论述我国自夏、商、周以来,到战国末年统一的封建帝国形成之前的历史。白先生在第一卷《导言》中阐述的主导思想和编修方法,在本卷中得到了具体的实施和贯彻。这部由众多学者集体努力创作的著...

  • 标签: 《中国通史》 早期文明 白寿彝 全景画 诸侯国 少数民族
  • 简介:在中华民族的反帝反封建救亡运动中,中国回族作为一个有着爱国传统的群体,始终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有所作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觉悟与热情。本文关注的是发生在上世纪初的一批回族青年知识分子在负笈海外求取救亡图存之道所创办的进步刊物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之路上的些许影响和对近代中华民族认同的积极作用。自清末政府派遣留学生以来,

  • 标签: 中华民族 民族认同 救亡图存 《醒回篇》 近代 早期
  • 简介:九、从全面"清队"到局部"平反"1968年夏天,根据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全国上下开始"清理阶级队伍",从而把文化大革命运动再次推向高潮。我父亲是统战人员,不在清理范围之内,所以没有受到太大冲击,但是母亲却在这场运动中吃尽了苦头。

  • 标签: 父亲 山西省 政协 早期 连载 革命运动
  • 简介:第二部分东缉虎营时代一、东缉虎营4号的办公区大约在1958年大跃进期间,省政协有了搬迁的动议。当时我们家住得十分憋屈,听到这个消息以后特别高兴。父亲在秘书处负责,这个任务当然落在他的头上。父亲说,一开始选择了太原市府西街和新建路口东北面的一片空地.

  • 标签: 山西省政协 后半生 吕峰 阎锡山 老槐树 绥靖公署
  • 简介:19世纪60年代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官员在内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直面那个曾经只是“道听途说”的西方世界。西方先进的科技给他们以强烈的冲击,一部分人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了认知体系以及思想世界开始发生变化。

  • 标签: 王韬 中国士人 西方认知 思想世界
  • 简介:夏鲁寺是西藏后藏地区唯一一座保存相对完好的11-14世纪佛寺遗迹,对于元代政教史、汉藏交流史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夏鲁寺一层集会大殿转经回廊内壁中部为切入点,通过对千佛壁画的分布规律、墙体叠压打破关系的分析,以及对壁面千佛壁画题记文本的比对、考释,发现夏鲁寺一层回廊中部、北部建筑部分墙体的修筑和其上壁画的绘制年代要早于现存的其他建筑结构。结合夏鲁寺建寺史,可以推测这一部分壁画的绘制年代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当时的夏鲁寺存在一条围绕西翼、北翼建筑分布的不规则转经道,这条转经道在后期的扩建中被改造,结合新修建筑形成了如今的转经回廊,原来的壁画都被保留在早期墙体之上。这一研究补充和丰富了对夏鲁寺早期建筑形态的认知。

  • 标签: 夏鲁寺 建筑年代 千佛壁画
  • 简介:李映福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上发表文章,认为藏彝走廊川西高原区新石器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聚落遗址及墓地的考古发现,特别是直接反映生业经济形态的动植物遗骸和不同质地、不同器形的生产、生活工具的大量出土,清楚地表明川西高原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就已形成了旱作农业、狩猎一畜牧、半农半牧三种成熟的生业经济类型。

  • 标签: 早期铁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 川西高原 经济形态 考古学 人文社会科学
  • 简介:伊沛霞《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一书的出版与1970年代以来美国汉学社会史研究兴起的风气密切相关,作者一方面发展了日本学者士族个案研究的传统,另一方面化用西方社会学理论,并较为充分地利用了考古报告、墓志等出土资料,试图通过家族的个案研究,突破王朝史的框架,展现秦汉至隋唐中国社会的变迁。尽管该书在理论预设、史料运用等方面尚有商榷的余地,但在当时无疑是一部“预流”之作,并在中、日两国学界都引起了反响。本文借助对该书的讨论,回顾了三十余年来中文世界士族研究的演进脉络,分析得失,进而展望士族研究重新出发的前景与可能。

  • 标签: 伊沛霞 贵族 博陵崔氏 学术史
  • 简介:把火种“盗”到中国的人们———《资本论》早期的翻译出版和全译本首次在中国出版纪实〔中篇〕□刘大明〔四〕社小志气大,一定要出《资本论》黄洛峰出任读书生活出版社经理使社里工作走上正轨后,即和艾思奇、柳、郑易里等根据当时政治形势,拟定了一个长远的出版方针...

  • 标签: 《资本论》 全译本 读书生活 郭大力 郑易里 翻译出版
  • 简介:一中央档案馆保存着一份1万多字的重要文献,粗糙、泛黄的毛边纸上,详细记载了91年前中共重庆地委和青年团地委按照党中央、团中央要求联合召开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这是一份极为难得的、保存完整的有关四川早期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的史料。

  • 标签: 党内政治生活 民主生活会 党组织 早期 四川 中央档案馆
  • 简介:把火种“盗”到中国的人们———《资本论》早期的翻译出版和全译本首次在中国出版纪实〔上篇〕□刘大明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锐利武器———《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在德国汉堡出版,第二卷、第三卷,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相继...

  • 标签: 《资本论》 全译本 翻译出版 《读书生活》 《共产党宣言》 中国出版
  • 简介:把火种“盗”到中国的人们———《资本论》早期的翻译出版和全译本首次在中国出版纪实〔下篇〕□刘大明〔六〕运输途中多磨难当《资本论》在上海付印时,上海、汉口同时在主要报刊上登出了“预订”的启事。这时战局十分紧张,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也十分高涨,对抗战前途,...

  • 标签: 《资本论》 全译本 翻译出版 郑易里 中国出版 国民党
  • 简介: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和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样,彭真早期思想的形成,曾经历过一个转变过程,这就是从民主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彭真早期思想的转变,一方面与当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同“真正群众性的革命运动”的实践密不可分。

  • 标签: 彭真 马克思主义者 社会主义法制 民主主义 无产阶级革命家 革命实践
  • 简介:迈克尔·W.朱克曼(MichaelW.Zuckerman)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美国文明史。他于1961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7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早在1965年,朱克曼就在宾大历史系担任兼职讲师,开始教学生涯。1967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正式成为宾大历史系助理教授。朱克曼教授在宾大历史系工作近半个世纪,直到

  • 标签: 反思年代 史研究 年代美国
  • 简介:1929-1934年的闽西赣南地区,也被称之为中央苏区。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应用到各种具体实践中去。为以后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基层政权建设为考察对象,通过比较基层政权在此前此后的变化,力图揭示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改变基层社会控制力量,达到“从宗族到国家”的国家建设目的的。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基层政权建设 早期 1929一1934年 闽西赣南地区 宗族
  • 简介:在对土拉河古城和日木·登吉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俄蒙考察队发现了可能与突厥-回鹘时期有关联的地层.基于对书面材料的分析,作者提出了和硕-柴达木碑铭中提到的土拉河城市属于回鹘的假说.文章还论证了契丹城市和日木·登吉是与和硕-柴达木碑铭上回鹘早期的托固城建造在同一地址上,在回鹘汗国时代是一个大型城市中心,相应地保留了许多回鹘城市发展的特征.

  • 标签: 蒙古 和日木·登吉 突厥-回鹘 托固 城市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