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文艺复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艺术思想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命题之一。邓实(1877—1951)、黄宾虹(1856—1955)之间长达四十四年的友谊,对研究这一命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段源自1907年的交往,在黄宾虹心中燃起一盏明灯,点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不久他移居沪滨,和邓实、黄节(1873—1935)等国学保存创建人共襄“古学复兴”的大业,全力协办神州国光社,出版古典美术文献,开始了他现代文化人与艺术家的生涯。

  • 标签: 黄宾虹 邓实 现代主义 民族主义 思想关系 学术
  • 简介:侯云汉:这次“提名展”巡展到武汉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大家平时都很忙,少有机会共同探索感兴趣的东西或是提出疑惑的问题,在此我们可畅所欲言。在讨论之前,我们先请此次“提名展”参入者之一张广慧介绍一下这次提名展发起的动机以及在京理论家、版画家对此次“提名展”的看法和见解。

  • 标签: 版画家 当代青年 理论研讨 中国版画 版画创作 主体形象
  • 简介:2010年2月21日,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张仃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为深入探讨张仃先生的艺术成就、艺术思想和学术影响,2010年3月16日,中国国家画院在京召开"张仃学术研讨"。出席研讨的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解永全、张晓凌、张江舟;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张仃 2010年 综述 家风 美术教育家
  • 简介:钱大礼,1927年9月生于上海,曾用名平雷、平一、明一、钱青、江睾。祖籍江苏无锡鸿声里乡。著名国画家,华夏书画学会常务副会长、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中国花鸟画家协会顾问、唐云艺术委员委员、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陈振濂后援副会长、澳大利亚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2016年7月24日凌晨5点,知名书画家、西泠印社社员钱大礼因病逝世,享年90岁。

  • 标签: 西泠印社 中国花鸟画 陈振濂 后援会 著名国画家 钱青
  • 简介:2012年1月18日上午,中国出版集团、人民美术出版社在中国出版集团大厦举行“黄苗子先生追思”。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国务委员马凯送来了花篮。前来参加追思的有关领导人有:中宦部副部长蔡名照,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邬书林,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陶骅,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汤恒,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全国政协书画室副主任韩美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罗尔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谭跃,

  • 标签: 中国出版集团 人民美术出版社 追思会 黄苗子 国家博物馆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尚辉:衷心感谢参加研讨的各位专家以及广西的领导和画家代表。首先,对这个展览我稍微介绍一下。是中国美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同主办的一个展览,这个展览是继中国美协举办的“雪域高原”“天山南北”“浩瀚草原”和“七彩云贵”之后第五个有关少数民族地区题材的中国美术创作,所以在展厅里边我们看到不仅仅是当下美术家对广西题材的展现,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美术 作品展 南方 少数民族地区 美术创作
  • 简介:“时代质感——四川美术学院作品展”是20世纪80年代后,四川美术学院第三次大规模在中国美术馆的集体展览。此次展览以八个学术单元系统地展示200多位艺术家的300余件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多种画种,丰富呈现四川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教育家到新生代艺术家的开拓精神与丰硕成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与艺术史语境下的创作谱系。

  • 标签: 学院艺术 传统 新生代
  • 简介:2018年2月7日下午,“异位的振幅——第二届中德艺术交流展”新闻发布会在德国巴伐利亚州施韦因福特艺术馆举行。这次交流展是2015年“艺术的两种状态——中德艺术交流展”的延续和深化。在第一期项目积淀的基础上,与云南艺术学院联合主办展览的德国艺术协会扩大为以下六个:拜罗伊特艺术协会、施韦因福特艺术协会、埃尔朗根艺术协会、罗特艺术协会、班贝格艺术协会及安斯巴赫艺术协会。除此之外,还有众多高校与学术机构加入,项目合作机构的规模也因此大幅超越第一期。

  • 标签: 艺术交流 新闻发布会 德国 中德 振幅 纪要
  • 简介:时间:2017年5月24日(下午)地点:中国美术馆7层尚辉(《美术》杂志社社长、主编):范保文先生是新金陵画派第二代代言人及杰出代表。大家都知道,范保文先生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他读书的时候就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以后工作也是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1958年的时候,傅抱石先生是他的老师,是教他们古代美术史的老师。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南京师范大学 纪要 艺术 中国美术馆 新金陵画派
  • 简介:1998年11月,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举办了一次设计和艺术的研讨,题为"‘98设计和艺术研讨",邀请在京和部分外地的著名艺术理论家、设计师和文化界人士,探讨对现代设计的认识、设计理论的建树和设计教育的发展等问题。这次研讨会由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艺术设计理论教研室讲师梁梅策划、组织,得到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特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 标签: 现代设计 艺术设计 设计领域 研讨会 设计教育 中国艺术
  • 简介:书写尺牍是古代文人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活动。尺牍是研究文人生活、交游、艺术思想的宝库,所记事件繁复多端、零散琐碎,然而尺牍提供的讯息往往少见于诗文集中,反映出最真实不虚的文人心灵世界。因此,尺牍除了具有文学与书法美感外,更记录了丰富的文献史料。透过有计划的整理、释文、出版,必能在传统文献基础之外,开拓文史研究界发掘史料的新领域。

  • 标签: 尺牍 书法 篆刻 交游 请索 买卖
  • 简介:范伟民:抽象雕塑研修班已经是第二届了。借助这一届结业展的机会.我们把上一届的学员也请过来了。两个目的,一个是看看这个班的创作.进行沟通。二是为我们今年的下半年的当代抽象雕塑展作一个准备。今年的第十八届中国雕塑论坛也要谈”抽象与雕塑”的问题。

  • 标签: 高级研修班 雕塑展 抽象 纪要
  • 简介:米罗和他的最后创作:马略尔卡─若安·米罗基金[西]巴勃罗·里科·拉卡萨刘和平译1992年12月19日。风和日丽,气候宜人,湛蓝的天空与抚爱着马略尔卡岛的地中海相互辉映。在这冬日的早上,马略尔卡一若安·米罗基金会首次向公众敞开了大门。这位加泰隆人、世...

  • 标签: 基金会 马略 艺术家 现代艺术 拉斐尔 雕塑作品
  • 简介:亚洲艺术市场:新兴的潮流第二届亚洲艺术博览侧记殷双喜亚洲艺术──旨在吸引整个亚洲,包括香港、台湾、新加坡、曼谷、雅加达、东京、汉城、吉隆坡等地的收藏家。亚洲艺术──香港逻辑上是来自亚洲、北美、澳洲、欧洲的收藏家的目的地。因为对美术作品不收进口税、交...

  • 标签: 艺术市场 博览会 亚洲市场 画廊 作品 人物油画
  • 简介: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书法普及:优化德育的有效载体和方式”已被列为全国教育“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开题会于2008年1月16日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召开。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副主席赵长青同志向开题会发了贺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德育》杂志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中国书协副秘书长、本课题主持人张旭光做了开题报告。会议

  • 标签: 中小学生书法 书法教学 全国中小学生
  • 简介:贝耶勒基金博物馆是一个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它被认为是全球最美的博物馆之一。其创始人希望它是一个开放的、有活力的并且能唤起广大观众对艺术欣赏的博物馆。同时,它还是一个促进艺术教育和人际交往的博物馆。本文回顾并简述了贝耶勒基金及其博物馆的创建历史。

  • 标签: 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 历史 艺术教育
  • 简介:油画风景,初期发迹在西洋,近代引进于中国,历经百年沧桑,正在中国形成一种日见壮阔的文化时尚,俨然成为独立的、不可代替的、象征着新贵族文化的审美价值,时至今日,众多追求文化品位生活的人对油画风景情有独钟,繁忙之余便荡漾其中,仿佛心灵的栖息,灿然于会心之处,在其中寻觅到周身散漫的清爽与快乐,升腾出与大自然共呼吸的幸福感,这,正是一个当代人迫切需要的生命屏障。因为,在画面的光色跌宕中,

  • 标签: 油画风景 大自然 作品选 广东 意义 文化时尚
  • 简介:2012年,我受鄂州市博物馆委托,进行了鄂州市博物馆名人馆雕塑艺术的创作,最终以较高质量完成了这项艺术工程,受到了鄂州市文化局、博物馆领导以及文化艺术界有关方面专家的肯定,从而与鄂州结下了不解之缘.鄂州市博物馆的前身系创办于1953年的西山文物陈列室,1959年叫鄂城县地志博物馆,1961年和鄂城图书馆一起并入文化馆,1978年3月从文化馆分离,成立鄂城县博物馆,1983年建市后改称鄂州市博物馆,沿用至今.鄂州市博物馆作为一个地方综合性博物馆,既承担着配合市内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调查勘探、考古发掘的重要任务,又肩负着文物征集保管、陈列宣传、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以及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进行管理等历史使命,成为著名的“国家AA级旅游区(点)”“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鄂州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同时又是中科院、中科大、北科大、中国钱币学会的“青铜范铸试验基地”.由于鄂州市博物馆在西山一千多平米的半山腰,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物增多,迫切需要一个既满足展览陈列需求,又具备文物保存条件,交通方便的现代化展馆.

  • 标签: 艺术创作 鄂州市 中华文化 雕塑艺术 民族精神 名人
  • 简介:本文以郑午昌的画学思想和实践为中心,考察上海国画复兴运动中的新传统主义与民族主义话语之间的关系。通过话语分析发现,郑氏关于国画复兴的话语与国民党官方所宣传的民族主义话语保持了高度的一致。他的理论表述也使国画复兴的话语成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这既表明了郑午昌对于国民党宣扬“固有文化”的主观认同,也是民族命运危机时刻的时势使然。在实践的层面,通过把文人画重新“镶嵌”到了一个新的艺术机制和社会环境中,实现了国画“整个的向上”。

  • 标签: 郑午昌 新传统主义 画学 复兴 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