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出现行为精神症状(BPSD)的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6月1日—2022年3月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认知障碍性疾病科门诊11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BPSD分为BPSD组(85例)和对照组(31例)。采用假设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入组年龄、体质指数、受教育年限,有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量表、微型营养评定(MNA)量表和照料者负担(CBI)量表评分的差异。将假设检验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分析AD患者出现BPSD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入组年龄、体质指数、受教育年限以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PSD组患者MMSE、MN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6.24±7.52)比(20.81±5.09)分、(21.62±3.75)比(24.87±2.89)分](均P<0.001),ADL、C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9.00(22.00,38.50)比22.00(20.00,25.00)分、25.00(12.50,411.00)比3.00(0.00,11.00)分](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NA评分降低(OR=0.762,95%CI:0.631~0.922;P=0.005)和CBI评分升高(OR=1.077,95%CI:1.029~1.128;P=0.002)是AD患者出现BPSD的危险因素。结论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照料者负担重是AD患者出现BPSD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行为精神症状 影响因素 营养不良 照料者负担
  • 简介:摘要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部分精神障碍患者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及新冠肺炎患者在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中继发严重的精神症状,均影响了新冠肺炎的系统治疗,因此需要积极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维持或开始使用精神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精神症状。由于新冠肺炎患者的躯体基础状况较差,因此对精神药物的耐受性变差,精神药物和新冠肺炎治疗药物联合应用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风险。本文中汇总了现有的数据和防治指南,对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的耐受性情况、精神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在特殊人群中使用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为一线医生提供参考。

  • 标签: 精神症状 精神药物 治疗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精神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其临床能力的提高和精神医学学科的发展。本文介绍了北美精神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训实践,如读书报告会、科研理论培训、参与科研项目、基金和论文的书写、学术报告等,并分析了对我国精神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训的启示:完善精神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训的政策和措施,如提高对科研培训的要求、改善师资配置、保证科研培训时间、制定科研培训课程表、制定科研参与激励政策、参与科研实践等,同时要丰富精神科住院医师科研能力培训方法和内容。

  • 标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科研能力 北美 启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卫生专科护士对住院患者自杀认知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江苏省某市各综合性医院及专科医院58名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卫生专科护士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得分为(13.19±2.05)分;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总分为14分及以上与14分以下的护士预防自杀知识获取途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科室的护士自杀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士与神经/内科及其他科室的住院患者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卫生专科护士的预防自杀的认知及预防自杀相关护理行为尚不理想,护理管理者应开展自杀预防相关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对患者自杀预防的认知和防范水平。

  • 标签: 精神病 护士 自杀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和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4月选取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的护士19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0份。190名精神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为(77.8±10.2)分。精神科护士遭受语言攻击、工作场所暴力得分与共情能力中的情感护理维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182、-0.150;P<0.05)。结论精神科具有较高的工作场所暴力发生率,可通过改变共情能力的情感护理维度对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进行调节。

  • 标签: 护士 暴力 共情 相关性 精神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毕业入职的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自我体验,为制定解决方案,让新毕业入职护士尽快适应临床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8—2019年的25名新入职的护士进行访谈。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整理、提炼和分析提炼出对专业困惑、职业生涯规划受限和重视职业获得感3个相关概念。结论精神科新入职护士普遍存在专业困惑,医护人员应该关注精神科新入职护士的心理状态和自我体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减少护士负性体验,让他们更好适应临床工作。

  • 标签: 护士 精神科护理 新入职护士 专业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表现为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语言发育迟缓、癫痫的患儿进行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分析。方法对患儿进行外周血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提取患儿及其父母全基因组DNA,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测序分析,并对疑似致病变异进行患儿及其父母的Sanger测序验证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常规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患儿核型为46,XX,高通量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儿SYNGAP1基因存在c.1861C>T(p.R621X)杂合变异,该变异为无义变异,导致SYNGAP1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经Sanger测序验证,患儿父母均未携带此杂合变异。结论SYNGAP1基因c.1861C>T(p.R621X)变异可能是患儿的遗传学病因,基因检测结果为明确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癫痫 SYNGAP1基因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分析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并探讨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与职业价值观、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18年5-8月选取全国43所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护士(共5 00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人文关怀品质量表、组织支持感问卷(POS)和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NPVS-R)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 003名精神科护士护理人文关怀品质量表总均分为(4.21 ± 0.63)分,其中人文关怀知识维度、人文关怀能力维度方面较好,分别为(4.27 ± 0.65)、(4.21 ± 0.67)分,而人文关怀理念维度和人文关怀感知维度较为薄弱,分别为(4.16 ± 0.66)、(4.17 ± 0.66)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个人背景、关怀环境、组织支持感、职业价值观对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有影响,其标准化总效应值分别为0.047、0.106、0.508、0.512。结论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整体水平较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尤其是人文关怀理念和人文关怀感知,以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护理服务需求以及护理专业拓展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关怀环境、个人背景、组织支持感与职业价值观是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重要的影响因素。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人文关怀品质 职业价值观 组织支持感
  • 简介:摘要精神压力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中,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精神压力诱导的心肌缺血(MSIMI)的风险高,预后差。然而心血管医师对MSIMI的认识较少,识别率较低。故本文就MSIMI的相关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心肌缺血 精神压力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融入人文精神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在妇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科实习的60名本科学生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学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实验组采用融入人文精神的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及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轮转出科时妇科理论考核成绩为(98.90±0.85)分、实践考核成绩为(98.80±0.81)分,优于对照组的(93.43±2.22)分、(92.77±2.37)分(P<0.01)。实验组学生出科时带教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带教满意度83.3%。实习结束后实验组在学习兴趣、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知识拓展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临床教学中实施个性化带教及人文素质教育,学生理论考核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和带教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在临床实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医学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妇科临床教学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高致残性精神障碍,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复杂。既往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作用于多巴胺2型受体发挥疗效,对阴性症状和认知损害症状的疗效欠佳且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功能康复。因此,作用于新靶点的抗精神病药的研发显得尤为迫切。SEP-363856是基于表型筛选策略发现的一种不与多巴胺2型受体结合的独特抗精神病药,临床前研究数据表明,SEP-363856的疗效可能与激活痕量胺相关受体1和5-羟色胺1A受体有关,该药的发现有望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本文中简要介绍了SEP-363856的研发历程,包括临床前研究结果及最新的临床试验数据,便于读者了解这一新型抗精神病药。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受体, 多巴胺 受体, 血清素, 5-HT1A SEP-363856 痕量胺相关受体1
  • 简介:摘要倾角煤层回采在目前的井工煤矿开采中比较常见,通常具有较高的开采难度和风险,所以主要是在进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确定时要针对倾角综采的特点进行重点确定,并且需要加强对综采工艺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章针对某矿倾角综合机械化采煤实践对采煤工艺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大倾角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尽管疫苗的应用已有200余年历史且其价值已被充分证实,但我国医护人员对疫苗知识的掌握远少于临床药物,疫苗实践和科研人员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公众的疫苗学健康素养亟待提升。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缺乏健康、预防的理念,疫苗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于相关课程中,缺乏系统的疫苗学知识。本研究通过回顾疫苗的价值、疫苗学教育的必要性和人才培养现状等,探讨加强我国疫苗学教育的可行对策,为培育响应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提供参考。

  • 标签: 疫苗 教育 疫苗学
  • 简介:摘要原发纵隔B细胞淋巴瘤(PMBCL)是一种原发于纵隔的侵袭性B细胞淋巴瘤,由于其独特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淋巴肿瘤分类将PMBCL重新分类为一个单独的实体。PMBCL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特征、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特征等。当前针对PMBCL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R-CHOP和R-EPOCH方案等。放疗对部分患者有益,但也可以导致远期毒性。新药的研发也在不断进行,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药物等,治疗后疗效判断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策略主要依赖PET-CT。

  • 标签: 纵隔肿瘤 淋巴瘤,B细胞 诊断 免疫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次大深度氦氧潜水对潜水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防险救生二支队15、5及6名男性潜水员分别参加80 m、100 m和120 m氦氧潜水,在潜水前、潜水结束后即刻及潜水结束后24 h检测肺功能指标。结果80 m氦氧潜水后即刻,潜水员的第1秒时间肺活量/用力肺活量(FEV1.0/FVC)、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MEF25%)低于潜水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 m和120 m氦氧潜水后即刻,潜水员的FEV1.0、FEV1.0/FVC、呼气峰值流量(PEF)、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MEF75%)具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潜水后24 h恢复至接近潜水前。结论单次大深度氦氧潜水可引起潜水员暂时性的呼气及小气道功能障碍,该障碍可在潜水后24 h恢复。

  • 标签: 氦氧潜水 大深度 肺功能 影响
  • 作者: 马锐 李春蕊 魏建梅 许丽媛 余恩念 彭莉萍 刘俐 刘起颖 郎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05期
  • 机构:吉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长春市 130000,中日友好医院日间手术中心,北京市 100029,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南昌市 330006,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北京市 100029,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疼痛科,济南市 250021,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疼痛科,深圳市 51805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疼痛科,成都市 61004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昆明市 650101,深圳大学总医院疼痛科,深圳市 518055
  • 简介:摘要臭氧自血疗法是利用自体血加注臭氧后,通过静脉回输的方式将臭氧导入体内。该疗法在多种慢性缺血性疾病及免疫相关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该疗法操作流程无统一标准,存在操作差异,为保证臭氧自血疗法的安全性,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现组织国内相关护理专家撰写本共识。旨在规范臭氧自血疗法操作流程,进一步推动同质化管理,让患者获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臭氧 大自血疗法 护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主动脉根部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风险及技术难度高,现阶段仍以传统的胸骨正中开胸方式为主。胸骨上段正中小切口已广泛应用于主动脉瓣手术,但在主动脉根部疾病的手术较少应用。为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应用于主动脉根部血管的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回顾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心胸外科应用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根部血管手术的58例患者资料,应用SPSS 23.0软件统计分析患者的年龄、手术方式、术前和术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深低温停循环、开关胸止血时间、总手术时间、二次体外循环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ICU滞留、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出院转归等数据。结果显示,58例中死亡1例,无二次开胸、二次体外循环、切口愈合不良、二次气管插管和卒中等并发症。胸骨上段小切口可以作为一种更安全、更容易被接受和推展的主动脉根部血管疾病的微创手术方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承气汤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患者68例,并随机化分为西医治疗组和承气汤组。西医治疗组予以常规西医疗法(奥曲肽+对症治疗);承气汤组则在常规西医疗法基础上口服承气汤100 mL,每日2次;两组观察时间均为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酶(Amy)水平,以及临床疗效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选的68例患者中,因标本未获得或患者自动放弃治疗剔除4例,最终共64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大承气汤组和西医治疗组各32例。两组治疗前炎症指标和血清Amy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7 d炎症指标和血清Am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西医治疗组:WBC(×109/L)为5.94±2.08比11.81±3.66,IL-6(ng/L)为7.22(5.72,14.23)比30.13(15.77,85.37),PCT(μg/L)为0.068(0.052,0.128)比0.290(0.231,0.428),CRP(mg/L)为26.0(18.3,35.8)比112.0(62.0,126.0),Amy(U/L)为77(57,116)比352(162,1 576);承气汤组:WBC(×109/L)为5.56±2.04比12.22±2.85,IL-6(ng/L)为5.70(3.26,11.06)比50.30(23.99,88.32),PCT(μg/L)为0.038(0.028,0.808)比0.308(0.129,0.462),CRP(mg/L)为11.0(3.5,24.0)比150.0(75.0,193.0),Amy(U/L)为78(57,104)比447(336,718);均P<0.05〕;且承气汤组治疗7 d IL-6、PCT、CRP降低程度更显著(均P<0.05)。承气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治疗组〔93.75%(30/32)比71.88%(23/32),P<0.05〕;两组在治疗观察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承气汤联合奥曲肽疗法可提高AP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以及调节血清Amy水平有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炎症因子 大承气汤 腑实热结
  • 简介:摘要Ronald Labonté指出,回到"一切照旧"的经济会是致命错误。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