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用柠檬酸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出了LiV3O8化合物,并检测了其作为热电池阴极材料时放电性能,干凝胶210℃焙烧所得粉末颗粒疏松多孔,300℃时可变成结晶岩状,低温焙烧时出现了Li0.3V2O5和LiV2O5相,经650℃长时间保温后可转变为LiV3O8,模拟Li-B/LiCl-KCl/LiV3O8(或V2O5)热电池500℃放电试验表明,LiV3O8因具有良好电子导电体和较低Li+扩散极化,其放电较V2O5平稳,虽峰值电压略有降低,但可利用比容量(电压降至峰值电压75%或2.0V)均不低于V2O5;LiV3O8中掺入8%P2O5时可提高小电流放电时电压。

  • 标签: LiV3O8 溶胶-凝胶工艺 热电池 阴极
  • 简介:高比重合金由于具有密度和强度高、延性好等一系列优异性能,在军工上被用作动能穿甲弹材料.纳米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应用前景最为广阔新型材料.采用纳米粉末可望大大细化钨合金晶粒,显著提高合金强度、延性和硬度等力学性能,因而是制备新型高强韧、高比重钨合金一个很重要研究方向.作者采用机械合金化(MA)工艺制备了纳米晶钨合金复合粉末,研究了纳米晶钨合金粉末在常压氢气气氛中烧结致密化和在烧结过程中钨晶粒长大行为.研究结果表明,MA纳米晶粉末促进了致密化,使致密化温度降低约100~200℃.在一般固相烧结温度时可以得到晶粒尺寸为3~5μm细晶高强度合金.同时,指出了在液相烧结时存在问题,即钨晶粒加速重排、产生晶粒聚集与合并,迅速发生钨晶粒长大,在较短时间内液相烧结时,钨晶粒尺寸又长大到接近传统高比重合金水平.

  • 标签: 钨合金 致密化 纳米 晶粒长大
  • 简介:粉末注射成形技术作为一种先进成形方法受到广泛关注,但由于硬质合金及注射成形工艺自身特点,硬质合金注射成形技术仍存在几个急待解决问题,这也是硬质合金注射成形产业一直徘徊不前主要原因.作者分析了钨钴硬质合金注射成形过程中存在缺陷控制、碳含量控制、尺寸精度控制和提高制品力学性能等问题,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法.

  • 标签: 硬质合金 注射成形 控碳 尺寸精度 力学性能
  • 简介:通过热压烧结工艺制得了(SiCp+C)/MoSi2复合材料,测试分析了材料组织结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SiCp+C)/MoSi2复合材料主要由MoSi2(大量),α-SiCp(大量),Mo5Si3(多量)和β-SiC(少量)组成,密度为5.12g/cm3,相对密度为91%;增强相粒径<30μm,体积分数为39%.其室温硬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12.2GPa,530MPa和7.2MPa·m1/2;材料在800℃维氏硬度为8.0GPa,1200和1400℃抗压强度分别为560MPa和160MPa.与非增强MoSi2相比,材料各种力学性能都有大幅度提高.

  • 标签: 二硅化钼 碳化硅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 简介:研究了经真空热压、热挤压工艺制备涂覆颗粒(化学涂层工艺)增强Al-Fe-V-Si耐热铝合金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力学性能与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涂覆后SiCp与基体结合更加牢固,涂覆层(Ni)加入降低了材料内部颗粒(SiCp)与基体(Al-Fe-V-Si)之间孔隙,10%SiC(Ni)/Al-Fe-Si(0812)复合材料在室温断裂强度分别比基体和10%SiCp/Al-Fe-V-Si(0812)复合材料增加了62.15%和2.82%,在400℃时分别增加了55.3%和28.6%.复合材料耐磨性能比增强体未涂覆复合材料大大提高,在载荷50N,转速0.63m/s工况下,经增强体涂覆铝基复合材料在300℃时为以磨粒磨损为主磨损机制;高于350℃时,为以粘着磨损为主磨损机制.

  • 标签: 涂覆粉末 热挤压 耐热铝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 简介:以SiO2、碳黑和少量添加剂(CaO,MgO或Al2O3)为原料,在流动氮气中于1350~1550℃下,对SiO2碳热还原-氮化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样S-1,S-2分别在1400℃和1450℃加热4h后,均生成Si2N2O和Si3N4混合物;在1550℃保温4h,这2种试样生成产物均为SiC.试样S-3在140℃和1450℃加热4h后所得产物为Si3N4和SiC.氧化物添加剂可以促进碳热还原-氮化反应进行,并保留在生成粉末体中,在随后粉末热压或无压烧结中起烧结助剂作用.

  • 标签: 二氧化硅 碳热还原-氮化 添加剂 氮化硅
  • 简介:采用单质羰基铁粉和羰基镍粉,运用注射成形工艺制得了高性能Fe-50%Ni软磁材料,系统地研究了烧结工艺中不同烧结温度、烧结时间对材料密度、磁性能影响,同时对采用本工艺方法制得Fe-50%Ni软磁材料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 标签: 注射成形 铁镍合金 磁性能 烧结
  • 简介:介绍了国内外铝电解用NiFe2O4型惰性阳极材料研究与开发进展情况,指出了该材料具有耐熔盐腐蚀、抗氧化和电阻率低等优点同时也存在抗热震性能差和电连接困难等缺陷.此外,简要阐述了NiFe2O4型惰性阳极主要制备工艺.

  • 标签: NIFE2O4 惰性阳极 金属陶瓷 铝电解
  • 简介:在球径、转速和球料比相同情况下,分别采用溶剂汽油和甲苯作为滚动球磨液体介质,对Sm(Co,Fe,Cu,Zr)7.4合金粉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测定了2种介质环境下,试样粒度及氧含量与球磨时间关系.结果发现,采用溶剂汽油作为液体介质时,较强静电排斥力有利于球磨过程中粉末颗粒分散,促进粉末细化.

  • 标签: 球磨 液体介质 粒度
  • 简介: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2种金属陶瓷,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SEM)分析发现:金属相添加方式(尤其是Al添加方式)对陶瓷结构和组成有较大影响,当Al以单质形式加入时,它会改变原有尖晶石成分,形成新尖晶石,同时,还会导致各金属元素局部分布不均匀现象;合金化后Al扩散得到了较好控制,并没有改变原有陶瓷成分.2种金属陶瓷中陶瓷相在高温烧结中都存在不稳定性,出现了离解现象.金属含量不同,金属陶瓷中陶瓷相和金属相烧结机理也不同.

  • 标签: 金属陶瓷 尖晶石 离解 合金化
  • 简介:介绍了新型超导体MgB2基本超导电性,综述了MgB2材(多晶)、线材和带材主要制备技术,并对MgB2超导材料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MGB2 超导电性 制备技术
  • 简介:C/C复合材料在高于450℃空气(氧化气氛)中会显著氧化,可采用基体抗氧化和涂层抗氧化来防止其氧化.作者采用在基体材料表面预先浸涂浸渍剂,再涂刷涂层并将涂层固化处理制备涂层工艺方法,制备出抗氧化性能良好抗氧化涂层.预浸涂处理可使材料起始氧化温度提高近200℃.单独预浸涂以硼酸、TEOS为主浸渍剂抗氧化效果不明显,而预浸涂以磷酸+硼酸混合液、磷酸为主浸渍剂效果较好.其最佳抗氧化效果为900℃×2h静态氧化失重率为0.33%,900℃×4h静态氧化失重率为1.13%.对以硼酸、磷酸和TEOS及其混合液为主浸渍剂抗氧化机理进行了探讨.

  • 标签: C/C复合材料 抗氧化 预浸渍 顸浸涂 浸渍剂
  • 简介:与通常采用纯雾化铁粉和部分合金化铁粉作为温压基粉不同,作者对水雾化Fe-Ni-Mo合金钢粉作基粉Fe-1.5Ni-0.5Mo-1.0Cu-xC(x=0.6,0.8,1.0)粉末进行了温压与烧结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计新型聚合物润滑剂,高硬度合金钢粉仍适用于温压工艺.当粉末和模具加热温度分别为125和145℃时,Fe-1.5Ni-0.5Mo-1.0Cu-0.8C温压密度较高.在735MPa压力下进行压制,压坯密度达到7.35g/cm3,比室温压制提高了0.19g/cm3左右.并且,温压压坯弹性后效比室温压制降低了40%,在1120℃烧结1h后烧结密度为7.32g/cm3.

  • 标签: 水雾化Fe-Ni-Mo合金钢粉 温压 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