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相关性便秘中的循证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肿瘤便秘患者100例资料,按护理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患者 便秘 应用
  • 作者: 刁海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08-15
  • 出处:《家庭药师》 2022年第3期
  • 机构:肿瘤放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对策2500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放疗二科              241000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肿瘤放化疗患者医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相应影响因素及分析对策,减少患者在治疗期间再次感染的可能率。方法 回顾我院自2021年1月起的89例肿瘤患者放疗化疗期间患者医院感染事件,对患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对策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时间内,肿瘤科放疗化疗住院患者总计1157人,其中肿瘤科患者院内感染人数为89人,院内感染率为7.7%。其中主要感染类型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其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最多,包括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在内。结论 肿瘤科为院内高危科室,包含院内高危人群,本身相对其他科室,肿瘤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就相对较弱,为了是患者在放疗化疗期间能够避免二次感染,应对院内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及调查,提高肿瘤科病房安全,落实病房管理政策,保障放化疗期间灭菌效果,依次减少院内感染的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是生命安全。

  • 标签: 肿瘤 放疗化疗 院内二次感染 呼吸道 无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感染的护理干预对策及对相关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实施中,将在某院中随机抽取44例肿瘤患者参与实验,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简单分析,确认可入组参与实验,命名为观察组,使用预防护理干预;同时于同期内再次选取44例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结果:经本次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看,在预防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下,观察组PICC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降低PICC导管相关感染风险。

  • 标签: PICC导管相关感染 预防护理干预 感染风险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肿瘤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现状。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期间1542例肿瘤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其住院期间是否发生跌倒情况,收集其一般资料、脑血管病史、自理能力、认知功能情况、营养情况、是否发生骨转移、用药情况。结果 1542例肿瘤住院患者中,共计27例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1.75%;为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脑血管病史、肿瘤骨转移、疼痛程度、日常自理能力、认知水平、是否存在营养不良为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影响因素(P

  • 标签: 肿瘤 跌倒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肿瘤患者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期为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9月收治于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且经PICC接受过至少1次静脉注射抗癌治疗的患者资料,并根据其是否发生相关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分组,采用描述性统计了解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肿瘤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7.78%,其中纤维蛋白包裹8例(8.89%);感染5例(5.56%),血栓1例(1.11%),过敏1例(1.11%),堵塞1例(1.11%)。肱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28.84%与贵要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9.6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有感染和纤维蛋白包裹等,首选贵要静脉穿刺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并发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肿瘤作为我国面临的严峻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对社会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应对肿瘤的威胁,我国建立了肿瘤信息监测系统,以收集、分析和传播关于肿瘤相关信息。在这一背景下,对肿瘤信息监测系统进行卫生经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卫生经济评价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益,从而更好地推动肿瘤防控工作。本论文旨在探讨我国肿瘤信息监测系统的卫生经济评价方法,以期为肿瘤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肿瘤信息 监测系统 卫生经济评价
  • 简介:石刻文物是珠海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头是人类最早用来表达和记录思想的载体,摩崖石刻就是记录在岩石上的史料,其价值和作用不可低估。珠海地区有较丰富的摩崖石刻,目前较重要的有二十几处,以清代为多,竹仙洞摩崖石刻即为清代摩崖石刻中非常重要的一处,石刻中多数都有明确的纪年,且有一定的规模。

  • 标签: 摩崖石刻 珠海地区 历史文化遗产 石刻文物 清代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致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CVD)之一,其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作为"第二基因组"参与CVD的发病。本文将就肠道菌及其代谢产物与AMI的关系、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AMI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肠道菌群 微生物区系 急性心肌梗死 代谢产物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喉癌患者不同时间症状和生活质量,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住院行手术治疗的155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入院当天、术后3 d、术后30 d,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头颈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FACT-G)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喉癌患者症状严重程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共提取出疼痛-消化道症状、疲乏-睡眠-情绪症状、喉癌-特异性症状和发声-吞咽困难症状4个症状,患者入院当天、术后3 d、术后30 d症状数量和构成不同。喉癌患者入院当天、术后3 d、术后30 d FACT-G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癌患者入院当天、术后3 d、术后30 d的FACT-G总分、生理状况维度评分与不同症状严重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喉癌患者不同时间症状数量和组成不同,症状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越差,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症状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喉肿瘤 生活质量 症状群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整本书阅读是学习任务中的首要教学任务,其旨在指导小学阶段的学生如何对于整本书进行全面阅读,从而拓展小学生的阅读视野,构建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经验。最终加深小学生对于优秀文化进行深入学习及思考,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因此,在学习任务的指导下,语文教师必须从任务意识培养、统筹能力提升等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从激发整本书阅读兴趣、开展阅读活动、自读文本、精研文本、阅读评价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小学生阅读体验及语言运用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 标签: 小学语文 整本书阅读 学习任务群
  • 简介:摘要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也愈加凸显,特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肠病,尚无明确的防治策略。目前研究认为肠道菌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以革兰阴性菌异常增殖为特征的肠道菌紊乱诱发异常肠道黏膜免疫反应,造成炎症及肠道损伤。益生菌制剂和利福昔明能显著缓解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的肠道损伤。现就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肠病与肠道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诊治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肠病 肠道菌群 革兰阴性菌 黏膜免疫
  • 简介:目的:研究400m障碍蹬踏跳跃矮墙动作主要原动肌表面肌电(sEMG)的工作特征.方法:采用表面肌电图技术与解剖学动作分析方法,配合sEMG同步采集视频,对某军校7名400m障碍成绩优秀且技术动作规范的男性学员进行原始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和肌肉做功贡献率(iEMG%)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蹬踏矮墙上缘一侧下肢肌和腹直肌发力顺序特点为:股四头肌、胭绳肌、胫前肌率先发力,近乎同步,随后腓肠肌、腹直肌、臀大肌依次发力;iEMG与iEMG%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腹直肌、腓肠肌、胭绳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臀大肌.蹬地起跳一侧下肢肌和腹直肌发力顺序特点为:臀大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腓肠肌率先同步发力,随后腹直肌、胭绳肌同步发力;iEMG与iEMG%顺序从大到小依次为:腓肠肌、股四头肌、胫前肌、胭绳肌、臀大肌、腹直肌.

  • 标签: 400M障碍 蹬踏跳跃矮墙 表面肌电 原始肌电图 积分肌电值 肌肉做功贡献率
  • 简介:摘要肠道菌群组成、特异性菌种或菌的变化与各类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相关性.本文系统阐述了肠道菌群失调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肠道菌的种类变化和可能的致病机制,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促进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调控肠道菌有望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治疗新靶点,如应用抗生素降低血压、益生菌调节高脂血症和降压;采用干扰肠道菌代谢活性的药物,如降低氧化三甲胺水平来防治心血管疾病,通过地中海式饮食来预防心血管疾病。

  • 标签: 肠道菌群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组分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肠道菌能调节机体免疫平衡,在哮喘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病毒感染、早期使用抗生素改变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影响哮喘的发展。本文主要就肠道菌与哮喘间的相关性做一综述。

  • 标签: 哮喘 肠道菌群 肠-肺轴 免疫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相关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A组,再将收治的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80例设为此次的B组,另外在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参照组,分析所有受检对象的血清糖类抗原724、242、199以及癌胚抗原水平,并分析各血清肿瘤标记物单独诊断以及联合诊断结直肠癌的价值。结果 A组患者的血清糖类抗原724、242、199以及癌胚抗原水平均高于B组与参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明显高于血清糖类抗原724、242、199以及癌胚抗原的诊断准确度,对比结果(p

  • 标签: 血清相关肿瘤标记物 联合检测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的因素及与膀胱肿瘤属性的相关性。方法对本科室500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估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因素与膀胱肿瘤特性的关系。结果123例属于Tis期,其中7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69%;248例属于Ta期,其中13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24%;90例属于T1期,其中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55%,39例属于T2期,其中发生并发症2例(包括家属及患者强烈要求电切的T2b期患者19例),295例肿瘤数量1个,其中6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3%;205例肿瘤数量大于1个,其中21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0.24%,27例(5.4﹪)患者发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20例(4﹪)表现为出血,7(1.4﹪)例表现为膀胱穿孔,其中5(71﹪)例表现为腹膜外型穿孔,2(29﹪)例为腹膜内型穿孔。20例出血患者7例行经尿道内窥镜下电凝止血,7例患者持续膀胱冲洗保守治疗恢复,6例开放手术止血,7例穿孔患者全部经保守治疗恢复,也未发现膀胱肿瘤种植情况发生。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出血和膀胱穿孔,并发症的发生与膀胱肿瘤的大小数目正相关,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及生长的部位相关不显著。出血能使用再次电凝止血或膀胱持续冲洗保守治疗痊愈,也有开放手术止血治愈,膀胱穿孔几乎全部可以保守治疗痊愈,一般不会出现膀胱肿瘤种植转移。大的肿瘤和多发的肿瘤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明显增加。

  • 标签: 膀胱 肿瘤 并发症 电切术 肿瘤属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物质依赖病房成瘾物质流入的原因,总结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对本院本院物质依赖科2010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的26例病房成瘾物质流入事件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结果通过观察发现,成瘾物质类型新型毒品(冰毒、K粉、摇头丸)18例,酒类5例,其他3例。流入方式探视人员带入14例,食品或外卖中隐藏带入9例,入院时贴身携带2例。流入时间1200-1400有9例,1900-2200有15例,其他时段有2例。成瘾物质流入原因主要与病房设施不完善、护理人员重视度不高、患者病种有关。结论物质依赖病房流入成瘾物质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应提高对成瘾物质流入的防范意识,完善病房设备,对探视人员讲解成瘾物质的危害,加强医院管理,防止成瘾物质流入病房。

  • 标签: 物质依赖病房 成瘾物质 流入原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物质依赖病房成瘾物质流入的因素,并探究防范途径。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物质依赖病房在2019年1月-2021年9月发生的12例成瘾物质流入事件病房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原因、药物流入途径以及引发的后果进行分析,同时整理分析相关防范措施。结果:流入病房成瘾物质中,包含新型毒品[66.67%(8/12)]、酒类[25.00%(3/12)]以及海洛因[8.33%(1/12)]。从其流入途径看,主要包含朋友探视带入[58.34%(7/12)]、外卖形式带入[25.00%(3/12)]、经病房外墙送入[8.33%(1/12)]以及患者入院时自行藏代[8.33%(1/12)]。从相关时间发生时间来看多味中午及夜晚医护人员不足时段,其中11例均在12点-14点[41.67%(5/12)]以及19点-21点[50.00%(6/12)]之间,仅1例为其他时段(夜间22点-23点)[8.33%(1/12)]。从12例事件结果来看,患者使用药物5例,医护人员及时发现并制止7例,未发生严重医患纠纷。结论:物质依赖病房成瘾物质流入事件是物质依赖病房管理的重中之重,对此,合理强化病房管理,加强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合理防范成瘾物质的流入十分关键。

  • 标签: 物质依赖病房 成瘾物质 物质流入 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