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葛根黄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的疗效。方法将127例椎--基底动脉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3例葛根黄芪汤口服,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14d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92%,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脑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结论葛根黄芪汤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的有效药物。

  • 标签: 葛根黄芪汤 丹参注射液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不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不足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脑细胞及缓解脑血管痉挛等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后,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一年,统计两组患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7.3%,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7%;两组间差异显著,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后,对照组患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为9.1%,实验组患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率为5.5%;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不足患者,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不足的效果较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脑缺血事件发生,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会增加,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1}。

  • 标签: 丹参滴丸 阿司匹林 脑供血不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患者椎基底动脉不足(VBI)病症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椎基底动脉不足的患者平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患者症状和经颅多普勒指标进行观察探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5%,对照组总有效率达到7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患者椎基底动脉不足进行治疗疗效显著。

  • 标签: 川芎嗪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不足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12月在本研究组就诊的慢性脑不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给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总疗程1个月。结果对照组痊愈10例,好转2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0%;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不足效果良好。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养血清脑颗粒 临床疗效
  • 简介:腕部电烧伤采用换药治疗较为棘手,用远位皮瓣治疗,时间长且复杂.2000年11月-2003年11月,笔者单位收治5例腕部电烧伤患者,均选择邻位前臂链式筋膜皮瓣修复,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筋膜皮瓣修复 腕部电烧伤 血供 前臂 2003年 2000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性眩晕发病与椎动脉区脑血流量的变化及其发病机制.方法颈性眩晕患者93例,年龄26~80岁,平均54.5岁.病程1周~30年,平均46.2个月.由颈椎运动负荷试验诱使颈性眩晕患者其发病,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仪动态观察患者左右两侧椎动脉区脑血流量的变化及其诱发症状情况.结果93例患者中,被颈椎运动负荷试验诱发颈性眩晕发病者85例,阳性率为91%;近红外光谱仪检测椎动脉区脑血流量异常改变者82例,阳性率为88.2%.左右两侧椎动脉区脑血流变化的阳性率分别为69.9%和76.3%,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性眩晕发病与椎动脉区脑血流量变化有关,左、右两侧椎动脉在颈性眩晕发病上权重相当.颈椎运动负荷试验和近红外光谱仪检查有助于颈性眩晕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关键词颈性眩晕,发病机制,近红外光谱仪,交感神经,椎动脉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relationbetweenthechangesofcerebralbloodflowandcervicalvertigo,andresearchthepathogenesisofcervicalvertigo.Methods93patientswithaverageageof54.5year-oldwererandomlyselectedfromthepatientsofvertigo,whowerediagnosedofcervicalvertigobyanalysisoftheirmedicalrecord,examinationandtheeliminationoftheothertypesofvertigo.Thenthepatientisaskedtotakethecervicalmotionloadtest.Atthesametime,thepatient??sinducedsymptoms,theNIRScurveanditsdatachangesaredynamicallyobserved.Results85patientsareinducedtosymptomswithincidenceof91%.NIRSchangesarefoundin82patientsof93withadiseaseincidenceof88.2%.Among82cervicalvertigopatientswhohavetheNIRSchanges,65arefoundwithchangesinthebloodsupplyingareaofleftvertebralartery(69.9%),and71arefoundwithchangesinthebloodsupplyingareaofrightvertebralartery(76.3%).Thereisnoobviousdifference(p>0.05)betweentheleftandtherightside.ConclusionCervicalvertigoisrelatedtothedysfunctionofvertebralartery,.Thereisnoobviousdifferencebetweentheleftandtherightareassuppliedbyvertebralarteryinpathogenesisofcervicalvertigo.ThecervicalmotionloadtestcombinKeedywwiotrhdsNIRSisvaluableforthediagnosisofcervicalvertigo.CervicalVertigo;Pathogenesis;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ervussympatheticus;Vertebralartery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8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脑不足的发病原因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慢性脑不足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纳入89例。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诊断为非慢性脑不足的健康者168例作为平行对比。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脑血清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慢性脑不足患者和非慢性脑不足者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发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有慢性脑不足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显著高于未患慢性脑不足的健康者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慢性脑不足的发病原因主要有患者自身的脾气暴躁、饮食的不规律、七情过激、年龄、劳逸失调等有关,治疗方式可选择在治疗此病的基础用药上联合使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养脑血清颗粒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用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不足患者14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高压氧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14%,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在椎-基底动脉不足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提高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不足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高压氧 椎- 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观察68例椎-基底动脉不足所致的头晕或眩晕、头痛、偏身感觉异常或单侧面部麻木的治疗效果。临床以天麻素配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其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数据统计分析P<0.05。天麻素有抗眩晕、镇静、安眠、抗惊厥、提高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及神经保护等作用,从而能改善微循环、改善大脑、缓解眩晕头痛等症状。天麻素无毒副作用、它的推广运用对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应有积极作用。天麻素作为“中药西用”是传统中医药在现代药理研究指导下运用于临床的科研结果。

  • 标签: 天麻素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分析
  • 简介:为探讨食管腹段动脉的来源及分支形态,以期为临床应用补充解剖学资料,利用成、幼尸体25具,红色乳胶灌注后剥离,进行解剖学观察与测量,得出该部动脉主要来源于胃左动脉的分支,占该段食管动脉总支数的66.0%;动脉可游离长度平均为26.40±10.31cm,起点外径平均为1.34±0.48cm;分支主要有两种类型,分支间存在吻合。结论为食管腹段来源相对恒定,分支比较复杂,其评价单纯从器官外角度是丰富的,但应综合考虑器官内外的血管构筑。

  • 标签: 食管腹段 器官外动脉 解剖学观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钆塞酸二钠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诊断高度异型增生结节(HGDN)转化成富肝细胞肝癌(HC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的患者2 037例,筛选出51例有慢性肝病背景的HGDN,行至少2次随访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并且在首次MRI前后1个月内行CT增强扫描,研究终点为HGDN转化成富HCC,截止时间为2019年4月。根据有无富转化分为转化组(A组)和未转化组(B组)。线性回归分析HGDN向富HCC转化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36个结节,B组79个结节,富转化率31.3%(36/115)。单变量分析结节长径>10.2mm(P = 0.034)、年增长率> 2%(P < 0.001)、含脂质成分(P = 0.007),与其发生富转化具有相关性,多变量分析结节年增长率是发生富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00 1)。结论慢性肝病患者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诊断HGDN年增长率可以作为向富转化的潜在预测因子。

  • 标签: 癌,肝细胞 钆塞酸二钠 磁共振成像 高度异型增生 富血供转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头晕、眩晕的病因非常复杂,即包括前庭周围性、前庭中枢性,又有精神性或其它病因。在基层医院门诊中,常见不少中老年头晕、眩晕患者被诊断为“脑不足、脑缺血、后循环缺血”等。其实临床上真正为中枢性病因比例很少,据报道不足10%,而作为中枢性头晕、眩晕中一部分的后循环缺血在全部头晕/眩晕病人所占的比例更少,造成眩晕诊断混乱的病因很多,有的概念不清,有的凭借经验,现在我就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头晕/眩晕与脑不足或脑缺血的几个问题。

  • 标签: 脑供血 眩晕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脑不足头晕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择取在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2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不足头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 80例,对其分组依照随机平均方法,组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辅助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头晕相关指标。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头晕发生次数以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 脑不足引起的头晕症状对患者自身影响较大,可对其实施治疗及综合护理措施,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头晕发生次数。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供血不足 头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脑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脑不足患者64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给予护理干预,运用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护理后对两组患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HAMD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头晕发生频率和头晕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不足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理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头晕 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30-01
  • 简介:目的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丁咯地尔针2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d;对照组用血塞通0.4g静脉滴注,每131次,疗程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疗效显著。

  • 标签: 丁咯地尔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