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很多人认为揭帖是“明制,内阁直达皇帝的一种机密文件。其后使用渐广,凡公开的私人启事也称揭帖,其不具名而有揭发性质者称为匿名揭帖。”但实际上,“揭帖”作为一般文书名称使用的渊源很早,并不是明代以后由机密文件转化而来的。

  • 标签: 明清 揭帖 考证
  • 简介:我最早知道王金发,是从鲁迅的文章中。鲁迅的文章是我们这一代读书人的教科书。熟悉鲁迅,已成为每一个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的看家本领。有个朋友曾经不明白地问我,说怎么知道那么多关于鲁迅的事。我一下子被问住了,怔了半天,只好敷衍说,因为自己在大学里待过几年,看得多,见多识广,所以知道的也就多了。人永远没办法免俗,稍稍知道些事,就技痒难熬,就想卖弄。我一直以为朋友是在表扬我,回话的口气虽然想谦虚,也

  • 标签: 鲁迅 革命党人 陈其美 辛亥革命 袁世凯 徐锡麟
  • 简介: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故此有很多关于农业的神话传说。纺织业作为古代农业中国的支柱性产业,备受重视,先民们对于纺织神明的祭祀,对于蚕神的探寻也始终没有停止。由于文献记载以及出土文物的缺失,历朝历代所祭祀的蚕神(或先蚕)各不相同,当今对于蚕神身份的确定以及蚕神问题的研究就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以蚕神文化为切入点,力图从神话传说、文献记载、历史来源等几个方面考证蚕神之身份。

  • 标签: 蚕神 身份 考证
  • 简介:“国书”一词常见于古代典籍中,《辞源》和《汉语大词典》关于此词的释义不全面。与史籍相关的“国书”一词在南北朝隋唐时指本国国史或前代某国、某朝的国史。在宋代范围扩大,具体包括日历、实录、会要、勒令、御集、宝训、玉牒、时政记、起居注,亦有国史(多指正史)义。元明含义与南北朝隋唐相近,清代多指满族文字。不清楚各个时代“国书”的含义会造成误读古籍的错误。此外,“国书”是春秋齐国一卿士名,当于辞典中立此义项。

  • 标签: 国书 国史 玉牒
  • 简介: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他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被奉为道教的经典,其学术思想对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老子学说在国际上也有相当影响。但是,关于老子的家乡和出生地,至今仍有争议。多数人认为老子的家乡和出生地在春秋时楚国的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官镇。同时有少数人说老子的家乡和出生地在今安徽省的涡阳县境内。最近,笔者曾两次赴鹿邑,对有关老子的历史遗迹进行了实地考察,获得了丰富的实物史料。现将考察所见到的主要史迹、遗物概述于下:

  • 标签: 老子学说 出生地 道德经 我国古代 学术思想 河南省
  • 简介:苏州地处低洼平坦的太湖平原,湖泊众多,池沼遍布,东部和南部更是水乡泽国,莲荷广植。农历六月廿四去荷花荡观荷纳凉,是明清直至民国几百年中苏州市民的习俗。《辞源》对“荷花生日”的解释是:“是日(农历六月廿四)又为荷花生日。旧俗,画船箫鼓,竞于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描述了苏州人在城东葑门外荷花荡观荷纳凉的情景。在湖沼面积大为减少的今天,苏州的荷花还很多,夏日观荷依然是赏心悦目的雅事。只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生日的习俗早已消亡,且苏州也已经没有名为荷花荡的湖沼了。

  • 标签: 荷花 《辞源》 苏州 农历 习俗 生日
  • 简介:高句丽民族是汉唐时期活跃在东亚地区的一支重要民族,在其社会中存在一个特殊的“游人”群体,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包括狩猎业、畜牧业、渔猎业及采集业。“人”与“游人”共同承担国家的租税,两者缴纳租税的内容与数量不同,“人”每人每年纳谷五石、布五匹,“游人”十人每三年纳细布一匹。租税面向整个社会群体征收,根据土地多寡划分为三个等级。高句丽租税的制定充分结合了其自然环境,是因地制宜的体现,反映了高句丽人灵活的经济思想。通过对高句丽“游人”的解读对分析高句丽社会群体构成、社会发展模式以及经济结构提供了新的思考。

  • 标签: 高句丽 “游人” 租税
  • 简介:“唐有轧筝,以竹片润其端而轧之,因取名焉”。有陈旸《乐书》和《旧唐书·音乐志》中相同的记载相印证,由此可见,轧筝的专称始於唐代。这种乐器是什么样子呢?最明白无误地认定是轧筝的,当属《乐书》中的轧筝图形。有些学者谈到筝的形制说,“如筑之筝约在战国末期才发展成如今的似瑟之筝”①,从这幅图形看不能说没有道理,图中所绘的确是似瑟之筝的形制,只不过是有了用来轧弦的“竹片”,有了这竹片,才成了有别於弹弦乐器的弓弦乐器。

  • 标签: 轧筝 弓弦乐器 陈旸 《乐书》 轧琴 竹片
  • 简介:杜牧诗韵熊江平本文仅从音韵的角度出发,归纳整理杜牧诗韵,并考察他用韵的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当时语音情况。凡例:1、本文根据《全唐诗》所收杜牧诗,并参考冯集梧注《樊川诗集》.《全唐诗》共收杜牧诗533首,其中有些诗又见别家诗集,都依《全唐诗》注明。2、材...

  • 标签: 同用 独用 杜牧 韵谱 韵例 韵字
  • 简介:日本江户時期著名儒學家新井白石所撰《俳優》,爲今存最早的關於優伶史的著作。此書前半主要根據中國有關文獻,系統梳理了中國從殷商至元代的俳優發展歷史,也述及中國戲劇的發生與發展情况。後半則據日本文獻,述日本的俳優發生發展歷史,並涉及中國戲曲對於日本能樂的影響。

  • 标签: 俳優 雜劇 能樂 猿樂 田樂
  • 简介:以送刊广告名义,买下报纸的一部分版面,进行非商业性的宣传,这在中国报纸的历史上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大约半个世纪以前,中国报纸上就有一部分稿件,是由作者自付刊资,当作广告交给报馆付印的。当时报纸的广告版上,既有商情、船期、出租、转让、减价、拍卖之类的商业和商品广告;也有表彰某大官人乐善好施,某大老爷关心民瘼之类的宣传文字。

  • 标签: 买卖版面 版面考
  • 简介:"行(音杭)首"为宋元小说、戏曲中对妓女常见之称呼。今人通常将"行首"理解为上等妓女,如《辞海》:"宋元时上等妓女的称呼。"顾学颉、王学奇《元曲释词》:"宋元时称上等妓女,居班列之首者曰‘行首’。"这种解释虽然正确,但却过于简单、笼统。"行首"一词,实与宋代官妓制度密切相关。对它的由来及含义的变迁进行全面地考察,不仅能觇见宋元青楼文化之情形,更可观一时风气之淳浇,加深对文学作品社会背景之了解。

  • 标签: 官妓 顾学颉 元曲释词 班列 元时 陈玉英
  • 简介:金谷园是古都洛阳的千古名苑。但对它的方位却莫衷一是。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材料,我们认为金谷园遗址位于孟津县白鹤镇东北角二里许的黄河滩中,即古都洛阳的北方咽喉——河阳关地域内。

  • 标签: 金谷园遗址 中国 文物考古 洛阳市 所在地
  • 简介:<正>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三月三日,大文学家、大书家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子弟们在山阴(今绍兴县)的兰亭地方举行一次“修禊”盛会,大家当场赋诗,王羲之作了一篇序,即是著名的《兰亭序》。这篇文章,历代传诵,成为名

  • 标签: 荫亭 摹本 兰亭 墨迹 石刻本 石本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实地考察法等,探究秋千游戏的起源和本质。主要结论:秋千游戏原本是一种巫术。

  • 标签: 体育史 秋千 巫术
  • 简介:"乐器"是中国宫廷祭祀使用的音乐器物的统称,与"礼器""兵器"并列,是象征权力的三类器物的概括名词。古代典籍之所以产生"八音""乐器"两个概括性名词,当然不是因为中原文化多么"发达",而是因为"礼乐"制度的"发达"产生了相应需求。两个名词,高屋建瓴,字达义明,贴切生动。这种了不起的概括,需要相应的文化制度催生。

  • 标签: 乐器 礼乐制度 概念名词术语
  • 简介:辞书有一“州^-”字,注明“音形,义未详”,今敦煌写本,可以确证该字为“刑”字。

  • 标签: “州^-” 字义
  • 简介:本文以明清南城地方史志诗文、清宫秘档朝章以及天地会簿等为中心,对"洪门"起源及其相关问题作了详尽的考证,得出明清鼎革之际反清复明宗社党秘密组织"洪门"始作俑于江西建昌府南城县明益藩"洪门"墓城祖茔的结论.

  • 标签: 洪门 秘密社会 南城明益藩 洪学 考证
  • 简介:《诗序》是层累地造成的,每首诗的篇题、章句数、原序,为周朝列任太师所写,鲁国太师,特别是师挚,起了很大作用。联系鲁国及孔氏家族的具体情况可知,孔子也为《诗》三百篇的整理工作做过贡献。而西汉的毛亨、毛苌,则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当时政治斗争形势的需要,将《诗序》修改、加工成了《毛诗序》,东汉的卫宏为《毛诗序》做了定型工作。

  • 标签: 《诗序》 周太师 师挚 孔子 毛亨 毛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