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ICU经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者60例,将患者按照床号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0、4、8、12、16、20、24 h评估胃残余量,每个时间点先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完成后立即进行注射器抽吸法经胃管抽吸胃残余量;对照组采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比较2组患者在操作时间、不同时间点的监测结果、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使用率、目标喂养达标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与抽吸法监测胃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分别为(62.40 ± 4.00)、(78.39 ± 12.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633,P<0.01)。2组在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为(3.04 ± 0.31)d,试验组为(4.19 ± 0.3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13.42,P<0.01)。结论床旁超声可用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评估,指导肠内营养实施,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肠内营养制剂污染。

  • 标签: 超声学 肠道营养 胃肌轻瘫 重症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入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选用回抽胃液的方法监测胃残余量,观察组患者选用床边超声的方法监测胃残余量。对比两组患者的喂养不耐受状况和肠内营养达标率。结果:以对照组数据作为研究参考,观察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第5天和第7天的达标率较高,比对有意义(P<0.05);喂养不耐受的状况有呕吐、腹胀、腹泻、腹腔高压(IAH)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等现象。以对照组数据作为研究参考,观察组患者的喂养不受耐的状况较低,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重症患者使用床边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方法有效改善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情况,降低喂养不耐受的现象发生,值得社会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床边超声 胃残余量 重症患者 早期肠内营养管理。
  • 简介:本文对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周边在数控端面外圆磨床上磨削的原理和机床布局结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提出此类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周边磨削的新方法,也为这种工具磨削设备提供了又一种布局形式。

  • 标签: 磨削 插补联动 非圆磨削 硬质合金可转位刀片
  • 简介:为解决金刚石砂轮磨削Si3N4陶瓷容易产生堵塞的问题,采用容差检测方法,探究了乳化液的浓度、流速,磨件移动速度,磨削进给量以及砂轮转速对砂轮堵塞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乳化液浓度越高、流速越快,砂轮越不容易堵塞;机床速度越快、进给量越大,砂轮越容易堵塞;砂轮转速越快,堵塞越严重。

  • 标签: SI3N4陶瓷 金刚石砂轮 堵塞 磨削加工 容差法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磨削工艺中磨粒选择对精密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与工艺优化方法。通过对磨粒尺寸、形状和材料的精心选择,结合磨削速度、进给速度、磨削深度和冷却润滑方式的优化,实验数据表明可以有效降低表面粗糙度,提升加工质量。研究强调了磨具修整在保持磨削效率和提高表面质量中的作用。本文不仅为精密磨削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通过工艺参数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了实践指导,对于推动精密制造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标签: 精密零件 磨削工艺 磨粒选择 表面粗糙度 工艺控制
  • 简介:摘要:机械式变比转向器在汽车等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核心部件之一就是变比齿条。本文主要研究了变比齿条的设计与磨削方法,旨在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首先分析了变比齿条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求,然后介绍了磨削工艺参数的选取和优化,最后讨论了磨削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标签: 机械式变比转向器 变比齿条 设计 磨削 性能优化
  • 简介: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的实验,研究了磁弹性法检测轴承套圈磨削烧伤缺陷的可行性,指出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各种不利因素和解决方案。初步确立了评价标准和检测规范,为这一实用无损检测技术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磁弹性法 轴承套圈 磨削烧伤 无损检测 评价标准
  • 简介:本文主要针对叶根强力磨磨削液集中过滤冷却系统前期的频发故障,在分析了该系统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实际调研,分析判断出该系统前期频发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有征对性的对该系统进行了优化。通过验证,该优化方法可以极大的降低该系统的故障率。

  • 标签: 叶根强力磨 磨削液集中过滤冷却系统 频发故障 故障率
  • 简介:痤疮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颜面、胸背部,痊愈后常不可避免的留有皮肤粗糙,毛孔粗大和凹陷性瘢痕。以往针对皮肤粗糙,毛孔粗大和凹陷性瘢痕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我院采用微晶磨削与胶原蛋白膜联合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40例,其疗效明显,现总结如下。

  • 标签: 痤疮后凹陷性瘢痕 微晶磨削 胶原蛋白膜 联合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VitaMarkⅡ牙体修复材料在磨削修整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规律,探讨牙科手机的修整切入深度对该修复材料应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二维模型,模拟在口腔临床中利用牙科手机及金刚石车针对VitaMarkⅡ修复材料进行磨削修整时的边界条件及载荷状态。结果:VitaMarkⅡ在磨削修整过程中,拉、压、切应力均集中在金刚石磨粒即将离开修整区附近。结论:随着修复时牙科手机修整切入深度的增大,该材料的最大拉、压、切应力均呈增加趋势。

  • 标签: 牙体修复材料 磨削修整 VITA MarkⅡ 有限元分析 应力分布
  • 简介:摘要探讨皮肤CT引导下滚轮磨削法负压吸疱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效果。2018年7—11月,在合肥华研白癜风防治所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白癜风稳定期患者3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7~60岁,平均22岁。在皮肤CT引导下选择供皮区进行滚轮磨削法负压吸疱自体表皮移植,术后换药1次,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涂及紫外线照射;术后每4周随访1次,分析有效率和痊愈率。治疗后有效患者31例,有效率93.9%;完全复色17例,痊愈率51.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分型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皮肤CT引导下选择患者黑素细胞较丰富位置为供皮区,进行滚轮磨削法负压吸疱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白癜风 皮肤CT 滚轮磨削 自体表皮移植 他克莫司 紫外线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神经重症患者常常需要肠内营养支持,以确保足够的营养摄入和康复。然而,传统的营养评估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准确评估胃残余量。床旁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实时、准确的评估方法,有望为老年神经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提供新的评估手段。方法:使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短时间内,通过床旁超声检查胃残余量,并与传统的营养评估方法(如X线检查)进行比较。结果:1. 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的准确性:与传统的X线检查相比,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的准确性更高,误差率更低。2. 床旁超声对肠内营养治疗的效果: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能够更好地指导肠内营养治疗的剂量和速度,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3. 床旁超声对肠内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床旁超声有助于及时发现胃潴留等并发症,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在老年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它不仅可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还能更好地指导肠内营养治疗的剂量和速度,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同时,床旁超声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发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值得在老年神经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床旁超声 胃残余量 神经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磨削法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5例下颌角肥大整形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45例患者采取下颌角肥大矫正术进行面部恢复,并在手术中引进磨削法,对其手术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记录。结果通过矫正后,4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满意为30例(66.67%),一般满意为13例(28.89%),不满意2例(4.44%),总体满意程度达95.56%。且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神经与血管的损伤,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经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随访半年发现,1例患者的肿胀期高于100天,在200天后面部恢复如初;1例患者出现面部不对称的现象,在2次手术后得到了纠正。结论本文采用磨削法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有效性显著,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磨削法 下颌角肥大 矫正术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治疗和预防烧伤与创伤后色色素脱失与色素沉着采用皮肤磨削和表皮细胞移植及药物治疗。方法采用病人治疗进行临床研究进行总结讨论。结果通过临床治疗皮肤磨削和表皮细胞移植对烧伤和创伤后的色素脱失与色素沉着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皮肤磨削和表皮细胞移植治疗色素脱失与色素沉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磨削 表皮细胞移植 色素脱失 色素沉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凝胶敷料在深Ⅱ度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2015年11月—2019年8月,淄博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68例深Ⅱ度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磨削痂术后进行相应治疗的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84例,男67例、女17例)和单纯凡士林油纱组(84例,男65例、女19例),其年龄分别为(31±16)、(35±17)岁。每3~5天换药1次,对于创面超过21 d未愈合者或未超过21 d但创面位于关节部位后期可能影响功能活动者,取自体躯干或大腿刃厚或中厚皮片行植皮术。术后持续动态观察创面大体情况直至创面愈合;术后前4次换药时评估敷料粘连程度并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计算术后3、6、15 d换药时的创面愈合率,计算入院时及术后3、6、15 d换药时创面分泌物/清洗液细菌培养阳性比例,记录换药次数,计算手术植皮率,记录创面完全愈合时间,随访6个月时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瘢痕增生情况。对数据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术后观察期间,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内层敷料较容易去除、疼痛轻微,创面湿润且分泌物较少,创面愈合较快;单纯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内层敷料去除时粘连较明显、疼痛感较强、有渗血,创面分泌物多于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创面愈合较慢。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比较,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术后前4次换药时敷料粘连程度与疼痛NRS评分均明显降低(χ2=52.625,Z=-10.854,P<0.01);术后3、6、15 d换药时的创面愈合率均明显升高(t=10.347、41.150、167.627,P<0.01);创面分泌物/清洗液细菌培养阳性比例在入院时及术后3 d换药时无明显变化(P>0.05),于术后6、15 d换药时明显降低(χ2=15.616、15.226,P<0.01);换药次数明显减少(t=-11.986,P<0.01);手术植皮率明显降低(χ2=35.850,P<0.01)。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17.6±2.8)d,明显短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的(27.1±3.0)d(t=-21.288,P<0.01)。随访6个月,水凝胶敷料+凡士林油纱组患者瘢痕增生的VSS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凡士林油纱组(Z=-11.287,P<0.01)。结论与单纯使用凡士林油纱比较,深Ⅱ度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应用涂覆水凝胶敷料的凡士林油纱覆盖保湿作用明显,可明显减轻换药时敷料粘连程度和患者疼痛,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感染率和手术植皮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有效减轻瘢痕增生。

  • 标签: 烧伤 水凝胶 伤口愈合 敷料 磨削痂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甲板磨削术辅助长脉宽激光对甲真菌病患者近期疗效、真菌清除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甲真菌病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在抗真菌药物应用基础上给予长脉宽激光单用和与电动磨削联用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病变甲板长度和健康甲板长度,真菌清除率、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病变甲板长度和健康甲板长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真菌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板磨削术辅助长脉宽激光治疗甲真菌病可有效改善甲板外观,提高病变甲板真菌清除率,降低远期复发风险,且未加重不良反应。

  • 标签: 甲板磨削术 长脉宽激光 甲真菌病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皮肤磨削术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表浅性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目标选择为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46例表浅性瘢痕患者,研究中按照1:1随机分组的原则,运用计算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的治疗方式,并采用组间对比的方式来开展本次研究。结果: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措施选为皮肤磨削术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症状好转情况等指标上均具有优势,组间对比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为表浅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时,通过为患者提供皮肤磨削术联合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可以很好的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皮肤磨削术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表浅性瘢痕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