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矮小症患儿激素替代治疗中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18年8—12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4例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差矮小症患儿的14名家长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影响患儿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归纳出4个主题,分别为家长疾病应对失败、患儿出现心身问题、经济负担过重、人文关怀不足。结论矮小症患儿激素替代治疗的依从性受自身主观和社会客观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应给予重点关注并持续提供个性化延续护理,注重人文关怀以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激素替代治疗 矮小症 依从性 质性研究 人文关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小儿特发性矮小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医院编号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营养支持,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1年后的身体生长情况,及患儿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生长速度(GV)及预测成年升高(PAH)均高于对照组(P<0.05);骨龄(BA)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胰岛素激发试验对矮小症儿童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门诊共收治的120例矮小症儿童,进行胰岛素激发试验,并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生长激素(GH)浓度。结果胰岛素激发试验阳性率为58.3%,GH峰值出现在30~90min者占95%,出现在120min者占5%。30~90min间GH峰值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30~90min与120min时GH峰值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激发试验有较高阳性率,能更好地激发GH分泌,可作为临床诊断GH缺乏症的方法之一。

  • 标签: 矮小症 胰岛素激发试验 诊断
  • 简介: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shortstature,ISS)是儿童矮小最常见的类型,其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第三百分位以下,生长速度缓慢,但生长激素(GH)激发后峰值可〉10ng/mL。其发病率约占矮小儿童的20%左右。身材矮小影响儿童社交、情感的发展,使患儿生活质量下降。

  • 标签: 特发性矮小 生长速度 疗效观察 青春后期 激素治疗 矮小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把2020.1-2023.1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范围,从该时间范围内选取到本科室治疗特发性矮小症患儿40例进行研究,通过红篮球分组方法实施分组,研究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方法)与常规组(常规治疗方法),每组20例。观察比较2组患儿的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身高、骨龄、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IGF-1、Igfbp-3,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身高、骨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概率1例(5.00%),明显低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改善患儿胰岛素生长因子水平,而且能够提升患儿身高和骨龄,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临床实践上应用积极推广。

  • 标签: 重组人生长激素 儿童 特发性矮小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儿童矮小症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8年6月-2023年5月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医院60例进行矮小症诊断的生长发育迟缓的儿童展开研究,根据诊断结果分为矮小组和正常组,对比两组儿童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身高情况、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结果:诊断出的矮小症儿童有31例,纳入矮小组,健康的儿童有29例,纳入正常组。结果显示,矮小组儿童平均身高(111.23±5.43)cm,低于正常组的(131.65±5.62)cm,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矮小组儿童平均IGF-1水平为(65.67±10.77)ng/mL,正常组儿童平均IGF-1水平为(142.66±12.67)ng/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H对比,矮小症为(5.92±1.01)ug/L,正常组为(6.73±1.05)u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矮小症儿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的水平较低,与GH和身高呈正比,可作为诊断矮小症的指标。

  • 标签: 儿童矮小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矮小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矮小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考组,每组各30例,给予参考组患儿常规营养支持治疗,给予实验组患儿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分值、成年预测身高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相较于参考组,实验组患儿的生长速度与成年预测身高明显更高,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②经比较,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矮小症患儿重组生长激素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重组人生长激素 儿童矮小症 治疗效果
  • 简介:在家用电器领域,小家电产品凭借外形时尚小巧,功能专业、覆盖领域广泛、与生活密切相关、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突出特点,成为颇受消费者青睐的一类家电产品。由于小家电特点突出,使得其普及程度要大大高于一些传统家电产品,现在中国每个家庭中或多或少都有几件小家电产品。小家电产品更新速度近几年也在加快,具有新功能的新产品不断在市场中出现,使得小家电消费市场始终保持一个向上发展的态势。

  • 标签: 小家电产品 产品市场 身材 家用电器 更新速度 消费市场
  • 简介: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作品《大卫》是艺术史上的不朽之作,其刻画的犹太英雄大卫肌肉起伏,线条明星,身形轮廓放到今天依旧是男性经典的体形表达之一。

  • 标签: 《大卫》 身材 米开朗基罗 雕塑作品 艺术史
  • 简介:雅典奥运会自由体操赛场上响起《GoodbyeMyLove》时,一代体操女皇霍尔金娜用力量与柔美相结合的肢体语言,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体操的“美”。体操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完美动作所带来的视觉享受及感情沉淀。如同体操一样,三星笔记本电脑凭借着出色的引领时尚的外观与自主研究的先进技术所带来的强悍性能结缘北京奥运,荣膺中国体操队指定用机,在视觉及应用上为我们演绎了一场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体操竞技。

  • 标签: 三星笔记本电脑 体操 竞技 明星 舞台 身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瘦素(leptin,LP)及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在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德州百佳妇婴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资料,从中共选取103例各种病因的矮小症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生长激素缺乏症(GHD)患儿35例、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26例、特纳综合征(TS)患儿23例、宫内发育迟缓(SGA)患儿19例;选取同期在德州百佳妇婴医院接受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对比上述各组儿童的一般资料及血清ghrelin、LP、nesfatin-1表达水平。结果ISS患儿中进入青春期比例为53.85%(14/26),高于GHD患儿22.86%(8/35)、TS患儿26.09%(6/23)、SGA患儿5.26%(1/19)及对照组儿童32.00%(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TS、SGA患儿及对照组儿童中进入青春期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体质量指数(BMI)、骨龄(BA)、生长速率、生长激素(GH)峰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分别为(19.43±4.62)kg/m2、(9.64±2.74)岁、(7.51±0.72)cm/年、(29.58±3.70)μg/L、(177.62±14.21)μg/L,与各病因矮小症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GA患儿的BMI、BA均低于GHD、TS、ISS患儿,ISS患儿生长速率高于GHD、SGA患儿,GHD患儿GH峰值低于ISS、TS、SGA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IGF-1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儿童血清ghrelin、LP水平分别为(4.87±0.31)μg/L、(10.62±1.1)μg/L,与各病因矮小症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病因矮小症患儿血清ghrelin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与TS患儿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SS患儿LP水平依次低于SGA、GHD、TS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HD患儿血清nesfatin-1水平高于ISS、TS、SGA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TS、SGA患儿与对照组儿童各组间血清nesfatin-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病因的矮小症患儿血清ghrelin、LP、nesfatin-1均存在异常表达,检测3项血清指标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估提供客观参考。

  • 标签: 生长激素缺乏症 特发性矮小症 特纳综合征 宫内发育迟缓 生长激素释放肽 瘦素 摄食抑制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矮小症儿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并进行护理分析。方法以2013年09月~2016年09月至本院就医的42例矮小症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精氨酸加可乐定药物刺激试验和有效护理,观察试验和护理结果。结果激发试验后,患儿生长激素在各时点的分泌峰值分布如下为0.5h40.48%(17/42),1h33.33%(14/42),1.5h21.43%(9/42),2h4.76%(2/42),出冷汗且面色苍白者19.05%(8/42),恶心、呕吐者14.29%(6/42),心悸者9.52%(4/42),头晕者11.90%(5/42),腹部不适21.43%(9/42),经护理均以缓解。结论在合理护理下,精氨酸加可乐定药物刺激试验但方法简单,而且兼具有效、安全的优点,值得应用。

  • 标签: 矮小症 儿童 生长激素 激发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矮小症儿童GH(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及25-(OH)D25-羟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136例疑似矮小症患儿,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GH和25-(OH)D水平。结果经检测,GH缺乏有85例,所占比重为62.5%,精氨酸激发峰值多于60min出现。25-(OH)D缺乏者有95例,所占比重为69.9%。GH缺乏患者中有75例25-(OH)D水平缺乏,平均值为16.23±2.13ng/ml。结论在矮小症儿童的临床中,尽早明确病因对疾病诊治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矮小症 GH激发试验 25-(OH)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化护理模式在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居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ISS患儿100例,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营养支持、生长激素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家庭化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治疗12个月后生长速率、骨龄及身高标准差数值(SDS)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96.00%高于对照组84.00%(P<0.05)。结论家庭化护理模式在ISS患儿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生长速率、骨龄及身高,适于临床应用。

  • 标签: 生长激素 家庭化护理模式的定义 特发性矮小 身高增长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在徐州市妇幼保健所就诊的79例特发性矮小症患儿,根据生长激素应用剂量分为三组,即低剂量组(0.26mg/kg/周)、中剂量组(0.35mg/kg/周)和高剂量组(0.41mg/kg/周),每组分别为29例、26例、24例。每天睡前皮下注射rhGH,疗程为1~2年。比较三组患儿治疗前后身高标准差积分(heightstandarddeviationscore,HtSDS)、生长速度(growthvelocity,GV)、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三组患儿应用rhGH治疗1年后HtSDS、GV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剂量组高于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三组患儿血清IGF-1与IGFBP-3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各有1例患儿出现暂时性空腹血糖轻度升高,三组患儿甲状腺功能均无异常。结论rhGH治疗ISS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偶见,安全性高,其中大剂量疗效明显优于中、小剂量。

  • 标签: 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治疗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特发性矮小症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20年9至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特发性矮小症患儿82例,根据首次就诊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41例(常规治疗)、联合组41例(常规治疗+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以生长速度(GV)、骨龄(BA)、预测成年身高(PAH)、身高标准差(Ht-SDSBA)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半年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上述四项指标对比,除BA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三项指标对照组均不如联合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小儿特发性矮小症 重组人生长激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GHD缺乏矮小儿童的磁共振影响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对该疾病的常见病因进行探讨。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1月纳为研究时间,将院收治的GHD缺乏矮小儿童纳入研究对象,随机采集数据80例(n=80),对其磁共振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中存在58.75%的患儿(n=47)诊断为腺垂体发育异常,3.75%的患儿(n=3)诊断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垂体增生,18.75%的患儿(n=15)诊断为垂体柄阻断综合征,20.00%的患儿(n=8)诊断为先天性皮样Rathke囊肿,8.75%的患儿(n=7)诊断为颅咽管瘤。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垂体以及鞍区结构的成像中具有显著的指导性意义,在儿童GHD缺乏矮小症的早期筛查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发育异常 垂体 磁共振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