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2 个结果
  • 简介:皮肤隐球菌感染在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占隐球菌感染的10%~1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皮肤隐球菌的主要病因之一[1]。但同时合并鼻疽奴卡菌感染少见。现报道1例新型隐球菌合并鼻疽奴卡菌皮肤感染的病例。经过氟康唑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抗感染治疗,病情好转,出院后继续按医嘱巩固治疗。

  • 标签: 鼻疽奴卡菌 新型隐球菌 皮肤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术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自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76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38)和实验组(n=38),给予对照组患者自体皮移植术,给予实验组患者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其后比较两组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经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术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其治疗效果显著,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烧伤整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铁箍散乳膏对大鼠皮肤疮疡的药效学评价。方法采用在皮肤缺损(人为切口)部位皮下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液建立大鼠皮肤疮疡模型,以莫匹罗星软膏为阳性对照药物,观察铁箍散乳膏对各项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铁箍散乳膏可显著降低大鼠创面愈合积分值、增加分泌物中溶菌酶的含量和降低血清中白介素IL-2因子的含量,且与阳性对照药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铁箍散乳膏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能力的功效。

  • 标签: 大鼠 皮肤疮疡 铁箍散乳膏
  • 简介:摘要目的穴位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急、慢性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皮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玫瑰糠疹、红斑角化症等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和对照的临床实验法。治疗组770例包括荨麻疹115例,银屑病66例,神经性皮炎65例,结节性痒疹44例,过敏性皮炎67例,急、慢性湿疹349例,玫瑰糠疹44例,红斑角化症20例。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和就近取穴的原则(上肢及上半身皮损选用手阳明大肠经的合穴曲池;下肢皮损选用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为主)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每周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605例包括荨麻疹122例,银屑病209例,神经性皮炎32例,结节性痒疹44例,过敏性皮炎66例,急、慢性湿疹132例静脉输液硫代硫酸钠注射液0.64g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两组均以各自治疗4-6疗程后观察并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770例,总有效率86.75%;对照组605例,总有效率71.74%。两组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以上皮肤病的疗效确切,优于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注射液。而且穴位给药可发挥针刺样作用、药物循经作用、药物与腧穴相互作用等使皮损处加快吸收。

  • 标签: 皮肤病/针灸疗法 穴位疗法 足三里 曲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运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中预防皮肤压疮的路径干预措施,降低手术过程造成皮肤压疮发生率。方法整理收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传统方法基础上,观察组使用量化评分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据统计数据表明,观察组护理干预实施后患者压疮率仅为6%远低于传统的皮肤压疮护理。结论量化评分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皮肤压疮的发生率。

  • 标签: 神经外科手术 皮肤压疮 常规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诺环素对于治疗皮肤性病的临床效果及米诺环素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特点。方法整理收集我院的80例皮肤性病患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分为,皮肤感染组、淋病组、痤疮组、宫颈炎组以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组,对不同疾病患者采取米诺环素进行治疗效果分析,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观察与记录。结果经过治疗,针对患者的各类疾病出现的不同效果进行分析得出,皮肤感染组的治疗率为94%,淋病组治疗率为71%,痤疮的治疗率为87%,宫颈炎的治疗率为91.3%,非淋球菌行尿道炎的治疗率为91%,经治疗后将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出淋病患者的治疗率较低,其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米诺环素进行治疗患者出现的各类疾病,患者痛苦明显减少,而且临床效果都比较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与分析。

  • 标签: 米诺环素 皮肤性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皮肤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总结护士在进行语言和非语言性沟通的技巧,进行综合护理。结果有效的语言沟通要注意语言的情感性、保密性、通俗性和准确性;有效的非语言沟通要注意面部表情、目光、距离、仪表和倾听。结论恰当地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有利于患者身心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有助于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 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 皮肤科
  • 简介:目的:探讨同指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并同时吻合指神经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共接诊15例手指末节部分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6例,年龄20~44岁,平均年龄32岁。损伤原因有电锯伤、机器挤压伤、压面机伤等;其中示指5例,中指6例,环指4例;手指末端创面缺损面积0.8cmxl.2cm~2.5cmx3.Ocm;根据手指皮肤组织缺损的部位,分别采用示中指尺侧或环小指桡侧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并同时吻合指神经修复缺损,皮瓣切取面积1.Ocmx1.5cm~3.Ocmx3.5cm。供区采用前臂全厚皮片植皮修复。结果:15例患者指动脉皮瓣及植皮全部成活。所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患指外形及屈伸功能满意,部分感觉恢复,供植皮区植皮I期愈合。结论:采用同指逆行指动脉岛状皮瓣并指神经吻合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外观和较好的功能,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是一种可以临床推广的修复方法。

  • 标签: 指动脉皮瓣 组织缺损 修复手术
  • 简介:探视不仅可以表达亲朋好友对住院患者的关心和支持,也可以安慰患者,满足患者被尊重、被爱护的心理需求。皮肤病患者的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不但给患者带来躯体上的痛苦,而且对其心理也产生极大的影响。皮肤病患者外表形象的损害给其造成自卑、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部分患者不敢与人正常交往,故对探视的需求与一般患者不同,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对皮肤病住院患者探视需求进行了调查。

  • 标签: 皮肤病 探视需求 干预对策
  • 简介: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大部分是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85%以上的基底细胞癌好发于颜面部[1].皮肤癌好发于暴露部位,尤以头面部居多[2].我院与2012年1月份为一例99岁左面部皮肤癌患者行放疗,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临床上的皮肤癌以放射性治疗为治疗首选,皮肤癌位置表浅,边界清楚,直视下照射定位精确,对放射线特别敏感,而且皮肤耐受性较高,但考虑到患者99岁的高龄并因骨折行动不便,肿瘤放疗风险大,几家医院均未收治.现为病人的整个放疗过程护理做如下的报道.

  • 标签: 高龄 皮肤癌 放疗 护理
  • 简介:近年来四环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已取得较大进展,临床证明四环素类药物对寻常痤疮、大疱性类天疱疮、酒渣鼻、坏疽性脓皮病、色素性痒疹、白色海绵状痣等常见疾病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本文综述了四环素类药物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以期为一些皮肤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 标签: 四环素类药物 皮肤病 多西环素 米诺环素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患沟通技巧应用于皮肤科护理临床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皮肤科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优质护患沟通技巧开展护理服务,对比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仅1例语言沟通专业术语过多、1例非语言沟通不足,沟通问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患关系发生冲突共0例(0%),护理显效21例、有效9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观察组护患关系冲突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充分掌握和运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改善护患关系、全面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体验,效果满意。

  • 标签: 护患沟通技巧 皮肤科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药洗浴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中药洗浴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皮肤瘙痒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药洗浴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还能明显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中药洗浴 尿毒症 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