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室进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达到减少医院感发生的目的。方法科室自查与院控感办随机抽查相结合,通过对各种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制定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使各项监控指标在正常范围。结论只有加深对医院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才能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促进手术病人的尽早康复。

  • 标签: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褥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积极控制感染,限制炎症扩散,同时加强支持治疗,增强全身抵抗力。针对常见的致病菌,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广谱抗生素治疗。轻症者口服治疗,重症者应选用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可选择广谱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对于厌氧菌感染可选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手术感染的发生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急诊手术是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之一。在急诊条件下施行手术,可出现术前皮肤清洁不充分、存在开放性创口、由于病情急而导致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削弱了抗灭菌效果,从而容易引起手术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急诊手术 切口感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提高新生儿医院感染控制和管理质量,严格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通过采取前瞻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按医院感染管理程序对新生儿进行规范管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干预措施对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影响。结果不同病人随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培养细菌阳性率增高。结论在密闭式引流的基础上,全身应用抗生素配合局部抗生素冲洗可延缓和降低留置导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留置导尿管 泌尿系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症感染导致MO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09月-2012年1月我科收治的50例重症感染导致MODS救治资料。结果经过一系列救治措施后,50例患者中治愈46例,治愈率92.0%;死亡4例,死亡率8.0%。结论对重症感染并发MODS的患者积极进行治疗,以抗感染为重点、配合营养支持、保护脏器、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救治率。

  • 标签: 救治 重症感染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及临床检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到我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的986名患者的妇科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结果21.1%的患者患有生殖道感染,其中细菌导致的感染最多,其次是真菌感染,还有滴虫感染,混合感染也有一定比例。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严重危害着女性的健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临床检验,以进行更好的防治。

  • 标签: 女性生殖道感染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积极的监测及综合护理,对96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进行护理。结果治愈95例,死亡1例,治愈率98%。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可以达到降低死亡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感染性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沛县人民医院诊治手足口病疫情的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手足口病医院感染应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诊治手足口病患儿疫情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1年共诊治手足口病患儿814例,男性546例,女性268例,男女性别之比2.041;年龄主要集中在0~4岁,占92.38%;3~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80.96%;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0.93%。结论手足口病以0~4岁散居儿童为重点发病人群,应加强做好该类人群的预检分诊、规范诊治流程,做好患儿、家长、医护人员健康教育宣传等工作,是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手足口病 疫情 预防控制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术前术中的骨科感染的护理,总结降低骨科组织和关节感染率,提高预后效果的最佳护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2月到7月有临床骨科手术的25岁~55岁病人100例,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手术前的准备(空气消毒、手术间人员流动控制、病人术前准备)和术中(切口保护、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器械灭菌消毒)严格执行,达到无菌安全标准,并加入抗生素使用。结论骨手术术前术中加强感染预防可以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科手术 预防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预防减少临床肺部感染。方法选取2010年05月-2012年05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60例,对比研究患者相关信息,研究引发感染的因素。结果60例患者的年龄、血色素、营养状况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做好对患者血透阶段的营养供给对预防治疗血透患者肺部感染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肺部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透析导管医源性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02月—2011年12月采用临时透析导管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置管方法及置管后行常规导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透析导管感染管理,将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置入口、导管动静脉开口血样进行病原菌检测,计算有菌率并进行比较,总结透析导管医源性感染发生的关键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经比较发现,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8个周期后,置入口、动静脉接口处平均有菌率分别为18.7%、7.8%;对照组为26.2%、1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置管操作水平和规范的护理技术,对防治透析导管医源性感染有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底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口底多间隙感染36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症状及诊治方法。结果本组患者牙源性感染26例,颌下淋巴结炎2例,扁桃体炎1例,颌下腺炎2例,医源性感染3例,无明确病因者2例。积极采取对症治疗1~5周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应根据个体差异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对应的敏感抗生素,适时作切开引流,冲洗换药等综合诊疗措施后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口底多间隙 感染 诊治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病人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如何提高治疗疗效、避免肺部感染复发。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月份ICU肺部感染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ICU肺部感染的原因、治疗疗效。结果43例ICU肺部感染患者的原因可分为患者自身因素、医源性因素两类;经综合治疗与护理,本组治愈28例(65.1%),好转9例(20.9%),死亡6例(13.95%),复发几率较高,4例患者肺部感染反复发作,约占到了10%。结论肺部感染是ICU患者加重、死亡的常见原因,做好ICU肺部感染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 标签: ICU 肺部感染 医源性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住院的血液透析肺部感染患者经治疗好转33例,转上级医院12例。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肺部感染常见,临床上注意预防措施。

  • 标签: 血液透析 肺部感染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是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可以针对问题确定整改目标,落实整改措施,使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达到一个较好的水平。

  • 标签: 医院感染 管理与监测 措施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为人解除病患、诊断治疗及担负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由于手术直接接触病人的内脏器官,及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因而,无菌技术及预防交叉感染成为手术室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手术室病菌感染所造成的后果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和安全。所以,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杜绝交叉感染

  • 标签: 手术室 预防感染 对策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