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优选柴胡中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柴胡中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4个黄酮类活性成分(芦丁、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的总含量为指标,采用液相方法测定。[结果] 最佳工艺为在50 ℃的60%乙醇(料液比1∶5)中浸渍30 min,超声功率80 W提取20 min。[结论] 该工艺合理,有效成分提取效率高。 

  • 标签:   正交试验 柴胡 黄酮类化合物 HPLC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红参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红参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红参多糖,考察料液比、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红参多糖提取的影响。运用Box-Behnken Design法对红参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Logit法计算红参多糖对DPPH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以红参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最优提取条件为萃取温度61.12 ℃、萃取压力20.64 MPa、萃取时间128.37 min、料液比1∶25.61 g/ml,红参多糖得率为36.89%。3组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条件下红参多糖得率相对误差在5%范围内。红参多糖质量浓度为25 μg/ml时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IC50为10.97 μg/ml。结论优化的红参多糖提取工艺条件合理可靠,红参多糖抗氧化活性较强,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红参多糖 超临界CO2 萃取 响应面法
  • 简介:摘要:目的 优化人纤维蛋白原FⅠ制作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品收率。方法 将FⅠ制作的pH值由6.9调整至7.5,温度由-1℃调整至-3℃,对优化前后的人纤维蛋白原FⅠ沉淀量和关键质量指标(纯度、枸橼酸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盐酸精氨酸含量、凝固活力)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Ⅰ制作的pH值调整和温度降低分别使人纤维蛋白原FⅠ沉淀量提高了4.7%和6.5%,且关键质量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FⅠ制作过程pH值和温度参数的优化,有效提高了FⅠ沉淀量得率,未影响产品质量。

  • 标签: FⅠ制作工艺优化 Fg 关键质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优化人纤维蛋白原FⅠ制作工艺参数,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产品收率。方法 将FⅠ制作的pH值由6.9调整至7.5,温度由-1℃调整至-3℃,对优化前后的人纤维蛋白原FⅠ沉淀量和关键质量指标(纯度、枸橼酸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盐酸精氨酸含量、凝固活力)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FⅠ制作的pH值调整和温度降低分别使人纤维蛋白原FⅠ沉淀量提高了4.7%和6.5%,且关键质量指标均未发生显著变化。结论 FⅠ制作过程pH值和温度参数的优化,有效提高了FⅠ沉淀量得率,未影响产品质量。

  • 标签: FⅠ制作工艺优化 Fg 关键质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