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对合成全硅方钠石(Si-SOD)溶胶的液体^29SiNMR、IR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及其晶化产物的^13CMASCPNMR3和^29SiNMR的研究表明,邻苯二酚在的反应混合物中能和硅物生反应而生成硅-本二酚螯合物,该螯合物在水热条件下是亚稳态的,它能缓慢释放出生成分子筛所需要的硅种,使反应体系中的晶核始终处于数量较少状态,从而有利于晶体的缓慢长大。

  • 标签: 全硅方钠石 分子筛大单晶 邻苯二酚 硅-邻苯二酚螯合物 合成 螯合效应
  • 简介:尊敬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路甬祥院士,尊敬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志珍院士,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自1992年起,在各方面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鼓励、认真参与和大力支持下,已经顺利地进行了20年。今天,我们欢聚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这里举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庆典暨2011高教社杯颁奖仪式,感到格外的激动和高兴。20年的时间不算长,但从20年前开始举办这项竞赛时只有74所高校的314队参加,到今年的参赛校

  • 标签: 主任李大潜 全国大学生 大学生数学
  • 简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静基座初始对准时一般先进行粗对准,使失准角缩小到一定范围内从而满足小失准角假设下的线性误差模型,然后再进行精对准。在不进行粗对准时失准角一般为大角度,需要采用复杂的非线性误差模型和非线性滤波方法。研究发现通过设置合理的误差协方差矩阵初值,采用反馈校正滤波结构,并引入强跟踪滤波算法可以在失准角情况下既无需粗对准,又无需采用非线性模型来实现精对准。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失准角初始对准,鲁棒性好,在任意姿态初值下都可以使航向角在300s内收敛到0.05°的理论极限精度,与小失准角精对准方法的速度和精度相当但省去了粗对准因而耗时更短,与无迹卡尔曼滤波在600s时才收敛到0.5°的速度相比大为改善。

  • 标签: 捷联惯性导航 初始对准 大失准角 强跟踪滤波器
  • 简介:冲击载荷强迫微加速度计的敏感质量大大偏离平衡位置,使差动静电力发生器的非线性效应体现出来,其结果是使正常工作时敏感质量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有微小位移的状况下成立的负反馈闭环系统模型不再适用,敏感质量的受控特性可能变为正反馈,从而使微加速度计失效。为提高微加速度计受外界载荷冲击后的可靠性,分析了加速度计的敏感质量在不同限制的静电反馈力下的受控特性及对应的闭环系统特性,推导了在已知止挡机械参数下确定微加速度计相应电气参数从而避免此类失效的防吸合准则。多次的验证实验表明,按防吸合准则设计了系统参数的静电力反馈加速度计,在受到远超过其本身量程的载荷冲击后,可以100%地防止吸合现象的出现。

  • 标签: 微机电系统 加速度计 冲击 吸合失效 可靠性
  • 简介:摘要随着变电站规模和数量的增加,电网运行设备与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显著发展,但与此同时电网运检效率低下、管理链条长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传统的运检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电网发展的要求。在“检修”体系改革下,推出变电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本文通过对变电运维检修一体化的实施要求、开展方式、实施难点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优化改进措施,以实现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的高效与安全。

  • 标签: 变电运维检修 一体化管理 大检修
  • 简介: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系统总结了过去十年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对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人才强国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我结合会计管理工作在以下三个方面谈几点体会。

  • 标签: 会计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现代化 精神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了变电运维经营一体化的含义,指出了传统变电运维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阐述了检修制度下变电运维一体化经营新模式的优化途径。

  • 标签: 大检修 变电运维 一体化模式 管理策略
  • 简介:设G是一个阶数大于等于4的简单连通图.代4(G)和d4(G)分别表示G的第四无符号拉普拉斯特征值和第四度.本文证明了K4(G)≥d4(G)一2.

  • 标签: 无符号拉普拉斯特征值 下界
  • 简介:研究高中物理教学中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以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为例,指出:一、使教师的合理指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结合起来,把学生的学习引导到不断追问过程与方法的探究行为中去;二、通过追问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安排,使学生的探究行为渗透在整个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对科学探究过程各个要素的认识和理解。

  • 标签: 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万有引力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