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合作金库是1930年代中期以来在国民政府推动下以合作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合作金融机构。从资金来源结构看,合作金库中来自合作组织的内源资金极为有限,由政府和国家行局供给的外源资金占绝大部分,呈现出严重的内外失衡状态。外源主导的资金结构尽管发挥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给合作金库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诸多难以克服的制约。

  • 标签: 资金来源结构 合作金库 农村金融 抗战时期
  • 简介:1943年初,英、美两国先后对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提出设想,中国成为第一批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国家。国民政府组织专家对英、美方案仔细比较、反复权衡之后,得出英案较为有利的结论。并准备相应的交涉提案,旨在最大限度争取战后利益。当年7月,国民政府派代表团赴美参加专家讨论会,促成了《关于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家联合声明》。以此为基础,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顺利召开,44个成员国正式达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为战后国际货币经济秩序作出重要制度安排。

  • 标签: 国民政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战后国际货币金融秩序
  • 简介:根据上海市社联关于开展第三届学会学术活动月统一部署,为贯彻落实中国钱币学会理事长马德伦同志关于“要正确面对全球的金融危机,抓住机遇,拓展研究,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金融工作”的指示精神,由上海市钱币学会、上海印钞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国际金融中心与上海货币”学术研讨会,于2009年11月26日,在上海印钞有限公司举行。上海市社联学会处郝德良处长应邀到会并在开幕式上作简要讲话。来自上海市金融、文博、院校等系统的专家学者及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成员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期1天。

  • 标签: 上海市钱币学会 国际金融中心 学术活动 研讨会综述 货币 中国钱币学会
  • 简介:新加坡黄汉森先生寄来由新加坡亚洲钱币学会出版的新著《日伪政权的金融与货币图说·伪满洲国卷》,连夜展读,欣喜万分。汉森先生是新加坡亚洲钱币学会会长。早年曾在日本留学,曾出版过《日治下的马来亚(新加坡)及其货币》,新著为其计划的系列丛书的第一部.余者为《日伪政权的金融与货币图说·伪蒙疆区卷》、《华北伪政权卷》、《汪伪政权卷》。

  • 标签: 日伪政权 伪满洲国 新加坡 黄汉森 货币 金融
  • 简介: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既对资本主义社会造成很大破坏,影响十分恶劣,却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和魅力,更让社会主义透现出光明的发展前景。但这并不等于资本主义行将灭亡、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时机已经来临。金融危机给人们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更加深入反思和认识的有关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确立理性看待资本主义的态度,坚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与信心。

  • 标签: 后金融危机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反思
  • 简介:就早期上海资本市场改革而言,我是参与者、操作者,而后期在一定层面上又是领导者。能够参与资本市场的这一系列改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现将我亲历的改革决策的台前幕后略述一二,以飨读者。参与筹建上海证券交易所1985年,我到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处工作,以后参与了柜台交易办法的制定,1986年上海诞生了7个证券交易柜台。

  • 标签: 上海证券交易所 股权分置改革 金融改革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 新中国 资本市场
  • 简介: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上海市钱币学会和上海市银行博物馆隆重举办“红色金融忆往昔”——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展。展览定于2011年6月24日开幕,7月15日结束,免费开放。欢迎各位会员前去参观。(逢星期六、日休息)

  • 标签: 中国革命根据地 纪念 货币 建党 金融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