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行为护理在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脑梗死老年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比较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FMA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及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08%,明显高于对照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可以显著提高老年脑梗死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老年脑梗死 康复 行为护理
  • 简介:目的:对桡侧反动脉内瘘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对湖南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实施的桡侧反动脉内瘘手术的治疗效果、通畅率以及并发症加以回顾性的分析。结果:2010年至2015年一共有66例利用桡侧返动脉与正中静脉、头建脉建立起来的内瘘病例,其中男性为35例,女性为31例。患者平均年龄在71岁,手术全部成功,且没有感染、血肿或心力衰竭等术后并发症情况出现。术后1至2个月之后均开始穿刺行血液透析。根据追踪调查数据显示,术后第1年、第二年患者的通畅率分别为91.1%和87.5%,没有发生明显的心力衰竭以及窃血综合症。结论具有手术创伤小、血液透析路长、手术成功率与通畅率高等优势的桡侧返动脉内瘘术可以代替肘窝高位动静内瘘,从而成为血管通路手术的第二选择。

  • 标签: 桡侧返动脉 老年患者 临床应用
  • 简介:    3护理对策  3.1加强饮食护理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饮食治疗原则主要是,结果患者及家属掌握了糖尿病冠心病的知识及护理技术,  2.3家庭护理问题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终身疾病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合并冠心病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的60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对象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临床检查等一般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BHI指数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与BHI指数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影响老年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的血管危险因素较多,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会降低老年患者血管储备功能,临床应加强血管危险因素防治,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老年患者 脑血管储备功能 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细菌的临床检验措施。方法研究基础资料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此次研究对象择取本院收治的42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进入医院进行体检的42例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参与实验人员均需要通过鼻咽拭子进行标本采集。结果观察组细菌感染的概率为100.00%,对照组为9.52%,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细菌的临床检验措施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引发患者疾病的原因,结合病菌发现情况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整体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对于年龄较大患者来讲,自身耐药性较强,可以对症用药,维持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病原细菌 老年呼吸道感染 临床检验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老年痴呆疾病的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对30例病例人符合CCMD-3C有关的AD、VD诊断标准,患者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分别检测综合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实验组进行6个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各个指标有明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痴呆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门诊老年患者候诊过程中负性心理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老年患者的负面心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患者在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通过对老年患者实施相应心理护理,老年患者负性情绪有效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对于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良好的作用,适合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候诊 负性心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坏疽截肢患者的整体护理,使患者能够生活自理,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经济负担,尽快回归社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痛胃镜检查是“无痛医院”的组成部分。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存在潜在风险和安全隐患。吸O2能较好地对抗老年患者在检查中不同程度呼吸抑制所致的缺O2,可提高胃镜检查的安全性。

  • 标签: 无痛胃镜 老年患者 吸O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本院心内科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运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管理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85%,而对照组的不良发生率为28.57%,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28%,对照组为71.42%,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心内科老年患者采用风险管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并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心内科 常规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影响。方法:25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收了社区病人。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的依从性行为和生活质量值。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行为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 <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着(p < 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实行社区护理是可行的,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依从性行为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干预 老年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焦虑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1,行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n=31,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80.65%,低于观察组的96.77%,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评分、睡眠效率评分、睡眠时间评分无差异,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对照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略低(P<0.05)。结论针对焦虑、失眠原因对老年患者进行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状态,降低其失眠复发率,进而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血管 焦虑状态 失眠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老年患者的影响及应用。方法:纳入本院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患者共100例,通过收治的先后奇偶顺序将其划分为常规组以及研究组,每组的样本容量均为50例。常规组执行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研究组执行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对比并分析两组老年患者护理服务好感值、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焦虑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老年患者护理服务好感值、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焦虑情绪评分相较于常规组而言,获得显著优化效果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执行人文关怀护理服务模式,可将老年患者护理服务好感值、抑郁情绪评分以及焦虑情绪评分均优化至最佳范畴以内,值得临床应用及大力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 护理好感值 老年 负性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课题主要针对心脑血管病人,在进行临床治疗操作的过程当中使用不同护理,根据操作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使用随机筛选的方法,对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进入我院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作为研究样本量为100名对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心理问题发生情况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从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常规组病人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是70%,研究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100%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在常规组病人当中,有多名病人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心理问题,发生概率是18%。结论:为心脑血管的老年病人开展临床治疗操作时,使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从而使他们的病情得到快速的康复。

  • 标签: 老年 心脑血管 心理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个体主要针对中年脑卒中病人,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使用综合性护理可以操作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使用随机筛选的方法,针对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进入月开展脑卒中治疗的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并且按照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意愿将他们分成常规组合研究组分别提供综合性护理干预操作,并且针对他们的整体生活满意度,抑郁焦虑评分等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从课题研究期间产生的所有数据以及信息当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综合护理干预操作的病人,各项指标都占有更大的优势,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治疗之前,各项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重点,脑卒中病人开采,临床护理干预操作时,优先选择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整体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在整个治疗工作中可以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改善 脑卒中 综合性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