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莺歌海盆地中中新统梅山组地层是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它在盆地沉积中心的厚度达2000米。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说明该地层有机质丰度高,且完全成熟;它处在深,热、封闭、含水和高压系统中。这种系统有利于烃类的生成、保存和运移,并且形成独特的模式——石油的深热成因和水运移。

  • 标签: 莺歌海盆地 梅山组 石油 深热成因 水相运移
  • 简介:页岩油气正逐步成为勘探开发的重要领域,其中页岩脆性评价是页岩压裂选段选点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的页岩脆性矿物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分析泌阳凹陷湖页岩资料响应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岩心观察、试验,从常见页岩类型、岩石结构、矿物组成及其含量、岩石微特征等方面入手,归纳了钙质页岩、砂质页岩、黑色(黏土质)页岩3种页岩类型特征。实验表明,同等压力下钙质页岩最易破裂,脆性特征影响压裂效果。研究认为根据页岩类型特性进行该区页岩压裂选点解释是页岩压裂改造成功的重要因素,可遵循钙质页岩"脆而不甜"、砂质页岩"既脆又甜"、黑色(黏土质)页岩"甜而不脆"的原则,依据页岩类型判断页岩的脆性,并且压裂井段要脆甜结合,均衡选取。通过BYHF1井现场实际应用表明效果较好。

  • 标签: 砂质页岩 钙质页岩 黑色页岩 特征 识别 脆性评价
  • 简介:针对北羌塘盆地布曲组沉积环境的不同认识,根据羌塘盆地形成的地质构造背景、古地貌特征,以及布曲组地层的沉积特征,确证布曲组沉积环境属缓坡沉积。在此基础上,对布曲组标准剖面野外露头进行详细观察与描述,并根据剖面岩相及其组合特征,识别出内缓坡、中缓坡、外缓坡3种沉积亚,包括潮坪、泻湖、浅滩等7种微。由此建立了该时期的沉积序及其演化。

  • 标签: 碳酸盐缓坡 沉积相 环境演化 布曲组 北羌塘盆地
  • 简介:八面河油田北区、广北区沙河街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有前三角洲湖泥岩、远砂坝、河口砂坝、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支流间湾、分流间湾、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滨浅湖滩砂、粒屑滩、滨浅湖砂坝、滨浅湖泥岩等微相类型,本文重点对北区、广北区沙三段、沙四段沉积微的展布与演化进行描述。

  • 标签: 八面河油田 沉积微相 沉积时期 沙四段 展布 演化
  • 简介:我国东部陆断陷盆地经过多年的勘探实践,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陆生油”、“源控论”为代表的陆石油地质理论。从最初的背斜油气藏勘探到现今的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国陆断陷盆地油气形成和分布规律经历了以下历程:在大庆油田发现的基础上总结出来“源控论”(20世纪60-70年代);在以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陆断陷盆地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20世纪80年代);胜利油田地质工作者在东营凹陷的勘探过程中总结的“环洼聚油”理论(20世纪90年代);在对二连盆地的隐蔽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特征研究时提出的“互补性”特征(2003年)、“优势论”特征(2005年)以及“多元控油-主元成藏”新观点(2006年)。这一系列认识和新观点不仅在指导我国陆断陷盆地的油气勘探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大大丰富了我国以陆生油为主线的石油地质理论。

  • 标签: 陆相断陷盆地 油气分布规律 源控论 复式油气聚集带 “互补性”特征 “优势性”特征
  • 简介:从中石化传出消息,为保障供暖季天然供应工作,中石化计划今冬明春供应天然181.7亿方,同比增长17.7%。中石化有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油气田稳产上产、国内外资源统筹、管道储设施建设、市场需求对接等,综合提升冬季天然市场供应能力。

  • 标签: 天然气供应 中石化 天然气市场 供应工作 管道储气 市场需求
  • 简介:2016年3月10日,华北油气分公司采油三厂管辖的富县区块首口盒1藏开发评价井FP1H井顺利试采,并灌装至CNG槽车外运销售,目前,该井生产油压为17,5MPa,套压为18,5MPa,无阻流量达到5.1×10^4m^3/d。

  • 标签: 评价井 天然气开发 试采 区块 富县 气藏开发
  • 简介:对辽河坳陷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生气性能和生气强度进行研究后认为,区内已探明的天然主要为生物热催化过渡带和低温热解气,而高温热解气和裂解气很少,这与辽河坳陷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不相称;热演化程度高、生烃强度大的洼陷带深层应该蕴藏着丰富的、成熟度相对较高的天然。在分析了几个重点地区深层构造背景、储集条件的基础上,认为这些地区或处于源灶内或与源岩直接接触,成藏条件优越,是下一步勘探的重要领域。

  • 标签: 深层天然气 天然气勘探 烃源岩 储集条件 辽河坳陷
  • 简介: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测录井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挖掘测录井资料蕴藏的宝贵信息,以测谱图形态的分析为出发点,通过数学方法,建立一种特征参数来近似描述谱图的形态,并称这一特征参数为测含油性指标(C)。通过对区块测含油性指标的实例分析发现,这一参数在油气评价、确定油藏边界、引导勘探开发和油藏描述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谱图 气测录井 相对含量 气测含油性指标 油气分布 油藏边界
  • 简介:为了揭示黔北小林华矿区煤层气成藏特征,从构造、水文地质、含煤性、储集性、封盖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矿区煤层赋存的基本地质条件,并研究了主力煤层的储层特征。结果表明:煤层资源主要赋存于上二叠统龙潭组上、下2个煤组的5层主要煤层中,煤层单层厚度较薄,累计厚度较大,煤阶为3号无烟煤,煤岩原生结构较完整;煤储层埋深适中、含气量高、吸附性强,储层压力梯度平均为0.87MPa/100m,孔隙连通性较好,孔隙度平均为2.95%,渗透率平均为0.03mD,并提出了目标煤层、钻井工艺、压裂改造、合层排采等方面的建议。该矿区高阶煤层保存条件优越,且下煤组煤层总体优于上煤组煤层,适宜进行煤层地面开发。

  • 标签: 煤层气 高阶煤 赋存特征 开采技术 多煤层 小林华矿区
  • 简介:人们翘首多年的天然价格改革方案在粤桂地区开始试点,拉开了我国天然价格改革的序幕。新机制以"市场净回值"法代替成本加成法,将我国天然定价机制的导向从供应方转向了市场需求方.

  • 标签: 天然气 试水 气价 价格改革 定价机制 成本加成法
  • 简介:青海油田东坪地区天然储集层地质条件复杂,不论是单纯依靠测井,还是依靠录井,解释评价难度均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在介绍东坪地区复杂岩性油气藏储集层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测井资料的声波中子比和含油饱和度的统计分析,对照东坪地区的试油资料,结合测录井的全烃值,建立了全烃-声波/中子交会图板和全烃-测井含油饱和度交会图板,实现了该类复杂储集层的准确解释评价。现场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油气层解释符合率达到95%。录井技术以其直观性、及时性和综合性的优势与测井技术融合形成的测井、录井一体化解释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东坪地区复杂储集层识别的难题。

  • 标签: 复杂储集层 录井技术 声中比 含油饱和度 交会图板
  • 简介:通过对石油化工企业炼油废水水质特性的分析,采用隔油—浮选—曝—A/O生化工艺处理锦西石化的炼油废水。实践表明,二级浮+二段生化处理工艺对炼油废水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为96.7%和99.2%。,使外排水水质远优于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规定的CODcr<50mg/L,NH3-N<8mg/L的标准。

  • 标签: 炼油废水 气浮 二段生化
  • 简介:针对目前AVO反演技术中普遍使用的Aki-Richards,Shuey和Hilterman近似式,以Zoeppritz方程的精确解为参照,针对4种常见的含砂岩类型,分别利用3种近似式计算AVO响应,并绘出相对误差随入射角的变化曲线。通过对比与分析发现:Aki-Richards和Shuey近似式计算结果均较Zoeppritz方程精确解误差更小,Hilterman近似式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特别是在大角度入射时,Shuey近似式计算结果更为精确、稳定;不同储层条件下,3种近似式的误差百分比不同,曲线特征不一致,整体上3种近似式在第Ⅲ类AVO藏条件下误差均较小,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均较高。3种近似式对4种典型含砂岩类型给出的定量分析结果为优选储层参数反演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AVO技术 ZOEPPRITZ方程 近似解 正演模拟
  • 简介:正常的油气显示层测组分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P2井在钻探过程中发现了不符合正常测分布规律的测异常显示层,由此引起多方关注与争议。在简述该井测异常特点及特殊性基础上,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第一测异常层无C1、C2值是由于该层原油为未成熟原油,裂解、降解不彻底所致,第二、第三显示层只有C1则是由于该层为稠油层,C1是微生物降解的结果。通过对相邻区块资料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以测全烃曲线形态为主结合垒烃相对幅度与全烃饱满程度图板的测异常显示解释评价方法,对于指导其他区块类似情况的研究具有参照作用。

  • 标签: 气测录井 烃组分 异常 特征 降解 裂解
  • 简介:以缝洞型油藏为研究对象,基于缝洞型油藏全直径岩心,模拟油藏温度、压力条件,考察该缝洞型油藏水驱后期注N_2,CO_2和天然提高采收率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前期水驱对储层底部原油采出程度高;驱主要对储层"阁楼油"进行驱替并将其空间位置降低,N2驱提高采收率最低,为7.16%;CO_2驱提高采收率最大,为17.35%;后期水驱过程中,N2驱提高采收率最大,为22.28%;CO_2驱提高采收率最低,为5.53%。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建议缝洞型油藏注驱油开发中使用N_2作为注入

  • 标签: 缝洞型油藏 全直径岩心 注气驱油 提高采收率 阁楼油
  • 简介:输油管道改输天然既可以优化城市燃料结构,又可以使输油管道的残值充分利用.就实施输油管道改输天然工作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措施逐一进行阐述.

  • 标签: 输油管道 天然气 材料 改输 强度 评价
  • 简介:应用自然伽玛能谱、地层压力测试、岩石力学性质、地层倾角等测井新技术研究Y气田南断块3号井钻探情况,认为该井钻遇断层,含地层大部分断缺。此结论与用沉积环境、岩石性质、古生物及成岩演变等地质资料所分析的结果一致。地震剖面亦显示3井两侧气层的顶底界错位。由于钻遇断层,未钻遇南断块的真实水界面,Y气田南、北两断块应属同一个层状边水气藏。

  • 标签: 应用 测井资料 Y气田 南断块 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