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基于潞安矿区主力煤层3号煤煤田勘探资料及煤层气试井资料,综合评价了其储层物性。研究显示:潞安矿区3号煤储层煤层变质程度高,厚度大,厚度在4m左右,埋深适中,大部分埋深小于1000m;煤层含气量较高但含气饱和度低,平均含气量在10m^3/t左右。储层压力梯度低为欠压储层,部分区域地下水环境较为封闭适宜煤层气保存,渗透性较差为低渗储层。与晋城矿区相比,在煤级变化基本相似的条件下,在煤层气含量及渗透性方面均处于劣势。因此对于地面煤层气开发来说,寻找圈定煤层气的富集高渗甜点区,是确保地面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潞安矿区3号煤 煤层气 储层物性
  • 简介:根据国内外煤矿区煤层气利用技术发展趋势,不同浓度煤层气均能实现有效利用,目前对多种煤层气利用途径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研究不足,不同政策因素对煤层气利用带来的经济影响仍需深入探讨。构建了煤矿区煤层气利用途径技术-经济-环境多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了模块化输入输出模型。在对中高浓度煤层气发电、中高浓度煤层气提浓制LNG、中高浓度煤层气提浓制CNG、低浓度煤层气发电、极低浓度煤层气供热、低浓度和极低浓度煤层气混配发电等6项典型煤矿区煤层气利用途径工艺分析基础上,展开不同浓度煤层气利用途径技术、经济和环境指标评价,并分析不同补贴力度对煤层气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 标签: 煤矿区煤层气 利用途径 综合评价
  • 简介:沁水盆地煤层气田为高煤阶煤层气田是目前国内已商业化开发的最大的的高阶煤煤层气开发区。在煤层气开发实践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煤粉生成、运移,裂隙、人工裂缝被煤粉堵塞,导致煤层渗透性的永久性伤害,使得气/水产量难以达到理想状态。通过现场及室内实验资料,本文探讨了煤粉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标签: 煤粉 高阶煤 防治 解堵
  • 简介:矿井井下水既是污染源又是宝贵的水资源,本文通过打磨沟二号井污水处理及矿井水综合利用情况说明矿井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缓解了矿山工业生产、生活用水的紧张,保护了环境,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保效益。

  • 标签: 矿井污水处理 达标 综合利用
  • 简介:矿山露天开采易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有土地资源损失;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有边坡失稳、泥石流。以惠顺石场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为例,论述矿山露天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的环境地质问题和地质灾害,并对其相应的防治措施提出建议。

  • 标签: 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灾害 土地资源损失 边坡失稳 泥石流
  • 简介:针对四川开采须家河组极薄煤层小煤矿瓦斯经常超限的问题,选择了四川有代表性的杨村铺煤矿,开展了多种抽采瓦斯方法的综合应用实践,解决了矿井采掘工作面瓦斯经常超限的难题,实现了可持续安全生产,具有显著的安全经济效益。

  • 标签: 须家河组 极薄煤层 瓦斯 综合抽采
  • 简介:1992年初,我院被煤炭部确定为煤炭高校改革试点单位,1992年9月学院进行了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于1993年开始进行综合改革。两年来,全院上下围绕“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服务经济、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方针,努力探索新时期煤炭高等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新路

  • 标签: 山西矿业学院 内部管理体制 综合改革 全面发展 办学模式 办学经费
  • 简介:通过理论研究和工业试验,确定了CO2相变致裂技术防突措施,并提出了适合试验矿井掘进工作面的防突措施工艺参数,系统评价了CO2相变致裂技术措施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CO2相变致裂技术防突措施是利用CO2液气两相转变时产生的能量剪断剪切片产生应力波及高压气体使煤体产生裂隙,以提高煤层渗透率达到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目的。通过煤层掘进巷道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

  • 标签: 煤巷掘进 CO2相变 深埋突出煤层 煤与瓦斯突出
  • 简介:本文以在建立矿井瓦斯抽放系统的前提下。根据二号井的+1300水平煤层瓦斯含量、压力、煤层透气性、瓦斯涌出量及巷道布置情况,提出六种较为经济。适合二号井急倾斜煤层瓦斯抽放方法。以期待通过实践应用,不断总结经验。加于完善。

  • 标签: 田坝煤矿 矿井 急倾斜煤层 瓦斯 综合抽放方法 涌出量
  • 简介:通过分析山西煤层气L型井施工的技术特点,总结L型水平井导向技术流程,建立着陆导向和水平段导向两个阶段的井眼轨迹调控模型,形成了现场导向时极具可操作性的煤层气L型水平井导向技术方法。2015年在现场实施应用5口井,取得了煤层钻遇率提高5.72%、钻井周期缩短1.35天的良好应用效果。

  • 标签: 地质导向 地层对比 煤层气 地层倾角 MWD
  • 简介: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受多因素影响,选取含水层厚度、含水层出露面积、单位涌水量、渗透系数、漏水孔率和断裂构造复杂程度等6个评价指标,建立定量与定性评价指标为一体的评价等级标准,构建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煤层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多因素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模型对贵州省黔西某矿顶板含水层富水性进行总体评价,其效果较好,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 标签: 顶板含水层富水性 多因素影响 分数标度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判法
  • 简介:归纳总结大冶市红峰—黄金湖公路沿线的地质灾害类型,将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划分为渐进式和突发式,并将公路沿线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性予以量化,采用综合指数方法定量评价大冶市红峰—黄金湖公路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小。评估表明,相比于定性评价,综合指数评价方法结果更精确,对于指导公路地质灾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 综合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