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硫酸镁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MgSO_4组43例和联合组48例,联合组给予西地那非及MgSO_4,MgSO_4组仅给予MgSO_4治疗。对比治疗前后2组的肺动脉压和氧合指数,同时记录血气分析指标检测数据,以判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的肺动脉压及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肺动脉压均降低,氧合指数均升高,且联合组变化幅度大于MgSO_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高于MgSO_4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PPHN患儿时使用西地那非及MgSO_4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及改善临床疗效。

  • 标签: 硫酸镁 肺动脉高压 新生儿 西地那非
  • 简介: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莫雷西嗪浓度。采用内标法。流动相为甲醇-水-0.065mol·L^-1醋酸铵-冰乙酸(75:24:1:0.015,v/v/v/v),二氯甲烷提取。血药浓度在50-5000ng·m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7,血浆最低检测浓度4ng·mL^-1。方法回收率96-102%,日内、日间RSD为0.7-3.2%和2.3-4.0%。应用该法研究了兔静脉注射药动学,用二室模型拟合,消除相半衰期为6.35±2.23h。本法简便、回收率和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分析周期短,适于临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

  • 标签: 莫雷西嗪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肺鳞癌患者及肺腺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住院的5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在此段时间内,选取我院住院的50肺腺癌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鳞癌患者效果更为显著,且生存率较高。

  • 标签: 吉西他滨 顺铂 晚期肺鳞癌 肺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并发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至我院治疗 87例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并发黄斑囊样水肿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3例采取激光治疗,观察组 44例在激光治疗时辅以康柏西普进行治疗,治疗后检查视网膜厚度,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网膜厚度数据较优,治疗期间不良反应较少,数据差异显著( P< 0.05)。 结论:治疗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并发黄斑囊样水肿时,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康柏西普,能够有效改善视网膜厚度,并且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好。

  • 标签: 视网膜静脉血管阻塞 黄斑囊样水肿 康柏西普 激光 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茵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12月330例住院患者的病历,并分析其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330例患者中234例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茵药物使用率为70.91%;31例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达到13.25%。结论:我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抗茵药物使用率偏高,需加强对抗茵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减少耐药菌株,降低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我院抗茵药物合理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行西妥昔单抗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FOLFIRINOX)方案化疗后出现严重痤疮样皮疹的治疗实施药学监护的切入点。方法:临床药师参与该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全过程,对患者用药后出现痤疮的原因及治疗用药进行分析,开展药学监护。结果:经分析,该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NOX方案后出现痤疮样皮疹,为西妥昔单抗引起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建议临床医师使用莫匹罗星及头孢克洛对症治疗,减轻了痤疮样皮疹对该患者继续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影响,确保了患者能够接受足够疗程的治疗,避免了病情延误。结论: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监护,可协助临床医师安全、有效用药,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西妥昔单抗 痤疮样皮疹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西替利嗪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方法采用安捷伦公司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毛细管柱:AgilentDB-624(1.80μm,30m×0.32mm),载气:氮气,流速:2mL·min^-1,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30℃,保持5min,20℃·min^-1升温至200℃,保持5min。测定丙酮、乙醇、二氯甲烷、丁酮、甲苯。结果5种溶剂均能得到良好的分离,空白无干扰;检测浓度在所考察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60~0.9997,平均回收率为90.5%~102.6%(RSD均小于5.0%,n=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精密度好,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回收率高,可准确控制制剂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盐酸左西替利嗪 有机溶剂残留
  • 简介: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89例,分为同步放化疗组99例,单放疗组9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总有效率88.88%,单放疗组总有效率6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同步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临床效果显著,二者联合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有疗效互补、效应相加之功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命。

  • 标签: 多西紫杉醇与顺铂 同步放疗 食管癌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镁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躁狂症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名。前一组使用碳酸锂治疗,后一组使用丙戊酸镁联合氯硝西泮治疗,比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BRMS评分值差距不明显(P

  • 标签: 丙戊酸镁 氯硝西泮 碳酸锂 躁狂症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抑郁症患者88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在治疗期间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和79.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抑郁评分分别为(12.34±2.55)分和(24.25±3.33)分,都低于治疗前的(33.23±4.29)分和(33.10±3.87)分(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的抑郁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溴酸西酞普兰与逍遥丸联合治疗抑郁症加能有效缓解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也需要加强护理干预。

  • 标签: 氢溴酸西酞普兰 逍遥丸 抑郁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对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小儿行以上两种药方联合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以2019年05月-2020年05月的72例患儿,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随机分组,共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种患者全部接受常规的综合治疗,然后对照组口服本文所述的第二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以上两种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27(75.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35(97.22%)明显更为理想,(P<0.05)。结论:给予该疾病患儿,以上两种药物的联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西替利嗪 孟鲁司特钠 小儿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单抗西妥昔单抗单药及与顺铂联合应用对鼻咽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鼻咽癌细胞HONE1制成细胞悬液后接种于裸鼠皮下,待成瘤后将裸鼠随机分入4个处理组:生理盐水组、西妥昔单抗组、顺铂组及两药联合组。定期测量每只裸鼠肿瘤最大径和最小径,计算肿瘤体积。用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称重,计算抑瘤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人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表达。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西妥昔单抗单药组肿瘤体积变化及治疗后平均瘤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顺铂单药组及两药联合组均有抑瘤效应,以两药联合组抑瘤效果尤为显著。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组织AKT和ERK磷酸化水平在顺铂处理组上调,而在西妥昔单抗单药及联用组则较低。结论:西妥昔单抗单药对HONE1鼻咽癌荷瘤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无明显影响,但其与顺铂联用可增加顺铂的抑瘤作用。

  • 标签: 鼻咽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西昔妥单抗 顺铂
  • 简介:目的:临床药师参与胰腺炎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的药学监护,分析其用药的合理性。方法:临床药师参与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抗菌药物的治疗,对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使用分别从其选择合理性、给药时机的合理性、用法用量的合理性等方面药学监护。结果:临床药师参与胰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病例中,提出的个体化用药建议是合理的、有效的。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参与胰腺炎患者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过程,及时发现患者药物治疗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避免严重后果的出现,提高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临床药师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应激性胃溃疡通过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患者5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并分别对其进行传统治疗和西咪替丁和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进而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应激性胃溃疡 西咪替丁 奥美拉唑 治疗效果 治疗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采取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西那卡塞方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自2022.7-2023.2期间,从本院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中抽取60例,应用单双号法分组,一般组单纯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考察组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西那卡塞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指标(CR、BUN ,UA)不良反应(食欲不振、皮肤瘙痒、疲乏)发生率。结果:考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一般组更低,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治疗前,考察组肾功能指标(CR、BUN ,UA)指标对比一般组,无对比意义(P>0.05),治疗后,考察组肾功能指标(CR、BUN ,UA)均优于一般组,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西那卡塞方案治疗终末期肾病效果理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终末期肾病 西那卡塞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为38.1%(32/84),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6.2%(64/84)。化疗有效率(CR+PR)为52.38%,-βtubulinⅢ(+)的患者有效率低(37.50%),-βtubulinⅢ(-)患者有效率高(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组的有效率为48.40%,低于survivin(-)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显示:-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2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3.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4.5%、15.1%,-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73.91%,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7.7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联合检测-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 晚期乳腺癌 多西紫杉醇 Β-微管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接受HAG化疗,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地西他滨联合HAG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第1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患者的总缓解率为26.9%,观察组为30.0%,虽然观察组的缓解率较高,但是统计分析差异并不显著。两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25例次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43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辅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HAG化疗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 2018年 01月~ 2019年 7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 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红蓝球法随机分为两组。红球设定为参照组( n=20),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进行治疗;蓝球设定为研究组( n=20),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 p<0.05),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情况,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 糖尿病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磷酸西格列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