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讨论临床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后T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从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我院老年病科搜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甲乙两组,甲组40例患者未合并呼吸道感染,乙组40例患者合并呼吸道感染,对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炎症因子水平进行收集对比。结果 甲组患者的CD3+、CD4+、CD4+/CD8+高于乙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低于乙组,P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道感染之后会加重炎症反应,其细胞免疫水平有所降低,应尽早干预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道感染 T淋巴细胞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患有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的患者在接受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后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均为我院内收治),随机做分组处理,其中,实施胫骨远端前外侧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设为对照组(20例)患者,观察组所纳入20例实施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方案,之后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相较对照组改善的明显(P

  • 标签: 胫骨远端内侧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 闭合性胫腓骨中下段骨折 炎性因子 影响
  • 简介:【摘 要】目的:根据临床试验结果来分析双抗血小板联合强化降脂对及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因子以及血脂指标的影响,并探究其安全性。方法:划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为选取范围,并在该时间范围内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纳入标准选取120例患者进行观察研究。选取之后使用随机表数法将12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联合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该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进行治,该组患者60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脂指标、炎症因子水平、NIHSS评分。结果:治疗4周之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指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双抗血小板以及强化降脂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性,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抗血小板治疗 强化降脂治疗 急性脑梗死 炎性因子 神经功能
  • 简介: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在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新开发构建的一个属性管理系统。其独特具有项目属性信息存贮,自动查询,智能运算分析,直观仿真图示等功能。这个系统经二次开发-笔者认为可很好的用于疫情监控管理,大有开发价值。

  • 标签: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疫情监控 疫情管理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探究康妇炎胶囊与阿奇霉素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妇炎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复发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L-1β、CRP、TNF-α水平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β、CRP、TNF-α水平测得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IL-4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妇炎胶囊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且复发率低。

  • 标签: 康妇炎胶囊 阿奇霉素 慢性盆腔炎 炎症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究克林霉素与康妇消炎栓联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WBC、CPR、ES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5月间诊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和常规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WBC、CRP、ESR)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WBC、CRP和ESR水平测得值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与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WBC、CRP、ESR水平,加快了临床症状的恢复。

  • 标签: 克林霉素 康妇消炎栓 C-反应蛋白 慢性盆腔炎
  • 简介:目的观察头孢西丁钠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0例盆腔炎患者,采取电脑随机选取法,将4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钠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将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各项指标均得到良好改善,且治疗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用头孢西丁钠联合康妇炎胶囊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尽早改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头孢西丁钠 康妇炎胶囊 盆腔炎 炎性因子 影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血清中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和96.7%,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等肺功能相关的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oα水平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血清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 标签: 孟鲁司特 沙丁胺醇气雾剂 咳嗽变异性哮喘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氧化还原因子-1(redoxfactor-1Ref-1)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将SD大鼠自体不凝血50μl注入其尾状核区制备脑出血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出血组和纳洛酮干预组,并分别在不同时间点断头取脑,连续切片作Ref-1和TUNEL(terminal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TdT]-mediateddeoxyuridinetriphosphate[dUTP]-biotinnickendlabeling)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经盐酸纳洛酮干预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Ref-1表达与脑出血相对应组比较,在12h影响不明显,48h能增加Ref-1表达(P<0.01);72h亦能增加Ref-1表达(P<0.05);盐酸纳洛酮干预性治疗后,血肿周围神经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数与脑出血相对应组比较,在12h明显影响,48h能明显减少凋亡(P<0.05);72h更明显(P<0.01).结论:盐酸纳洛酮能通过提高ICH缺血半暗带区Ref-1表达等途径,增加修复氧化损伤的DNA能力,减少细胞凋亡,有脑细胞保护作用.

  • 标签: 脑出血 氧化还原因子-1 细胞凋亡 纳洛酮 大鼠
  • 简介:目的分析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对小儿喘息型肺炎症状缓解的作用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1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6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联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组患者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IL-4(188.17±13.54)ng/L,IL-6(145.32±10.04)ng/L,IL-8(133.26±13.69)ng/L,IL-10(13.15±2.67)ng/L;治疗组患者IL-4(108.81±3.55)ng/L,IL-6(105.26±8.33)ng/L,IL-8(105.13±10.14)ng/L,IL-10(17.24±2.2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可有效控制小儿喘息型肺炎的炎症,缩短症状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普米克令舒 可必特 小儿喘息型肺炎 血清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索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影响。方法选取糖尿病足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两组病例在治疗前后均做空腹血糖、糖基血红蛋白和IGF-1的测定,并观察糖尿病足皮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和糖基血红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尿病足皮损改善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F-1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IGF-1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清IGF-1水平有降低作用,且对糖尿病足患者皮损情况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高压氧 糖尿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维生素D、炎性因子、性激素的相关性。方法从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并将同期检查的正常妊娠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借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胰岛素、血糖、空腹胰岛素等,探究维生素D、炎性因子、性激素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对照组的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25(OH)D3、LPS、雌激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维生素D可能参与抑制具体免疫炎性反应,降低胰岛素抵抗,而过高的雌激素也可能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子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维生素D 炎性因子 性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mNGF18μg,肌肉注射,1支/次,1次/d,共治疗14d。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BDNF、IGF-1和IL-33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4d后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IHSS评分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4%)明显优于对照组(4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14d后血清BDNF、IGF-1水平升高,IL-33水平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NGF可显著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可有效上调BDNF、IGF-1和下调IL-33表达水平。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脑梗死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白细胞介素-33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的应用对于患者 血管内皮因子、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参与本研究的心力衰竭患者共 80 例,入院治疗时间为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使用 米力农治疗,研究组使用 左西孟旦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 血管内皮因子、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结果 治疗后 血管内皮因子水平对比,研究组高,白介素 6 水平对比来看,研究组低, 治疗后 6 分钟步行实验对比,研究组高,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内径对比来看,研究组低 (P< 0.05)。 结论 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 左西孟旦的应用效果好于 米力农,能够促进对患者心功能的提升以及心室的重构,有助于缓解患者痛苦 。

  • 标签: 左西孟旦 米力农 心力衰竭 血管内皮因子 心室重构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一定标准,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的60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一组为试验组,有30例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进行治疗;另一组为参照组,有30例患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短期预后。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试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前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短期预后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采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的治疗方案,可显著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短期预后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血必净注射液 抗生素 重症肺部感染 炎症因子 短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43例作为本研究观察组,将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43例受检者作为本研究对照组,2组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沉的检测,对比2组检测结果;将观察组的43例患者分为活动期和非活动期,其中23例为活动期,20例为非活动期,对比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和血沉水平。结果:观察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以及血沉等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非活动期相比,活动期患者的上述指标显著较高,P<0.05。结论: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中,应用高敏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沉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疾病的活动性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高敏C反应蛋白 类风湿关节炎 血沉 类风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和对认知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丙戊酸镁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镁 双向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对跟骨骨折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90例根骨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实验组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活血化瘀汤 根骨骨折术 血液流变学 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运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及远红外线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148医院2014年6月至2015年4月Ⅱ度烧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创面涂抹rhGM-CSF凝胶,并定时外用远红外线照射创面。对照组常规运用磺胺嘧啶银。观察第7、14、21天的创面愈合情况、7天创面细菌检出率、瘢痕评分。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时间段的创面愈合时间均减少(P〈0.05),抑菌效果相当(P〉0.05),瘢痕评分(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降低(P〈0.05)。结论rhGM-CSF凝胶联合远红外线治疗Ⅱ度烧伤创面效果良好,可广泛使用。

  • 标签: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远红外线 Ⅱ度烧伤创面
  • 简介: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与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激光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血清炎性因子(TNF、IL、hs-CRP)水平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慢性宫颈炎 血清炎性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