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5 个结果
  • 简介:灾害事件(如地震、洪水、战争等)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特殊应激源,通常被定义为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应激处境,它远远超过了受灾者的应付能力,并使受灾者产生非常严重的心理反应。国内外灾害事件心理调查的结果表明。重大应激事件可使人罹患焦虑、恐惧、抑郁、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各种心理创伤。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地震,伤亡惨重,灾难中的幸存者,经受了躯体和精神的双重创伤,本文对68例于地震后半个月转入山西省太原市3所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灾区患者的自杀意念和自尊程度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关分析。

  • 标签: 自杀意念 地震 重大应激事件 灾害事件 心理创伤 精神失常
  • 简介:研究目的XJ-6-A是我室与北京大学化学院合作,根据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的空间结构和碳酸酐酶抑制剂(CarbonicAnhydraseInhibitor,CAI)的化学结构,借助于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合成的具有抑制肿瘤转移潜在活性的AQP1抑制剂。XJ-6-A在20mg/kg时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作用。XJ-6-A在剂量为0.1μM和1μM时,能明显抑制细胞水转运功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证实XJ-6-A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发现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转移作用的AQP1抑制剂。

  • 标签: 抑制肿瘤转移 生长转移 水孔蛋白1 碳酸酐酶抑制剂 抑制肿瘤生长 AQP1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与颅内损伤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64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儿临床资料。患儿分为CMV-IgM阳性组(IgM阳性组)、CMV-DNA阳性组(DNA阳性组)和CMV-IgM、CMV-DNA双阳性组(双阳性组),比较3组颅内损伤差异。结果:IgM阳性组与双阳性组颅内损伤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均高于DNA阳性组(P〈0.01)。3组颅内出血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更易造成新生儿颅内损伤。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与潜伏性感染对颅内出血的影响无显著差别。

  • 标签: 巨细胞病毒 活动性感染 颅内损伤 颅内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与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WD)的关系。方法测量58例冠心病患者(实验组)与44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12导心电图的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及PWD。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max、PW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Pmax和PWD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因子。

  • 标签: 冠心病 P波离散度 P波最大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胃肠功能障碍组31例和非胃肠功能障碍组75例,评价胃肠功能障碍与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严重多发伤后胃肠功能障碍总的发生率为29.2%,胃肠功能障碍组患者的ISS评分、APACHEⅡ评分、MODS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严重多发伤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往往预示患者病情严重和预后不良,对胃肠功能障碍给予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严重多发伤疗效的关键。

  • 标签: 严重多发伤 胃肠功能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简介: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升高,对脑卒中和冠心病的危险性均呈直线上升。近10年来,不少研究显示脉搏压较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更能可靠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危险。本文通过130例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监测(24hABPM),探讨其血压及脉压(PP)与左室肥厚(LVH)的关系

  • 标签: 中老年人 高血压 脉压 左室肥厚 危险因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疆乌鲁木齐市明园社区居民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7月新疆乌鲁木齐市明园社区明园医院诊治的高血压患者265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非高血压患者332例,设为观察组。入院后测定2组均测定血压、血脂,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明园社区明园高脂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及低高密度及脂蛋白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胆固醇与舒张压成正相关(P<0.05);三酰甘油与舒张压成正相关(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收缩压成负相关(P<0.05);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脉压差为(36±10)mmHg,高三酰甘油血症麦芽为(37±12)mmHg,高低密度脂蛋白症脉压为(37±13)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9)mmHg(P<0.05)。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市明园社区居民高脂血症与高血压关系密切,高脂血症是高血压的间接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降低高血压发生率。

  • 标签: 新疆乌鲁木齐市 明园社区 高脂血症 高血压 关系
  • 简介:目的调查某部干休所老干部血脂水平并分析其与吸烟的关系。方法140名老年人根据年龄分为A组47名(65-69岁)、B组49名(70-79岁)及C组44名(80-89岁)3组,比较其血液中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根据是否吸烟,分为E组(吸烟组)及F组(不吸烟组)两组,比较TC、TG、LDL-C、HDL-C的水平及两组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结果该干休所老年人高脂血症发生率为38.33%;各年龄段血脂水平未见明显差异;吸烟组与不吸烟组相比,TG[(1.64±0.48)mmol/L与(1.53±0.66)mmol/L,P〈0.05]、TC[(5.31±1.27)mmol/L与(5.15±0.79)mmol/L,P〈0.05l、LDL.CI(3.86±0.88)mmol/L与(3.14±1.10)mmol/L,P〈0.05]较高,HDL-C[(1.474-0.410)mmol/L与(1.63±0.55)mmol/L,P〈0.05]较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两组比较差异显著(10.87%与5.32%,P〈0.05)。结论吸烟的老年人脂类代谢紊乱严重,吸烟可使老年人血中脂质和脂蛋白向不利于健康方向变化,吸烟组的老年人患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

  • 标签: 血脂 吸烟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 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护理管理的关系及防范措施。方法:将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段为近1年,按照其管理分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对照组为常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无感染病例,住院时间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就手术患者配备护理管理,可将院内风险降低,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手术患者 手术切口感染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24hPP)与左心室肥厚及主动脉根部内径的关系。方法对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ABP)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分别测量ABP和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将24hPP≥60mmHg的患者45例作为A组,24hPP〈60mmHg的患者45例作为B组。2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B两组左心室肥厚和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张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心室质量指数与24hPP、24h平均收缩压(24hSBP)密切相关(r=0、52,r=0.48,P〈0.01),与脉压和收缩压呈正相关(r=0.31,r=0.29,P〈0.05)。主动脉根部内径与24hPP、24hSBP、脉压、收缩压、年龄和病程密切相关(r分别为0.68、0.57、0.46、0.40、0.31、0.32,P〈0.01)。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24hPP与左心室肥厚及主动脉根部内径扩张密切相关,24hPP可作为评价抗高血压药物能否更好地减少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动态脉压 左心室肥厚
  • 简介: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胆汁返流的关系。方法伴有胆汁返流PU患者25例和不伴有胆汁返流PU患者80例分别采用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结果伴有胆汁返流PU患者25例,Hp阳性12例,阴性13例,Hp感染率48%:不伴有胆汁返流PU患者80例,Hp阳性59例,阴性21例,Hp感染率73.7%。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与胆汁返流成负相关。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胆汁返流
  • 简介:2型糖尿病已成为老年患者的主要慢性疾病,其致残、致死主要是因动脉粥样硬化症导致的慢性并发症。高血压、血脂紊乱及高血糖是目前公认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而许多研究认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3]。本研究通过对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症患者的Hcy水平测定来了解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症 颈动脉硬化 高血糖 心脑血管疾病 空腹血糖 空腹胰岛素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抑癌基因nm23-H1的表达对其发生和演变的生物学作用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结果:137例食管癌nm23-H1表达的阳性率49.6%,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无关。淋巴结转移组nm23-H1的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生存10年以上者nm23-H1的表达明显高于两年内死亡组,P<0.005。结论:食管癌nm23-H1阳性者,淋巴结转移率低,术后长期生存率高。nm23-H1为食管癌预后的重要判断指标。

  • 标签: 食管癌 抑癌基因 NM23-H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C-Jun结合蛋白1(c-Junactivationdomainbindingprotein1,JAB1)和β-连环素(β-catenin)的表达,探讨JAB1和β-caten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学方法(SP法)检测94例大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JAB1和β-catenin的表达情况。(2)分析JAB1和β-catenin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之间的关系。结果(1)JAB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86.686,P<0.001),JAB1在低分化型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4.3%,高于中、高分化型中的79.7%(χ2=5.634,P=0.018);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表达率为94.6%,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中的73.7%(χ2=8.344,P=0.004);在Dukes分期C期+D期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3.2%,在A期+B期中阳性表达率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24,P=0.004);JAB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2)在94例大肠癌组织中β-catenin异常表达数为61例(64.9%),癌旁组织异常表达数为26例(27.7%),二者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χ2=26.209,P<0.001),β-catenin在低分化型大肠癌中的异常表达率为91.4%,高于中、高分化型中的72.9%(χ2=4.686,P=0.030);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病例中异常表达率为98.2%,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病例的76.3%(P=0.001);在Dukes分期C期+D期中的异常表达率为90.9%,在A期+B期中异常表达率为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454,P=0.002)。β-catenin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JAB1、β-catenin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及发展;(2)JAB1�

  • 标签: C-Jun结合蛋白1 Β-连环素 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骨折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6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骨折发生情况。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发于女性患者。中医辨证分型肾虚型11例(6.71%)、脾肾两虚型37例(22.56%)、脾肾两虚血瘀型116例(70.73%),各证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脾肾两虚血瘀型患者有骨折史的概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证型。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包括肾虚型、脾肾两虚型及脾肾两虚淤血型,其中脾肾两虚淤血型发生骨折的风险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证型分布 骨折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对患者C反应蛋白在不同时期的水平与预后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于科学制定治疗方法以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方法:收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成年人。按照患者出血量分为大、中、小三组,对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对患者预后效果详细记录,初步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出血量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脑出血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P

  • 标签: C反应蛋白 急性脑出血 预后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针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对患者C反应蛋白在不同时期的水平与预后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探讨,对于科学制定治疗方法以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方法:收集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及同期体检健康的50例成年人。按照患者出血量分为大、中、小三组,对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对患者预后效果详细记录,初步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与出血量及预后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入院时脑出血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高(P

  • 标签: C反应蛋白 急性脑出血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以分两年在同一时季同一地区(福建漳州平和县南胜镇)采摘的不同体积大小(直径1.0-1.5cm;1.5-2.0cm;2.0-2.5cm;2.5-3.0cm)的蜜柚幼果进行检测分析,得出蜜柚幼果体积越小,所含柚皮苷越高的关系。这一研究结果对果农疏果时采摘高质量高价值的幼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按照幼果体积大小进行分类工业化生产得出不同收率的柚皮甙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蜜柚幼果  柚皮甙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