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颈部CTA和颈部血管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检测中的作用。方法筛选2016年5月到2018年2月住院部治疗的脑梗死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分别进行颈部血管彩超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观察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比较两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采用头颈部CTA对患者颈动脉狭窄总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头颈部CT血管成像技术对颈动脉狭窄检出情况明显优于颈部血管彩超检查,诊断结果更为准确,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CT血管成像技术 颈部血管彩超 脑梗死
  • 简介:目的研究艾叶制炭前后对人主动脉内皮细胞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内皮细胞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NO含量的影响,以及对大鼠血小板氨基末端激酶-1(JNKl)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艾叶炭止血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EAC)随机分组,分别给予不同极性(石油醚、二氯甲烷、醋酸乙酯、正丁醇、水、水提物、鞣质、总黄酮)部位的艾叶生、炭品,终质量浓度为200、100、50μg/mL,培养48h后,取细胞培养液试剂盒法测定TFPI、vWF、NO含量;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方法检测艾叶制炭前后各部位对大鼠血小板JNKl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及相应生品组比较,艾叶炭品二氯甲烷和鞣质部位TFPI、NO含量显著降低,vWF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血小板JNKl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艾叶鞣质部位TFPI、NO含量显著降低,vWF含量显著升高(P〈0.01);大鼠血小板JNKl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二氯甲烷和鞣质部位是艾叶炭的主要止血作用部位,其止血机制为降低TFPI、NO含量、增加vWF的含量;明显提高血小板JNKl的磷酸化水平。

  • 标签: 艾叶 艾叶炭 VWF TFPI NO JNK1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合并肺栓塞患者应用抗栓药时进行药学监护。方法通过研究该患者所使用的抗栓药,分析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原因。结果四联应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是该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同时应用肝素和华法林指征患者,抗凝药物的应用应基于出血风险的评估,减少抗凝药种类等因素,并进行综合评估。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术 肺栓塞 消化道出血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临床上应用不同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对超敏C反应蛋白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加大剂量的厄贝沙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和颈动脉斑块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指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厄贝沙坦 冠心病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斑块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