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Vitapex糊剂在根尖周囊肿非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在开滦总医院康复医院确诊为根尖周囊肿10例患者,共计19颗患牙,经充分根管引流、根管预备及根管消毒后,封入Vitapex糊剂并超出根尖孔至囊肿内,待囊肿范围减小或病变区骨密度增高后,行严密根管充填。术后定期拍摄X线牙片观察6~12个月。结果10例中1例患者(1颗患牙)因自身原因退出,失败1例(2颗患牙),其余8例(16颗惠牙)有效,有效率达88.9%。结论Vitapex糊剂根管封药加根管充填可应用于根尖周囊肿的非手术治疗。

  • 标签: 根尖周囊肿 VITAPEX糊剂 根管治疗
  • 简介:近年来随着国内口腔正畸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人在接受正畸治疗患者中的比例日益增多。这些患者中不乏有一部分曾经接受过正畸治疗。而这些患者再次治疗时存在着特殊性和复杂性。在生理上,对矫治力反应较慢,口内情况相对复杂,患有牙体、牙周、颞下颌关节疾病者比较多,部分还患有全身系统疾病。在心理上,治疗顾虑多,心理负担大,对再次矫治的效果的心理预期过高。

  • 标签: 正畸治疗 成人患者 种植体支抗 全身系统疾病 心理负担 颞下颌关节
  • 简介:随着牙源性干细胞的发现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干细胞为基础的组织工程技术为牙髓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文章将对牙髓干细胞、根尖牙乳头干细胞、脱落乳牙干细胞等牙源性干细胞、干细胞膜片以及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应用于牙髓牙本质再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牙源性干细胞 牙髓牙本质再生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探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腭缺损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修复22例腭缺损,同期修复20例,二期修复2例,观察术后缺损愈合及语音情况。结果22例患者无组织瓣坏死,19例一期愈合,缺损区外形与语音功能恢复满意,3例组织瓣部分边缘愈合不良。结论对4cm范围内的腭缺损采用腭大动脉岛状黏骨膜瓣同期修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

  • 标签: 腭缺损 腭大动脉 膜岛黏骨状瓣 腭修复术
  • 简介:目的:寻求成人错He患者修复前止畸治疗的有效手段。方法:对16例伴牙列缺损的成人错He患者,用Tip—Edge技术正畸,结合修复手段进行治疗,以建立正常咬合关系,恢复失牙功能,随访1年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有正常的咬合关系和正常的失牙修复,经1年随访观察,有13例患者未见错He复发和修复牙的异常,成功率为81.25%。结论:Tip—Edge技术结合义齿修复治疗,是建立良好的咬合关系、恢复失牙功能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成人 错HE 正畸治疗 Tip-Edge技术 义齿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以临床数据为基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导板用于上颌牙列缺失患者种植术中的可行性。方法:上颌牙列缺失的患者共13例,对患者进行CBCT检查,采集数据,设计并制作CAD/CAM导板,导板辅助下不翻瓣植入92颗种植体,种植后CBCT再次检查,对比种植后种植实际位置和术前设计种植体位置偏倚。结果:CAD/CAM辅助下头部偏差(0.83±0.05)mm,根部平均偏差(0.88±0.13)mm,深度平均偏差(0.75±0.19)mm,角度平均偏差(1.13±0.03)°。结论:CAD/CAM种植导板辅助下上颌牙列缺失患者种植有一定位置偏倚,但尚在可接受程度内,在上颌牙列缺失需要种植修复的患者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CAD/CAM导板 上颌牙列缺失 偏倚
  • 简介:目的评价安氏Ⅰ类错(牙合)矫正治疗中个体化弓丝和横腭弓联合应用的支抗控制效果。方法选择18岁8个月至25岁6个月安氏Ⅰ类错(牙合)女性患者24例,分析个体化弓丝和横腭弓联合应用加强支抗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值的变化。结果Ptm-6与So-6AP虽有增大(P〈0.05),但支抗磨牙的前移量不到拔牙间隙的1/5;6-PP、MP-FH及ANS-Me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改变(P〉0.05).支抗磨牙在垂直方向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水平方向上无支抗磨牙的舌向倾斜及近中舌向扭转。结论个体化弓丝和横腭弓联合应用能有效地稳定支抗磨牙。

  • 标签: 安氏Ⅰ类错(牙合) 个体化弓丝 横腭弓 支抗
  • 简介:金属及其合金广泛应用于口腔修复中。镍铬合金等非贵金属合金烤瓷修复体在口腔内应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化学及电化学腐蚀,析出有害金属离子,影响健康及美观。因此,有学者开始将应用于工业领域的镀金技术应用于口腔修复领域来提高镍铬合金等非贵金属合金的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本文就金属腐蚀,镀金后基体材料的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镀金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镀金 抗腐蚀性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快速成型制造(rapidprototypingandmanufacturing,RPM)技术制作个体化桩核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CT影像为数据源,通过Mimics10.0软件处理,建立残冠/残根数字模型;通过Geomagic9.0软件构建桩核体三维数字模型(库);应用反求软件得到残冠/残根点云数据,对桩核体及根部进行曲面设计,借助CAD软件对曲面模型进行实体化操作及工艺结构设计,将其轮廓数据转换为快速成型系统中的轮廓数据,快速成型制造出个体化桩核,通过测量桩核的边缘浮出量和适合性检测其可行性。结果:RPM制作的所有桩核均可精密就位,效果满意。制作桩核边缘浮出量(45.95±8.09)μm;适合性:在根管口处分别为(79.33±9.69)μm,在根管中部分别为(80.68±10.74)μm,在根管底部分别为(82.05±11.46)μm。结论:RPM技术可用于制作个体化桩核的设计和制造,为个体化修复开辟了新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残冠 残根 桩核 个体化 快速成型 反求工程
  • 简介:有限元法是口腔修复工作中常用的力学分析方法.应用有限元法对口腔修复中各种复杂问题的力学分析,对于口腔临床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一些常见口腔修复工作中应用有限元法的情况进行文献综述,并对有限元法将来的发展简要地作一展望.

  • 标签: 有限元法 力学分析 口腔修复 牙体缺损 牙列缺损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 简介:目的:探讨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萎缩下颌无牙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下颌牙槽骨重度萎缩的15例无牙颌患者,在前牙区植入2-4枚种植体,利用球帽附着体固位制作覆盖义齿,l,3,6,12个月复查评价种植体和覆盖义齿的修复效果.结果:15例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后经12个月观察,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发音清晰度、咀嚼能力明显提高.结论: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下颌牙槽骨严重萎缩的无牙颌患者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种植体 球帽附着体 覆盖义齿 萎缩
  • 简介:因肿瘤切除引起的头颈部软组织缺损或畸形,常采用各种带蒂或游离组织瓣移植,恢复其外形和功能。锁骨上动脉岛状瓣因具有皮瓣质地和颜色与头颈部相近、厚度适中、制备简便和供区并发症少等优点,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对锁骨上动脉岛状瓣的历史、应用解剖、组织瓣设计和制备及其在头颈重建外科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锁骨上动脉岛状瓣 头颈部 缺损 重建
  • 简介:牙周病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消除炎症和防止疾病进展。彻底的龈下清创术是牙周治疗的金标准。传统的牙周治疗技术包括盲法闭合龈下刮治、根面平整(SRP)和开放式翻瓣刮治手术。前者是标准的治疗方式,治疗是否完善要靠触觉感知,但龈下的触觉感知没有视觉可达性,且缺乏敏感性、特异性,会导致结石残留。而且很多因素限制了临床医生检测和去除牙结石的能力。内窥镜提供了明确的龈下空间,可精确地评估龈下的根表面和软组织情况,对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至关重要。文章就内窥镜的构造、特点及其在牙周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牙周内窥镜 牙周炎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本文报道了应用一种新开发的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专用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design.CAD)软件进行数字化模型观测及可摘局部义齿支架设计的方法。首先获取牙列缺损石膏模型的三维数字化模型.然后确定数字化就位道.进行可摘局部义齿支架各个组件的数字化设计。将设计完成的支架数据存为三角面片即STL(stereoIithography)格式文件。STL格式为将CAD数据进行快速成形加工的常用数据格式。最后,应用选择性激光熔融制造技术制作出金属支架。

  • 标签: 可摘局部义齿支架 软件设计 应用 数字化模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选择性激光
  • 简介:天然牙联合种植体支持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可以解决KennedyI、Ⅱ类牙列缺损(特别是有多数牙齿的缺失)情况下,可摘局部义齿在固位、稳定、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这类修复方法也可作为由于患者骨组织或经济原因不能行固定种植义齿修复的一个很好的选择。然而,有关这类修复的基础研究与临床报道比较少,且仍缺乏系统性。本文从生物力学及临床设计须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初步的阐述。

  • 标签: 种植体 天然牙 可摘局部义齿 多数牙缺失
  • 简介:目的:探讨Zimmer种植体在微创拔除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与修复中临床效果。方法20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的上颌前牙,Benex微创拔牙器械拔牙后,Zimmer种植体即刻植入,其中2例患者唇侧骨板内侧植入天博人工骨粉并覆盖海奥可吸收膜,临时冠塑型及修复,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随访观察2年,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修复体的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的20颗患牙经过2年随访,成功20例(100%)。结论上颌前牙区采用微创拔牙器械拔除患牙,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及制作临时修复体,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Zimmer种植体 微创拔牙 即刻种植 上颌前牙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对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术中根据患侧外鼻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鼻畸形矫正术,其中32例行鼻畸形矫正术,37例未行鼻畸形矫正术。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组和未行鼻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鼻畸形矫正组术后鼻外形显著优于未行鼻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唇裂修复术中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的患儿,其术后鼻外形的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裂 鼻畸形 鼻畸形矫正 鼻牙槽塑形
  • 简介:目的使用新的微螺钉种植支抗方法远中移动整个上颌牙列。方法采用不锈钢质微螺钉种植体植入颧下嵴区(IZC),提供最佳骨性支抗,并大大简化操作的方法。结果采用新的微螺钉种植方法远中移动整个上颌牙列,在临床上获得成功。结论在IZC区使用不锈钢质微螺钉种植体作支抗,可直接实现整个上颌牙列的远中移动。

  • 标签: 不锈钢种植体 颧下嵴 全牙列远中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