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单核/巨噬细胞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启动和效应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在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单核/巨噬细胞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吞噬作用是防止细菌进入牙周组织一道防线,在发挥防御功能同时,过度免疫反应也可能会破坏牙周组织。本文就单核/巨噬细胞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单核 巨噬细胞 牙周炎 先天免疫反应
  • 简介:牙周病治疗总体目标是消除炎症和防止疾病进展。彻底龈下清创术是牙周治疗金标准。传统牙周治疗技术包括盲法闭合龈下刮治、根面平整(SRP)和开放式翻瓣刮治手术。前者是标准治疗方式,治疗是否完善要靠触觉感知,但龈下触觉感知没有视觉可达性,且缺乏敏感性、特异性,会导致结石残留。而且很多因素限制了临床医生检测和去除牙结石能力。内窥镜提供了明确龈下空间,可精确地评估龈下根表面和软组织情况,对于牙周炎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至关重要。文章就内窥镜构造、特点及其在牙周领域临床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牙周内窥镜 牙周炎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鼠衰老过程口腔颊黏膜上皮厚度改变,为口腔黏膜衰老模型后期建立提供自然衰老数据。方法:常规饲养雄性Wistar大鼠至3月龄、12月龄和24月龄,分别作为自然衰老青年、中年和老年组,对其进行口腔颊黏膜取材,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在显微镜下对其上皮厚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Wistar大鼠口腔颊黏膜上皮角化层厚度和基底层至粒层厚度在老年组显著高于青年组或中年组,青年组和中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Wistar大鼠自然衰老过程口腔颊黏膜上皮厚度增加,但因样本量小,该结论有待进一步实验证实。

  • 标签: WISTAR大鼠 口腔黏膜 自然衰老 上皮厚度
  • 简介:目的:探讨Zimmer种植体在微创拔除上颌前牙即刻种植与修复临床效果。方法20例患者共20颗无法保留上颌前牙,Benex微创拔牙器械拔牙后,Zimmer种植体即刻植入,其中2例患者唇侧骨板内侧植入天博人工骨粉并覆盖海奥可吸收膜,临时冠塑型及修复,3~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随访观察2年,通过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估修复体临床效果。结果20例患者20颗患牙经过2年随访,成功20例(100%)。结论上颌前牙区采用微创拔牙器械拔除患牙,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及制作临时修复体,短期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Zimmer种植体 微创拔牙 即刻种植 上颌前牙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过程受到基因表达精确调控。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microRNA(miRNA)在问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miRNA是一类小分子非编码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导致其降解或翻译阻遏,对基因进行转录后调控。本文就不同miRNA分子对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双向调节功能及环境因素对其影响等方面做一综述。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MICRORNA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观察术前已完成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在初期唇裂修补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对术后鼻外形美观与对称效果影响。方法:选择已完成术前鼻牙槽塑形矫治患儿69例,均采用改良旋转推进唇裂修复术实施手术。术根据患侧外鼻形态恢复状况,确定是否行鼻畸形矫正术,其中32例行鼻畸形矫正术,37例未行鼻畸形矫正术。2组均采用术后第4~5年面容照片打分方式进行鼻外形评定。评定结果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组和未行鼻畸形矫正组患儿,术后第4~5年鼻外形美观与对称性平均得分为70.66±10.89和64.14±10.63.鼻畸形矫正组术后鼻外形显著优于未行鼻畸形矫正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唇裂修复术同期行鼻畸形矫正术患儿,其术后鼻外形美观与对称性进一步改善,且对外鼻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单侧完全性唇裂 鼻畸形 鼻畸形矫正 鼻牙槽塑形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化口腔健康宣教对老年人种植牙成功率影响,总结该人群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人工牙种植老年患者138例进行分析、按有无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给予全面的种植牙保健宣教,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统计各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心理状态更加良好,各项指征平稳,手术顺利。观察组成功率为97.1%,对照组成功率为87%。两组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0.028)。结论:在牙种植手术各个阶段,医护人员有效地开展全面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对老年患者进行耐心、细致解释,对提高种植修复成功率,延长种植义齿使用寿命有重要意义。因此,优质护理工作是种植牙成功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老年人 健康教育 种植牙 护理
  • 简介:骨缺损修复是临床和基础研究热点问题,近年来关于如何促进骨形成成为生物医学领域关注焦点。硫酸软骨素是结缔组织蛋白聚糖重要组成成分,是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已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各领域。本文仅就硫酸软骨素在促进成骨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硫酸软骨素 糖胺聚糖 骨组织
  • 简介:目的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细胞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TAT3)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osion法,检测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存档50例OSCC病理组织标本与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STAT3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OSCC标本STAT3主要表达在细胞浆,也有少量表达在细胞核。STAT3在OSCC标本阳性表达率为88.0%,明显高于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表达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表达与OSCC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STAT3蛋白异常表达与OSCC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可作为OSCC治疗和预后辅助性指标。

  • 标签: 口腔鳞状细胞癌 STAT3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垂直向异常患者颞下颌关节结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正颌正畸科就诊患者255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80例,女性175例,年龄10-45岁,常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口内全景X线片及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斜矢状位磁共振,并对关节结构情况进行观察,其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255例正畸就诊患者,高角患者98例,关节结构异常76例,异常比例77.6%,均角患者132例,关节结构异常81例,异常比例61.4%,低角患者25例,关节结构异常19例,异常比例76%。结论:颞下颌关节结构异常在正畸就诊人群比例较高,其中以高角患者患病率最高。

  • 标签: 正畸 颞下颌关节 结构异常
  • 简介: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factor1α,HIF-1α)在成釉细胞瘤表达,并探讨其与成釉细胞瘤侵袭和复发相关性。方法:对5对成釉细胞瘤及对应正常瘤旁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60例原发及60例复发患者第1次手术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组患者HIF-1α蛋白表达。采用SAS9.3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对新鲜标本转录组测序发现,3对标本HIF-1α及其相关分子转录水平呈明显一致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复发组成釉细胞瘤,40%肿瘤HIF-1α染色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48.33%肿瘤slug染色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釉细胞瘤复发与HIF-1α相关,HIF-1α表达高患者较表达低患者更容易复发。HIF-1α可能通过调控slug表达,影响成釉细胞瘤局部复发。

  • 标签: HIF-1Α 成釉细胞瘤 SLUG
  • 简介:本实验采用横断面研究.在健康牙周组织评估牙槽嵴顶以上牙龈组织(SGT}高度变异性。评估不同位点、牙齿类型和牙周生物型SGT高度差异。所有测量都用游标卡尺进行.精确至01mm。总共对366颗牙齿上1932个位点进行统计分析。总SGT中位数为350mm,范围1.80~620mm。厚-平坦型比薄-扇贝型SGT中位数更大。在设计牙冠延长术时,牙周生物型可能对决定SGT高度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牙槽嵴顶 生物型 评估 健康
  • 简介:脱钙骨基质(demineralizedbonematrix,DBM)是同种异体或异种骨经过脱钙、脱脂、去蛋白处理得到产物,主要成分包括胶原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s),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满意三维空间结构,并且能够诱导未分化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和成软骨细胞,在骨、软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应用DBM进行骨缺损修复治疗显示了良好临床效果,本文针对DBM在骨缺损修复作用机制及其在口腔颌面部应用做一综述,并展望DBM在牙体牙髓修复应用.

  • 标签: 脱钙骨基质 胶原 骨形成蛋白 骨修复
  • 简介:致龋菌对树脂粘接材料黏附及其在牙体组织表面产酸可引起继发龋,最终导致牙体缺损修复失败。乳酸链球菌素(nisin)作为乳酸链球菌产生一种3.4kDa抗菌肽,通过在细菌细胞膜上产生孔道杀菌,对口腔致龋菌有明显抑制作用,具有应用于抗菌材料防止继发龋潜能。本文就nisin特性及其口腔抗菌材料中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乳酸链球菌素 抗菌肽 抗菌材料
  • 简介:随着数字化信息在口腔领域研究及应用,口腔内数字化照相设备、数字化X射线机、数字化口腔综合治疗台、显微CT等在牙体牙髓病学科临床诊疗和教育科研普及应用,以及牙体牙髓病学综合信息平台建立,牙体牙髓病学科中信息数字化将成为现实。其实现,大大方便了牙体牙髓病诊疗信息资料输入、输出、存储、检索、再利用等。规范化牙体牙髓专科电子病历(CPR)、PACS(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建立存储与应用,将成为临床信息系统(CIS)最亮点,

  • 标签: 牙体牙髓病学 数字化设备 PACS系统 医学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疾病诊治 临床信息系统(CIS)
  • 简介:目的评价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采用纤维桩及全瓷冠修复短期临床效果。方法28例患者,共33颗磨牙残冠根采用纤维桩及全瓷冠修复。于修复体黏固后1周、1个月及6~24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度,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根尖周健康状况。结果93.9%修复体保持完整。有2颗修复体发生崩瓷或折裂,为咬硬物所致。所有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色泽稳定,牙龈状况良好。纤维桩及树脂核无松动、折裂、缝隙等。x线片未见根尖异常,未见根折或桩折。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条件下,将纤维桩及全瓷冠用于磨牙残根残冠修复能够取得良好近期临床效果。

  • 标签: 纤维桩 全瓷冠 磨牙 残冠根
  • 简介:目的:探讨微血管吻合器在腓骨肌皮瓣重建颌骨缺损应用效果。方法:22例腓骨肌皮瓣在修复口腔颌面部术后缺损应用微血管吻合器用于静脉端-端吻合,共用32个吻合器。结果:微血管吻合器适用于腓骨肌皮瓣静脉端-端吻合,平均吻合时间为3.5~9min,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皮瓣均移植成功,未出现危象或血栓。结论:微血管吻合器在腓骨肌皮瓣重建颌骨缺损吻合质量可靠,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腓骨肌皮瓣 微血管吻合器 静脉吻合
  • 简介:目的:研究Sonichedgehog(Shh)基因在小鼠胚胎颌面部Meckel's软骨发育不同阶段表达,探讨Shh基因在下颌骨体发育骨化功能。方法:利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hh基因mRNA在小鼠胚胎11~14.5dpc(dayspostcoitum)阶段下颌突Meckel's软骨表达情况。结果:在颌面形成早期阶段(11~12.5dpc),Shh基因mRNA和蛋白在Meckel's软骨有表达且有增强趋势,但在颌面发育完成(14.5dpc)后表达消失。结论:Shh基因可能参与下颌骨体早期发育。

  • 标签: Sonic HEDGEHOG 下颌骨 发育 Meckel's软骨
  • 简介:目的比较牙冠延长术与牙龈切除术用于残根残冠桩冠修复疗效。方法选择2006—2008年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收治因外伤或龋坏致患牙断面达龈下患者50例(58颗患牙),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牙龈切除术(30颗牙)与牙冠延长术(28颗牙)完全暴露断面,6周后行常规桩冠修复,评价两组在术后2周疗效及桩冠修复后6个月牙周健康状况。结果术后2周,牙冠延长术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牙龈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71.43%(20/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桩冠修复后6个月,牙冠延长术组总有效率为93.33%,牙龈切除术组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能有效恢复患牙生物学宽度,有利于修复后牙周健康维持。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牙龈切除术 牙体缺损
  • 简介:目的: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检测口腔鳞癌核转录因子кB(NF-κB)和乙酰肝素酶(HPA)表达,探讨两者之间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6例口腔鳞癌、48例正常口腔黏膜NF-κB和HPA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NF-κB和HPA在口腔鳞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和63.7%,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P〈0.05)。NF-κB和HPA在口腔鳞癌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有无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0.05)。NF-κB表达与HPA表达呈正相关(r=0.7301,P〈0.05)。结论:NF-κB与HPA协同作用,促进口腔鳞癌发生、发展。

  • 标签: 口腔鳞癌 组织微阵列技术 免疫组化 核转录因子кB 乙酰肝素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