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34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输尿管中上段结石30,中段结石4。4术前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无效,3行输尿管镜取石术失败,其余术前未行其他治疗。结石直径10~25mm。结果34患者取石均成功,21随访6~18个月,患者肾积水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和输尿管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可作为ESWL或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结石失败的补救措施。

  • 标签: 后腹腔镜 输尿管结石 取石术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分析收治的1膀胱副神经节瘤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完善盆腔CT、MRI、膀胱镜检等检查,按膀胱副神经节瘤完善术前准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检证实为膀胱副神经节瘤。定期随访,未见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结论膀胱副神经节瘤非常罕见,在临床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血压波动导致的高血压危象。围手术期应做好充分准备,手术方式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术后需定期随访。

  • 标签: 膀胱 副神经节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患者,女,56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1周就诊,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6.7℃,P86次/min,BP140/80mmHg(1mmHg=0.133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左肾区稍隆起,有压痛,叩击痛。血常规:Hb91.9g/L,血细胞比容27%。尿常规:RBC(++)。

  • 标签: 肾嫌色细胞癌 肉瘤样 腰腹部疼痛 分化 肉眼血尿 浅表淋巴结
  • 简介:患者,男,55岁,因“左肾癌切除术后4个月,无痛性肉眼血尿5d”入院。患者有无痛性肉眼血尿,不伴尿频、尿急,无明显咳嗽、咳痰、胸痛等,亦无腰肋部疼痛、畏寒和发热。既往史:4个月前因“左肾肿瘤并腔静脉瘤栓形成,右。肾占位病变,转移可能(图1,2)”曾在外院行左肾切除加腔静脉取瘤栓术(具体不详),术后病理检查为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多枚淋巴结转移。

  • 标签: 切除术后 肺转移 肾转移 左肾癌 无痛性肉眼血尿 术后病理检查
  • 简介:为了探讨小儿下尿路梗阻的病因、病理和治疗,作者对本科1988年~1999年间所收治的170以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引起下尿路梗阻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中,输尿管囊肿62,尿道瓣膜17,尿道憩室7,精阜增生症6,膀胱尿道结石28,尿道狭窄5,处女膜闭锁5,骶尾部隐匿型畸胎瘤25,脊髓栓系综合症8

  • 标签: 下尿路梗阻 诊断和治疗 小儿 主要症状 骶尾部 脊髓栓系综合症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3岁。以"间断尿血8个月,加重2个月"于2016年10月8日收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程无痛肉眼血尿。2016年8月17日CT示:左肾盂内可疑充盈缺损,考虑占位。膀胱镜检见左输尿管口喷出血性尿液。

  • 标签: 血尿 肾盂癌 输尿管软镜 活检 全身转移
  • 简介:阳痿是一种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患,据国外资料报导,约有5%~10%的成年男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阳痿。阳痿不仅给患者本人造成身心痛苦,而且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不幸解体,多少恩爱的夫妻因此而感情破裂,多少年青的患者因此而绝望轻生,古今中外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此病多以补阳为主。

  • 标签: 亢痿振阳胶囊 阳痿 中医药疗法 疗效观察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尿频伴便柱变细1年余"于2010年9月入院。既往于13年前因右肾良性肿物行右肾切除术。查体:肛门指检于膝胸位1~4点处触及直肠黏膜向中间压迫,边界欠清楚,黏膜光滑,无明显触压痛,前列腺无明显增大,表面光滑无结节,质地中等,中央沟存在,退出指套无沾血。余查体未及明显异常。

  • 标签: 输尿管 囊肿
  • 简介: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肾结石合并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确诊仅2,确诊率13%。开放手术治疗9,PCNL6。其中4行二期手术肾输尿管全切,2拒绝进一步手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肾盂腺癌2,肾盂鳞状细胞癌10,肾盂尿路上皮癌3。术后随访1~24个月,11死于肿瘤全身转移、多器官衰竭,平均生存期为11.6个月。另4仍在随访中,目前未发现有转移。结论对于肾结石病史长、鹿角形结石、消瘦、贫血,特别是近期有腰痛加重者,应高度警惕有肾盂癌的可能,要进行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对于术中发现肾盂、肾盏有新生物或周围粘连、有肿块者应行快速病理检查。

  • 标签: 肾结石 肾盂癌 输尿管肾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的诊疗方法,以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大第二医院泌尿外科10年来收治的52腹膜后纤维化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中7行膀胱镜或输尿管镜下置入双J管并口服激素+他莫昔芬治疗;45行输尿管置管+输尿管松解术,其中11一期输尿管置管,待肾功能改善后二期输尿管松解术。行输尿管松解术患者中,输尿管移入腹腔35,带蒂大网膜包裹10。术后病理检查诊断均为纤维脂肪组织伴炎性细胞浸润。随访1月~10年,52术后临床症状均减轻或完全消失,肾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对于B超检查提示肾积水患者,在排除输尿管占位、结石、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常见疾病后要考虑到腹膜后纤维化的可能,并进一步行IVU、CT、输尿管镜等检查,以在术前明确诊断。治疗以解除输尿管梗阻,尽可能保护肾功能,减少复发为主要目的。

  • 标签: 腹膜后纤维化 肾积水 诊断 治疗
  • 简介:肾脏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由原发于甲状腺的滤泡性癌转移而来,临床上罕见。由于肾脏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与原发于肾脏的甲状腺滤泡癌样肾细胞癌的治疗及预后截然不同,因此两者的鉴别至关重要。本文报告了1肾脏转移性甲状腺滤泡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并复习相关中、英文文献,以期为该肿瘤的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滤泡 滤泡样 肾细胞癌 转移性癌 英文文献 分化型甲状腺癌
  • 简介:目的:加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30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临床特点及初诊误诊原因.结果:SLE形式多样,急缓轻重不一,非典型病例多见.30中初诊误诊为急性肾炎1,急进性肾炎2,慢性肾炎4,肾病综合征(NS)8,隐匿性肾炎1,风湿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各2,结核性胸膜炎、溶血性贫血、急性白血病、乙肝相关性肾炎、甲状腺炎、偏头痛各1.结论:临床医生应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详询病史,仔细体检,科学地进行临床思维.对NS、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难以解释的神经精神症状、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等,要注意排除本病.对可疑病例应及时作免疫学等有关检查.对未达诊断标准的轻症、非典型患者,应密切观察,定期复查.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误诊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原因分析
  • 简介:患者,男,45岁,因"左侧腰背部困痛6月余,加重2月余"就诊,无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5.8℃,P80次/min,BP120/85mmHg(1mmHg=0.133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无明显异常,腹平软,左肾区压痛不明显,有叩击痛,血、

  • 标签: 文献复习 囊壁肾癌 肾囊肿 肉眼血尿 浅表淋巴结 腰背部
  • 简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eoma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源于皮肤真皮层的侵袭性软组织肉瘤,低度恶性,易复发,故易被误诊。阴囊部发病罕见。现将汉中市3201医院收治的发病13年,反复手术治疗6次的阴囊DFSP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纤维肉瘤 隆突性 阴囊
  •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检测结果,旨在寻求血透患者感染的依据,减少医源性感染。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2006年12月份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251患者HBsAg与抗-HCV,并对透析1年以上的149患者的肝炎标志物阳性率与透析年限、输血史、手术史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透析1年以上的149患者中,HBsAg阳性者19,阳性率为12.8%;抗-HCV阳性者29,阳性率19.5%。HB—sAg、抗-HCV同时为阳性者仅1(0.4%)。抗-HCV阳性率随透析年限、输血次数、手术次数增加而增高(P〈0.05),多因素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透析年限是抗-HCV阳性率最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OR〉I);而HBsAg阳性率与透析年限、输血、手术、性别的相关性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析年限、输血、手术与抗-HCV阳性率具有显著相关性,随着透析年限的增加抗-HCV阳性率上升,而与HBsAg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

  • 标签: 血液透析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