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内皮素(endothelin,ET)与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2例慢性肝病组(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患者血浆ET浓度,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慢性肝病组ET水平较正常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肝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降低;(2)血浆ET水平在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内皮素 慢性肝炎 肝硬化
  • 简介:目的对伴有便秘的老年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消化内科2008年至2013年收治的160例老年IC患者,其中男35例,女125例,根据有无便秘分为便秘组和非便秘组,比较两组IC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实验室检查、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诊治经过及疾病转归等。结果160例IC患者中,便秘患者占57.5%;便秘组发病年龄低于非便秘组;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48.8%);病变程度较重;治疗2周后黏膜完全愈合率63.0%低于非便秘组79.9%。便秘组中78.3%的患者病变位于左半结肠与非便秘组75.0%相仿。结论慢性便秘在老年IC中常见,是老年IC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伴有慢性便秘的老年IC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当慢性便秘患者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一旦出现腹痛或便血时应高度警惕IC发生,应尽早行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 标签: 老年人 便秘 结肠炎 缺血性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目前的研究发现钙通道A身抗体(CC—AAbs)参与r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病并起到重要作用,其在缺血性心肌病(ICM)所敛慢性心力衰竭(CHF)中是否具有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价CC—AAbs在ICM导致的C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作用方法共人选1255例CHF组患者及834例对照组受斌者,酶联免疫法检测CC—AAbs的表达水平,应用Kaplan—Meier曲线及CoxⅫ¨愉验进行组问比较,并分析CC—AAbs表达与1CM病人预后的相关,确定CC—AAbs是否为ICM患者猝死(SCD)、非猝死性死广(NSCD)和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结果完成随访1099例,失访156例(失访率12.4%),发生死亡330例,猝死121例.随访中位数为52月(0.40—92月)CHF患者中CC—AAbs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4.64%VS.1.20%,p〈0.001)。Cox回归分析表明阳性CC—AAbs‘jCHF患者的死亡呈明显正相关,CC—AAbs阳性可以预测ICM患者的猝死(HR:2.805,95%CI:1.488—5.288)、菲猝死性死亡(HR:1.887.95%CI:I.081—3.293)及全因死亡(HR:2.219,95%CI:1.461—3,371)。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ICM导致的CHF患曹中CC—AAbs的水平明显增加.并HCC.AAbs的表达与CHF患者的SCD、NSCD及伞因北亡具有明最相关.是CHF患者SCD、NSCD和伞因北亡的独市预测因子

  • 标签: 钙通道自身抗体 猝死 缺血性心肌病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常见的心肾不交型与心脾两虚型慢性失眠患者的多道睡眠图表现与意义。方法进行辩证分型的慢性失眠者45例,其中心肾不交型21例,心脾两虚型24例,分别进行了多道睡眠图检查与睡眠问卷。结果通过对临床最常见的心脾两虚与心肾不交两型慢性失眠者的多道睡眠图观察对比正常组睡眠参数,发现两型患者睡眠参数存在差异。结论心脾两虚型与心肾不交两型睡眠效率均明显下降(P<0.05),但心脾两虚型REM潜伏期缩短REM期减少,心肾不交型REM潜伏期缩短而REM期正常或增加,S1期增加,两者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作为一项评价慢性失眠患者的客观指标,认为REM期与S1期可作为辩证分型或鉴别的实验室检查依据之一。

  • 标签: 慢性失眠 中医 多导睡眠图 鉴别诊断 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 简介:按照我国现行的复治肺结核定义,复治是除初治肺结核以外的所有结核病病人,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结核病患者群体,不同的复治类型形成原因及预后绝然不同。近20年来不断出现的复治以及耐多药病人,使我们的控制策略显得束手无策。统一的国家标准复治化疗方案一再受到质疑。本文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总结我院近3年的住院病人,分析其中首次复治病人的临床资料,深入研究分析和评估首次复治病人的基本情况,旨在掌握此类住院病人的基线资料,把握首次复治的机会,为制定规范合理的化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加强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复治肺结核 住院病人 上海市肺科医院 临床分析 化疗方案 初治肺结核
  • 简介: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早期并发急性损伤(AL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按数字表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ANP3、6、12h组,每组10只.采用15%左旋盐酸精氨酸2.0mg/g体重腹腔注射方法制作大鼠ANP模型,观察胰腺及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湿/干重比,RT-PCR检测组织MCP-1mRNA的表达.结果腹腔注射左旋盐酸精氨酸后大鼠胰腺发生出血、坏死,符合ANP病理改变.ANP组组织明显水肿,3、6、12h的病理评分分别为3.75±0.58、5.50±0.63、5.86±0.54;湿/干重比为4.85±0.38、4.97±0.47、5.03±0.46;组织MCP-1mRNA表达量为0.36±0.08、0.56±0.15、0.72±0.21.均较对照组的0.12±0.05、4.32±0.33、0.21±0.05显著升高(P<0.05或<0.01),且MCP-1mRNA表达与湿/干重比及组织损害程度均呈正相关(r=0.75,r=0.89,P<0.05).结论ANP早期组织MCP-1mRNA表达上调,并在ANP并发的ALI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肺组织 基因表达
  • 简介: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15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9.29%和64.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χ2=4.8212,P<0.05);心功能检查中每搏量(SV)、每分钟心排血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早晚期最大血流速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指标,是辅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注射液治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组 心力衰竭患者 对照组
  • 简介:目的探讨积极干预血尿酸礼山衰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了解UA作为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观察两组慢性心衰并高尿酸患者采用积极干预和姑息高尿酸的治疗后的血清尿酸(UA)水平、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不同变化,分析血尿酸的水平与心衰标志物脑钠肽(BNP)、心脏超声的相关结构和功能指标以及心力衰竭的不同分级的相关。结论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MACE事件发生率呈正相关;积极控制血尿酸可以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短期预后。血尿酸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危险因素来评价尿酸增高的慢性心衰患者危险的程度和顶后。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B型脑钠肽 高尿酸血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抑郁情绪的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与新生肿瘤和死亡的相关。方法在前期以老年抑郁量表和一般生活资料调查表对1020例老年男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3年的随访,分析合并抑郁人群与非抑郁人群新生肿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人群新生肿瘤的发生率OR=2.163(95%CI1.394~3.357),危险程度明显高于非抑郁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抑郁人群风险明显高于非抑郁人群(OR=5.207,95%CI2.487~10.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抑郁和抑郁的严重程度分别与新生肿瘤率和死亡率成正相关。结论老年男性慢性躯体疾病合并抑郁的患者易发新生肿瘤,且死亡率明显高于同组疾病人群未合并抑郁者。

  • 标签: 老年人 男性 抑郁 肿瘤 死亡率
  • 简介:慢性胰腺炎(CP)能导致胰腺实质及胰管结构的破坏和内、外分泌功能的不可逆损害[1],常合并胰管结石及胰管狭窄,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脂肪泻、血糖升高等。对胰管结石的治疗以清除主胰管内结石,解除梗阻,通畅胰液引流为原则。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内镜下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干预及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shockwavelithotripsy,ESWL)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我们采用ERCP结合ESWL治疗10例胰管结石,现分析如下。

  • 标签: 胰管结石 慢性胰腺炎 ESWL ERCP 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慢性肾脏疾病(chroniekidneydisease,CKD)的发病率在全球都有明显的增长趋势,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健康的重要疾病。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已接近10%。由于CKD起病隐匿,大多数肾脏病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脏病,患病知晓率只有十分之一,即10个病人里面只有一个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肾脏病,容易贻误治疗时机。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社区-医院一体化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 简介: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的高发区之一,约有1.25亿人口为HBV的慢性感染者。1999年庄辉等[1]对我国11个城市1819例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研究发现,其中HBV感染率为24.8%,HEV感染率为8.6%。近年的大量研究报告显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急性戊型肝炎 重叠 基因型 细胞因子
  • 简介:<正>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即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组加用依那普利5~10(mg/d)和美托洛尔37.5~100(mg/d)。结果:观察5年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80.43%和27.08%(P<0.005),病死率为32.61%和8.33%(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心功能及6min步行距离有明显改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再住院率 临床观察 心功能 步行距离 心力衰蝎
  • 简介:CP是一种以胰腺纤维化为病理特征的胰腺局部、节段或弥漫炎症.2.2%~4.5%CP患者伴有胰头部局灶肿块[1].CP局灶肿块的病变性质既可能足良性的(如肿块型CP),也可能是恶性的(如胰腺癌).不同病变性质的肿块其临床治疗方法具有很大差别.所以,术前准确判断肿块病变性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型胰腺炎 肿块型 胰腺炎胰腺癌
  • 简介: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终末期肾脏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由于急性左心衰多为容量负荷过重所致,往往可以通过单次血透超滤缓解,而慢性充血性心衰则需要长期综合治疗。

  • 标签: 血液透析 心力衰竭 慢性 尿毒症
  • 简介:目的以M-ANNHEIM分类系统为指导,研究慢性胰腺炎(CP)的临床表现、病因、危险因素,探讨M-ANNHEIM分类系统对CP的有效及临床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2月到2009年12月在长海医院住院的C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M-ANNHEIM分类系统进行分类.结果307例CP患者入组,其中男性214例,女性93例,男∶女=2.3∶1,成人256例,青少年(<18岁)51例.有饮酒史129例(42.0%),吸烟110例(35.8%),血脂升高31例(10.1%),12例有胰腺分裂、胰腺创伤后胰管瘢痕形成等胰腺导管因素.胰腺钙化231例(75.2%),外分泌功能不全(脂肪泻)45例(14.7%),内分泌功能不全(糖尿病)58例(18.9%),曾行胰腺外科手术者32例(10.4%),伴有胰腺假性囊肿、胆管梗阻、胰腺癌等严重的器质并发症者39例(12.7%).M-ANNHEIM临床分期:0期患者为0,Ⅰ期患者220例(71.7%),Ⅱ期69例(22.5%),Ⅲ期12例(3.9%),Ⅳ期6例.M-ANNHEIM临床特征及严重评分平均为7.78分.轻度69例(22.5%),中度174例(56.7%),进展62例(20.2%).结论M-ANNHEIM分类系统是临床实践的一个简单的、客观的、精确的、有效的和相对非侵害的分类系统,有助于研究各危险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M-ANNHEIM分类系统 危险因素 病因
  • 简介:安体舒通的结构式类似醛固酮,因而对后者起竞争拮抗作用,减少醛固酮在远曲小管钠—钾交换作用,属于弱利尿剂。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一些常规利尿作用欠佳的慢性心衰患者给予安体舒通口服,可明显改善心衰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安体舒通 治疗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地高辛
  • 简介:患者男,52岁。患者于2001年起尢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后背部,伴发热、皮肤巩膜黄染,行MRI+MRCP检查诊断为CP,胰管结石,胆总管下段狭窄,行ERCP胆道支架置入,开腹行胰管剂开取石+胰管空肠Roux—Y吻合术,术后腹痛好转。2005年CT示CP、胰尾潴留囊肿,胰管空肠吻合术后,胆管支架置入术后,胰头饱满、肌囊炎。

  • 标签: 胰腺假性囊肿 假性动脉瘤 慢性胰腺炎 胆总管下段狭窄 胰管结石 胆道支架置入
  • 简介:<正>随机选择22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口服拉米夫定100mg/d,共12月。进行疗效、安全评估及部分病人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和随访治疗前后肝脏组织学改变。结果:经过12个月治疗,在基线评估时:HBVDNA阳性的2137例病人中,有80%(1538/1920)的病人发生HBVDNA阴转;HBVDNA阳性,ALT异常的1744例病人中,有72%(1133/1575)实现了血清ALT的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脏组织学 临床试验 慢性乙型肝炎病 DNA 生活质量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