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肝豆状变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3例于2020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肝豆状变性睡眠障碍患者纳入研究,并以随机数表法分成A(n=30)、B(n=33)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排铜保肝治疗,A组添加地西泮治疗,B组添加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治疗,并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腹部 CT与磁胰胆管成像在肝外胆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展开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的 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腹部 CT与磁胰胆管成像进行检查诊断,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RCP的检出率与临床病理的检出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 (P>0.05);腹部 CT的检出率与临床病理的检出率作比较,存在一定差异性,统计学意义存在 (P<0.05)。结论 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腹部 CT和 MRCP诊断,检出率均较高,但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比较, MRCP诊断较优,对于较小的结石 MRCP诊断方法可清晰发现。

  • 标签: 腹部 CT 核磁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管结石 诊断
  • 简介:内容摘要:药品标准是保证药品质量的科学技术准则,药品法律对药品标准立法化规定,也是保证药品标准稳定、权威和有效执行的国家规范措施,同时按照法律功能、法律规范对药品标准体系建构具有规范指引作用。历史经验和科学实践研究是药品标准发展基本途径,保证药品质量、保证公众用药安全、保护和促进公众生命安全和健康水平提高,是制定科学严格药品标准及完善药品标准体系的目标和动力。药品标准体系是药品标准高度发展完善的结果,法律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对药品标准和药品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积极的屏障功能,有着强有力的维护和推进作用。深入研究我国药品标准建构过程中出现问题,找出现问题原因及解决问题办法,对进一步做好药品标准监督管理工作,实现药品标准保证药品质量中的屏障作用,具有积极促进意义。

  • 标签: 药品标准 法律建构 问题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珠海市医院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方法: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第五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海)医院、珠海市人民医院高栏港医院、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的法务需求、法务工作岗位设置、法律顾问制度实施现状、完善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议等进行调查。结果:16.7%的被调查医院设置了法务工作岗位;50%的被调查医院建立了完备的法律顾问制度;100%的被调查医院认为该院现行的法律顾问制度还可进一步完善。结论:应建立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法律顾问工作模式,明确医院法律顾问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容,规范外聘法律顾问的服务标准和合同拟定流程。

  • 标签: 珠海 医院 法律顾问 法务 调查与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报道1例腰椎间盘髓脱出游离至硬膜囊背侧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等。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例腰椎间盘髓脱出游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诉左下肢疼痛、发胀、麻木20d,加重7d。入院后腰椎MRI示L4~5椎管占位。于2015年1月1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游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术前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左侧股四头肌肌力约Ⅳ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跟、膝腱反射阳性。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游离组织为变性髓组织。结论腰椎间盘髓脱出游离至硬膜囊背侧临床少见,其MRI常与囊肿、脓肿、肿瘤、血肿相混淆,极易造成误诊;增强MRI表现为“牛眼征”,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该病可采用保守、微创、开放手术治疗,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当出现急性马尾综合征时应积极行开放手术。

  • 标签: 髓核 游离 硬膜囊 马尾综合征
  • 简介:背景:文献报道腰椎融合治疗腰椎疾病,有近20%不能达到有效的融合,出现治疗后疼痛、椎间隙塌陷、迟发性后凸畸形等一系列并发症。目的:进一步验证兔腰椎前柱结构切除后髓组织对椎体间植骨融合效果。方法:健康成年日本大耳白兔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①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在L3间盘水平剥离前纵韧带,使其与L3间盘前缘形成间隙,植入同种异体髂骨。②切除1/3间盘组织+植骨组切除L3前1/3间盘组织,终板间植入同种异体髂骨,缝合同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③切除1/3间盘组织+内固定组在切除1/3间盘组织+植骨组的基础上行前柱的内固定。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测定: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治疗后12周融合节段垂直拉伸力明显优于其他2组,能够承受更强的外界拉伸力。腰椎侧位X射线检查:切除1/3间盘组织+植骨组12周植入骨块吸收,椎间隙无新生骨长入;切除1/3间盘组织+内固定组12周椎间有连续骨桥形成;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12周完全骨性融合。组织学观察:切除1/3间盘组织+植骨组12周未见骨组织生成;切除1/3间盘组织+内固定组12周少量的成熟骨小梁及成骨细胞;剥离前纵韧带+植骨组12周大量成熟骨小梁及骨细胞,重塑后的板状骨及哈弗氏结构。结果证实腰椎前柱的稳定性对椎体间植骨融合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切除前1/3间盘组织后,游离的间盘、髓物质影响了植入骨融合,有效地恢复前柱稳定性能够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但仍不能达到有效融合。

  • 标签: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脊柱 腰椎 椎间盘 椎间植骨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MRI检查中癫痫病儿应用丙泊酚进行镇静的剂量是否较普通病儿增加。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7月~12月进行MRI检查需要采取镇静措施的癫痫患儿与普通患儿各30例,根据患儿病情分为癫痫组和普通组。统计患儿镇静所使用的丙泊酚剂量以及患儿镇静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儿镇静丙泊酚使用剂量为(62.71±11.83)mg,癫痫组患儿为(77.63±12.92)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8,P>0.05)。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癫痫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0,P>0.05)。结论:癫痫病儿相较于普通病儿在MRI检查镇静中使用的丙泊酚用量相对较高,不良反应也有所提升,临床中要做好对癫痫患儿的镇静护理工作或探索更加有效的麻醉药物,,尽可能的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小儿 镇静 MRI 癫痫 丙泊酚
  • 简介:本实验旨在研究GM-CSF对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的影响.采用免疫磁珠法分选CD34+细胞,在含有TPO+IL-3+SCF并添加了不同浓度(5、20、100ng/ml)的GM-CSF的无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培养6、10、14天后计数单个细胞(MNC),检测CD41+细胞比例和CFU-MK.结果表明,培养14天后3种不同浓度GM-CSF对MNC均有明显的扩增作用,其中以20和100ng/mlGM-CSF的扩增效果较好.3种不同浓度的GM-CSF均使CD41+细胞比例增加,20和100ng/ml与5ng/mlGM-CSF相比更能提高CD41+细胞的比例.5和20ng/ml的GM-CSF能促进CFU-MK的形成,但100ng/ml的GM-CSF却抑制CFU-MK的形成.结论:在TPO+IL-3+SCF细胞因子组合中添加GM-CSF有利于促进脐血CD34+细胞诱导分化为巨核细胞.

  • 标签: GM-CSF 脐血 CD34^+细胞 巨核细胞 体外扩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78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治疗。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腰腿痛评分、ODI指数;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腰腿痛评分、ODI指数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腰腿痛评分、ODI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疗效肯定,可有效缓解腰腿痛,改善腰椎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期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应用改良Macnab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均随访6个月,优良率为93.75%(45/48)。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的ODI指数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晚期肺恶性肿瘤患者安宁疗护中采用"一多元"团队照护模式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68例晚期肺恶性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所有患者均接受安宁疗护,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工作)、观察组(接受常规基础护理联合“一多元”团队照护模式护理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状态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患者各项生活质量状态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整体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一核多元"团队照护模式 晚期肺恶性肿瘤 安宁疗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应用腹部CT和磁胰胆管成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外胆结石的患者,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磁胰胆管成像进行检查,对照组应用腹部CT进行检查。结果:应用磁胰胆管成像进行检查检出率更高,且误诊率、漏诊率低。结论:在肝外胆结石诊断中应用磁胰胆管成像的临床效果更好。

  • 标签: 肝外胆结石 腹部CT 核磁胰胆管成像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唇腺组织学变化与抗抗体谱在干燥综合征(SS)诊断中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唇腺组织学变化与抗抗体谱在SS的诊断中具有显著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患者唇腺组织学变化和抗体谱的关系,我们发现二者的协同作用可提高S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唇腺组织学变化,抗核抗体谱,干燥综合征,诊断意义,协同作用。
  • 简介:铸造防盾牌的人──记全国政协委员、防原医学专家程天民教授本刊记者赵书友记者每每采访全军卫生工作会义,总会遇见和蔼可亲的程大民教授。因为他是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教授、该校科学技术委员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总后评委会委...

  • 标签: 防原医学 全国政协委员 程天民 放烧复合伤 烧冲复合伤 核武器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射频靶点热凝和低温等离子髓消融术针对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理念,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6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上述两种微创手段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定期进行随访,分别于手术治疗前后及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估,记录视觉模拟VAS量表及SF-36生活质量评定量表,比较不同时点的治疗结果,并计算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术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6个月后随访治疗总有效率达89.36%。随访显示VAS、及SF-36分值均能维持在较满意水平,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疼痛缓解、肌力感觉均有不同程度增强、生活质量提高、社会活动适应性增加,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靶点热凝和低温等离子髓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标签: 颈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术 射频 等离子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周期性应力下大鼠髓细胞中Sre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SI)大鼠髓细胞,取第2代细胞按1x105/mL的密度接种于玻片上。将玻片随机分成4组(n=8):对照组、加压0.5h组、加压1.0h组、加压2.0h组。加压0.5h组、加压1.0h组、加压2.0h组细胞以0—200kPa的压力、0.1Hz的频率分别加压0.5、1.0、2.0h,对照组在无压力环境下培养。应刖Westernblot检测各组磷酸化Src(pSrc)蛋白的表达。应用PP2[4-氨基-5-(4。氯苯)-7.(t-丁基)吡畔啉酮(3,4-d)嘧啶]抑制Src蛋白,另取细胞玻片,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加压6h组、PP2+加压6h组。使用荧光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3组细胞中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基因表达。结果对照组、加压0.5h组、加压1.0h组及加压2.0h组pSrc/磷酸片油醛脱氧酶灰度比值平均分别为0.244±0.013、0.477±0.044、0.530±0.014、0.700±0.063,4组之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加压0.5h组与加压1.0h组之问外,其余组别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RT.PCR检测3组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对照组表达量最低(1.00l±0.039、1.004±0.104),加压6h组最高(5.404±0.219、2.127±0.028),PP2+加压6h组居中(3.038±0.237、1.678±0.125),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期性压力能促进髓细胞Ⅱ型胶原和蛋rI多糖的分泌,Src蛋白磷酸化在压力传导中起信号传递作用。

  • 标签: 椎间盘 Src蛋白 周期性应力 髓核细胞
  • 简介:背景:氯化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遗传方面影响的研究暂无报道。目的:观察化学毒性物质氯化镉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影响。方法:贴壁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株,显微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及氯化镉诱导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微核实验检测两组微率,染色体分析检测两组染色体畸变率。结果与结论:显微镜下观察,空白对照组细胞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胞体透亮,折光性强;氯化镉诱导组细胞呈凸起回缩,细胞变小、变圆,贴壁不牢,悬浮细胞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氯化镉诱导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微核发生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显著增加(P〈0.05)。提示氯化镉可引起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遗传物质的损伤。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氯化镉 微核率 染色体畸变率 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