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野生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 本次实验中,选取我院急诊科于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3 月所收治的 49 例野生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诊断后均被确诊为 野生中毒,存在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等临床症状,并给予所有患者采取急救治疗及护理。 结果: 据本次实验分析来看, 49 例 野生中毒患者在事发后被及时抢救,急救成功并已脱离生命危险。 结论: 野生中毒属于急性危重病症,风险性极高,应及时对其采取针对性急救护理措施。

  • 标签: 野生菌中毒 急救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多重耐药 (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 ,临床上细菌耐药形势越发严峻 ,已经成为国内外医药界倍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多重耐药现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且易造成暴发流行。同时大量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可以导致机体菌群失调而引起内源性感染增加及耐药的产生。因此,加强对其进行防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开展细菌耐药目标性检测,对多重耐药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病原分布、标本种类及抗生素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多重耐药感染情况,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感染 隔离 抗生素 免疫缺陷
  • 简介:目的:制备磷霉素银并测定其抑活性。方法:采用复分散法制备磷霉素银,并经体外抑试验比较了磷霉素银与磺胺啶银和磷霉素钙的抗菌活性。结果:磷霉素银的各剂量组抑圈均大于磷霉素银磺胺啶银。结论:磷霉素银的抗菌作用强于磷霉素钙和磺胺嘧啶银。

  • 标签: 磷霉素银 制备 体外抑菌试验
  • 简介:摘要铜绿假单胞(PA)又称绿脓杆菌,作为健康人皮肤、呼吸道和肠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力,是临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1]。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PA感染的可能性增大,广泛使用抗生素造成临床高耐药性,加大了治疗的难度。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大量的中草药制剂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和抗感染的作用,并且在临床治疗感染性疾病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诣在阐述在群体感应系统中,丁香对铜绿假单胞的影响。

  • 标签: 丁香 耐药机制 群体感应 毒力因子 生物膜
  • 简介:病历摘要 患者,陈某,男性,31岁,农民。既往身体健康。因感昌发热、咳嗽,于1997年6月5日就

  • 标签: 菌必治 不良反应
  • 简介:在外科及ICU病房,围手术期机会感染,继发脓毒血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围手术期准确判断引起患者机会感染的内在原因和医院内感染的外在因素,对控制感染,指导临床检测及治疗,提高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围手术期 机会菌 感染
  • 简介:病例报告:男,67岁,入院前1个月因头痛按感冒治疗无明显疗效,半月后头痛加剧,伴发热,恶心、呕吐,于1989年8月18日入外院,按病毒性脑炎治疗,病情未见好转,于8月25日以病毒性脑炎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7.2℃,脉搏80/min,血压17.1/10.5kPa,心肺无异常,颅神经(-),双侧痛点对称,

  • 标签: 白色念珠菌脑膜炎 治疗 诊断 脑脊液
  • 简介:为了解医院感染致病菌的耐药情况,结合临床,探讨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现将本院近4年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分离结果及耐药性监测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 革兰阴性菌 耐药 现状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炎感染情况及其病原分布状况,有利于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方法采用直接涂片和细菌培养等方法,对受检女性阴道分泌物进行病原检测。结果2346例受检者中有1600例存在阴道炎,其病原的检出率为68.2%。其中细菌、真菌、滴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24.4%、24.6%和16.9%。各年龄组间真菌和细菌的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8岁和29~38岁年龄段妇女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炎的感染率较高,病原呈多样性分布。计划生育和保健机构应加强对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使其减少疾病,健康生活。

  • 标签: 阴道炎 病原菌 宫颈黏液
  • 简介:大肠埃希(E.coli)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往往同时携带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常呈现多重耐药的特点[1],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对于大肠埃希耐药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将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患者感染伤口病原检验结果,旨在促进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骨科在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伤口感染患者,对所有患者伤口分泌物实施病原检测,分析检验结果。结果120例伤口感染骨科患者中,经分泌物培养共分离出134株病原,包括革兰阳性85株(63.43%),革兰阴性49株(36.57%)。其中革兰阳性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酵母样真菌及其他。革兰阴性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肺炎克雷伯、鲍氏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及其他。结论导致骨科患者伤口感染因素较多,这就要求临床工作者在骨科患者感染后及时地对其予以病原检测及药敏试验,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抗生素药物进行合理使用,减少多重耐药的产生,提高疗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骨科患者 伤口感染 病原菌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且分析病患患有多重耐药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多重耐药感染的病患,并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34人。其次,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能够进行尽早的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肠道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参与了人体维生素及氨基酸的合成、糖及蛋白质的代谢、矿物的吸收等。近年来,我们对肠道群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的了解显著增加。其中,许多文章指出人体的健康不仅与自身的基因组有关, 还与肠道内环境微生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肠道群通过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调控肠道稳态,肠道菌群失调是多种疾病的发病因素和诱因。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道疾病 代谢性疾病 癌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从粪便中分离、培养和检测病原,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调查有一定的价值。粪便标本中常见的病原有志贺氏属、致病性大肠杆菌、弧菌属、沙门氏、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各种正常群含量甚多,仅以染色性和形态无法分辨是否为病原。此次我们主要分离培养并鉴定粪便标本中的大肠埃希和痢疾志贺[3]。方法:本文利用伊红美蓝平板培养后的菌落特征,再提纯培养细菌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动力实验、生化反应。可鉴定粪便标本中的病原

  • 标签: [] 革兰染色 大肠埃希菌 志贺菌 分离培养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引发ICU患者出现多重耐药感染的因素。方法 从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由于心肌灌注减少导致缺血导致心绞痛,并可能导致心肌梗塞或心力衰竭的一类心脏。据说它占所有心血管疾病病例的1/3~1/2,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升高趋势。近年来,从大量研究中发现,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冠心病的变化。这为肠道群的研究对冠心病诊治提供了新的线索,并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探讨肠道群对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影响。

  • 标签: 冠心病 肠道菌群 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