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对前列腺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改善效果。方法:我院行前列腺切术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进行对比研究,根据数据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50例患者中,轻度膀胱痉挛患者2例,发生率为4.0%,参照组50例患者中,轻,重度膀胱痉挛患者8例,发生率为14.0%,干预组发生膀胱痉挛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数据组间比较差异(P<0.05)结果有可比性。结论:综合性护理对前列腺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改善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膀胱痉挛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综合性护理 前列腺电切术 膀胱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前列腺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 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将 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 40例,分别采取前列腺切术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更长、切除组织重量比对照组高,术中出血量、拔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相较于 前列腺切术,前列腺增生采取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穴位神经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女性患者入选我院。用托特罗定酒石酸盐片治疗,观察组中 53名患者,采用穴位神经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各项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各项临床资料上,显著低于观察组 (P< 0.05),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采用穴位神经刺激结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穴位神经电刺激 酒石酸托特罗定片 膀胱过度活动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切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方法:采取回顾性手段分析我院2018年9月~2020年3月收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分析患者是否出现尿路感染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发生尿路感染的因素。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尿路感人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应用尿潴留导尿术、是否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管时间等。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手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应用尿潴留导尿术、是否应用抗生素、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导管时间均为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的独立因素。结论:为前列腺增生患者实施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影响患者术后出现尿路感染的因素有很多,分析相关因素制定合理的改善对策,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病率,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预后效果。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 尿路感染 影响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肌刺激联合治疗盆底功能障碍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筛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7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采取上述联合方案作为重点观察方案)和对照组(33例,采取盆底肌功能锻炼作为对照观察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发生明显改善,且观察组盆底肌力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5.88%)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6.36%),P<0.05。结论:围绕盆底功能障碍的病程进行与转归,设计具有个体性和对向性的功能锻炼方案开展复健训练的同时,配合肌刺激疗法,可大大改善病人的盆底肌力,减少压力性尿失禁和其他不良症状发生,值得广大患者信赖,医师推广与采纳。

  • 标签: 盆底肌功能锻炼 肌电刺激 盆底功能障碍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前列腺增生的患者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切术的治疗效果差异。 方法: 将 2016 年 12 月至 2018 年 12 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前列腺增生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 30 例)和对照组( 30 例),观察组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方案,对照组应用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点切术治疗方案,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观察组与对照组余尿量和最大尿流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 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尿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 剜除术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镜下凝切除治疗胃结肠息肉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5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收治的 114例患有胃结肠息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 57例)与对照组( 57例),给予观察组胃肠镜下凝切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传统开腹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肠镜下凝切除术能够保障对胃结肠息肉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肠镜 电凝切除术 胃结肠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2-2019.2,本院收治 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机械碎石,甲组联合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术,乙组联合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甲组手术指标、术后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于乙组( P<0.05)。 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术+机械碎石术,效果显著。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在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患者治疗方案的课题研究中,探究其采取补益滋肾汤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本课题所选取的研究样本来自于到我院接受诊治的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患者,一共抽取样本量70例,之后通过患者就诊号码将所有样本量分成了两组,接受常规治疗的设为常规组(35例),采用补益滋肾汤治疗的设为研究组(35例);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模式的治疗方案,待患者接受治疗后,对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干预效果,在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的过程中,分别对比了组间患者不良并发症情况。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效果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发生概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本课题通过对前列腺增生伴前列腺炎患者采取了不同治疗干预后,利用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评估后得出:采取补益滋肾汤进行干预,可显著降低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与推行。

  • 标签: 补益滋肾汤 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炎 电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 ( MNs ) 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 60例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动作观察组、肌生物反馈组、动作观察联合肌生物反馈组,每组 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动作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肌生物反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肌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生物反馈疗法,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 ,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 FMA) 和 Barthel 指数 ( BI ) 分别评定 3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 ADL能力 ,同时计算 3组患者治疗 4周后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的差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组内康复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治疗 4周后 , 3组患者的 MBI 和 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动作观察组上肢 FMA评分分别为 (37.93±3.08)分、 (35.35±6.09)分、 (46.534±5.58)分 ,BI评分分别为 (60.20 ±4.75)分、 (59.87 ±5.30)分、 (74.07±6.56)分 ,与组内治疗前及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4周后 ,观察组各项评分与纽内治疗前的差值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点差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基于 MNs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生物反馈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 标签: [] 动作观察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与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出我院 2016年 6月到 2018年 8月的 40例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20例。对照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进行治疗,实验组表浅层膀胱癌患者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 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35%。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表浅层膀胱癌患者,提高患者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

  • 标签: [ ]表浅层膀胱癌 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前列腺增生患者选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术( PKRP)治疗的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8.02.01~2020.01.31 区间 收治的 96 例 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 研究 ,均分为 2 组(随机信封法) ,对 照组 48 例 选用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TURP )治疗 , 观察组 48 例 选用 PKRP治疗 , 统计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 。 结果 : 观察组 手术成功率 ( 100.00% ) 高于对照组 ( 97.92% ) , 数据对比 =1.0105 , P> 0.05 。 观察组临床疗效( 100.00% )高于对照组( 89.58% ),数据对比 =5.2747 , P <0.05 。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6.25% )低于对照组( 20.83 % ),数据对比 =4.7692 , P <0.05 。 结论: 将 PKRP应用在 前列腺增生治疗中可显著降低 并发症发生率 ,确保 1 次手术切除 成功率及临床疗效, 效果理想。

  • 标签: 尿道 前列腺 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MIBC)应用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 TURBt),研究其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择选 2015年 -2019年 1月期间我院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86例作对照研究,随机抽取 4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PC),作为对照组,其余 43例行根治性 TURBt,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疗效,研究患者生活质量,探讨根治性 TURBt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无瘤生存率 74.41%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留置导管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物质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关系、心理功能四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临床针对老年 MIBC应用根治性 TURBt治疗,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 标签: 膀胱癌 TURBt 浸润性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