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银解毒饮治疗银屑病热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银屑病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将7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和消银解毒饮治疗,各38例患者。经过2个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92.1%,对照组总显效率73.7%,观察组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PASI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损鳞屑IL-8含量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热证应用消银银毒饮治疗疗效理想,而且对患者产生的副作用较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银解毒饮 银屑病 血热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对围生期新生儿窒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的病例资料,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分为窒息组(Apgar评分≤7分,52例)和正常组(Apgar评分≥8分,60例),采用血气分析仪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窒息组新生儿脐动脉pH>7.5的占61.54%,正常组pH>7.5的为18.33%,两组较差异显著;正常组新生儿脐动脉pH在7.0~7.5之间,占5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窒息组PaO2、BE、HCO2-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PaCO2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可作为围生期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脐血血气 围生期 新生儿窒息 Apgar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抽无回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植入式静脉输液患者,将患者动态随机化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各有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对策和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率(1.67%)、红肿率(0.00%)、大出血率(0.00%)、导管感染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分析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抽无回的原因后,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策,能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植入式静脉输液 无回血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过程中,分别运用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评估,并作比较分析。方法对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52名危重症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与乳酸清除率对危重症患者预后评估,分为两个组别,APACHEⅡ评分<20的分为观察组,>20的分为对照组,同时将死亡与存活的患者分为两个组别,均进行APACHEⅡ评分与乳酸清除率测定。结果对照组的乳酸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乳酸清除率较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死亡患者的APACHEⅡ评分较存活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较高;两类患者24小时乳酸水平都较即时数据较低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危重症患者病情严重的评估中,乳酸清除率与APACHEⅡ评分均能有效应用,为主治医师的治疗提供依据,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人数。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血乳酸清除率 重症患者 预后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红花逍遥片联合府逐瘀片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收取我院门诊120例乳腺增生患者,并将乳腺增生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4月-2016年7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红花逍遥片联合府逐瘀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府逐瘀片治疗,将两组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乳腺增生患者实施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逍遥片联合府逐瘀片治疗乳腺增生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府逐瘀片 红花逍遥片 乳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脑供不足中采取清脑汤加减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62例慢性脑供不足患者,采取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两组,为参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参照组患者实行尼莫地平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清脑汤加减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血浆黏度、全低切黏度、全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总有效率的情况。结果在慢性脑供不足治疗中实验组患者在后血浆黏度、全低切黏度、全高切黏度、红细胞比容以及总有效率等改善情况对比参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清脑汤加减治疗应用在慢性脑供不足患者中存在显著疗效,可以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清脑汤加减 慢性脑供血不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电解质检测在维持性透患者(MHD)治疗当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当中的50例建立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内科收治非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的50例建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电解质指标水平,同时检测观察组患者在血液透析前后的电解质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K+、sMg以及sPHOS指标水平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而Cl-、Na+以及sCa水平则显著地低于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K+、sMg以及sPHOS指标水平有显著的降低,而Na+与sCa水平则有显著的提高(P<0.05)。结论进行维持性透治疗可有效的纠正尿毒症患者电解质的紊乱现象,进行适时电解质检测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及时的调整治疗方案。

  • 标签: 电解质检测 维持性血透 治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妈富隆与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8例围绝经期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均行止血及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性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妈富隆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疗效理想,可明显降低止血时间以及性激素水平,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妈富隆 米非司酮 围绝经期功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脉搏氧饱和度监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102例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监测,实验组使用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仪进行SpO2监测,了解机体氧合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呼吸困难、窒息等呼吸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低于对照组(27.45%),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8例患者因为严重基础性疾病而死亡,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脉搏氧饱和度持续性检测可以对患者的氧合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时发现低氧症,尽早给予干预,为临床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急危重症 低氧血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双面蓝光常规照射,治疗组在常规蓝光照射同时给予茵栀黄注射液1ml/kg.d,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每日一次,共3-5次,两组均未停母乳,光照期间均注意保护眼睛、会阴等部位,同时补充水电解质及维生素,比较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60例,治愈42例(70%),显效17例,有效1例;对照组60例,治愈26例(43.3%),显效32例,有效2例;2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能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

  • 标签: 茵栀黄注射液 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在气滞瘀型月经病患者中应用密集型针刺结合腧穴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18年8月为实验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从我院选取64例气滞瘀型月经病患者展开分析,按照均匀分配的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将传统腧穴单纯治疗应用于对照组中,将密集型针刺结合腧穴治疗应用于观察组中,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显效率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气滞瘀型月经病患者中应用密集型针刺结合腧穴治疗的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可广泛应用该治疗措施。

  • 标签: 密集型针刺 腧穴治疗 气滞血瘀型月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保存时间及温度对全标本血常规检测结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健康体检人员50例,每个体检人员需要进行三份外周静脉,并将其放在4摄氏度、25摄氏度以及32摄氏度的水浴箱内,分析在不同时间内的测定结果。结果放置4个小时后,RDW在32摄氏度环境更高,在12小时后,MCHC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低,24小时后,HCT在25摄氏度环境下较高。结论在不同保存时间和温度下,发现全标本会影响实际的监测效果,为了确保检测准确性,需要在2小时内给予有效检测。

  • 标签: 不同保存时间 温度 全血标本血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滞通胶囊在门诊患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利用药房管理系统收取2014年5月门诊患者中包含血滞通胶囊的所有处方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滞通胶囊用法用量基本合理,但是适应症不符的情况较为显著。结论应加强中成药合理用药监管,避免无依据的药物联用,并注意用药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

  • 标签: 血滞通胶囊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疏通联合依达拉奉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1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采用疏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的72例,病情改善的16例,评价有效率为83.8%;对照组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的53例,病情改善的14例,评价有效率为63.8%,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通联合依达拉奉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疏血通 依达拉奉 老年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管理对透患者护理质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血透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B组患者给予PDCA循环管理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对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采用PDCA循环管理的B组患者,无论是在患者基本的临床症状还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的A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进行满意度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A组患者的满意度,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CA式循环管理的方式,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降低透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安全性,确保透的效果,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血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络通胶囊银杏黄酮醇苷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AgilentC18柱(4.6mm×150mm,5?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水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0℃。结果槲皮素、山柰素、异鼠李素分别在3.06~61.2μg?mL-1、2.46~49.2μg?mL-1、2.29~45.84μg?mL-1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槲皮素为98.47%,山柰素为99.53%,异鼠李素为99.26%。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易行、准确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络通胶囊中银杏黄酮醇苷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血络通胶囊 黄酮醇苷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表,及时告知患者化验异常情况,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表,分析危急值报告结果,查找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管理。结果通过对危急值的关注,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复查同项目的危急值报告例次明显较少。结论危急值报告反馈表是对血液透析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补充,使患者能够及时知晓异常甚至危及生命的化验结果,使护士能够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技护患的四方合作,减少了透析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危急值 反馈表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温胆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不足性眩晕效果。方法将78例椎-基底动脉供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温胆汤加减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其治疗总有效概率更高,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温胆汤加减治疗对椎-基底动脉供不足性眩晕患者症状改善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温胆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尿酸症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性及其相关性。方法对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32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血液生化指标体检(另包括血压和心电图检查),观察记录不同尿酸水平患者并发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比例。结果高尿酸症患者的检出率约为21.06%(91例),且高尿酸症合并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含量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发作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尿酸含量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也越高。

  • 标签: 老年人 高尿酸血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瘀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瘀型患者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冠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运动耐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运动耐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心绞痛气虚瘀型患者冠心胶囊治疗,可以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可能与其增加冠脉血流,保护心肌细胞抗氧自由基损害有关。此外,冠心胶囊还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冠心胶囊 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