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预先注射不同剂量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预防全麻诱导期间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应的效果,寻求利多卡因复合地塞米松用于预防芬太尼所致咳嗽的安全有效的临床剂量。方法选择200例需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ASAⅠ~Ⅱ,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4组,A组(利多卡因0.5mg/kg加地塞米松5mg)、B组(利多卡因1.0mg/kg加地塞米松5mg)、C组(利多卡因1.5mg/kg加地塞米松5mg)、D组(生理盐水10ml),各组利多卡因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15秒内经静脉注入后观察2分钟,然后于5秒内静脉注入芬太尼3μg/kg,观察4组芬太尼注射后的咳嗽发生率及程度。结果D组的咳嗽发生率明显高于A、B、C组(P<0.05或P<0.01);A组的咳嗽发生率高于B、C组;B、C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0mg/kg加地塞米松5mg可有效降低麻醉诱导期间芬太尼所致咳嗽的发生率,利多卡因1.0mg/kg中毒反应轻,对循环影响较小,更适于临床使用。

  • 标签: 利多卡因 地塞米松 芬太尼 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乳剂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拟行宫腔镜手术的住院患者60例分为A、B、C三组各20例。A、B、C组各给予地佐辛0.1、0.15、0.2mg/kg复合依托咪酯乳剂静脉麻醉。观察并记录3组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给药前和给依托咪酯脂肪乳后2、5、10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依托咪酯总用量及宫缩、体动、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三组麻醉起效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依托咪酯总用量、宫缩痛、体动发生率高于B、C组;C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0.15mg/kg复合依托咪酯乳剂用于宫腔镜检查综合临床效果最佳。

  • 标签: 地佐辛 依托咪酯 宫腔镜检查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研究对比全身麻醉维持给予异丙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遴选84例行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包含42例,对照组采取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全身麻醉维持,研究组则给予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全身麻醉维持,评估比较两组麻醉维持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的SBP、DBP及HR等无明显变化,运用统计学分析无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VAS评分为(0.8±0.2)分,相比于对照组的(4.7±2.1)分显著更低(P<0.05)。结论全身麻醉维持给予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效果理想,且镇痛效果亦十分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并加以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异丙酚 瑞芬太尼 芬太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利多卡因、芬太尼及阿托品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无痛胃镜检查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Ⅰ、Ⅱ两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先静脉注入阿托品0.25mg,1min后静脉注入芬太尼0.05mg,2min后Ⅰ组患者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利多卡因20mg混合液,Ⅱ组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待患者睫毛反射和意识消失后开始胃镜检查,检查中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记录两组麻醉效果及麻醉诱导后SBP、HR、RR和SpO2,丙泊酚总用量、胃镜检查时间、停药至苏醒时间、静脉注射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SBP较麻醉前显著下降(P<0.05),开始进行胃镜检查后SBP回升到接近麻醉前值;麻醉后SpO2Ⅰ组无显著变化,Ⅱ组麻醉后3min时点显著下降(P<0.05);丙泊酚用量Ⅱ组(125.2±25.4)mg较Ⅰ组(102.4±14.3)mg多,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停药至苏醒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静脉注射痛发生率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利多卡因、阿托品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是安全可靠的,并可明显减轻丙泊酚静脉脉注射痛,减少丙泊酚的用量,苏醒快。

  • 标签: 丙泊酚 利多卡因 芬太尼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下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且病程超过6个月的肩周炎患者62例,在复合麻醉下行手法松解粘连性术。结果痊愈59例,有效3例,无效0例,均无并发症。结论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下手松解治疗肩周炎疗效好,成功率高,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丙泊酚&mdash 芬太尼复合麻醉 手法松解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临床资料查证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收治的136例行产前分娩镇痛的产妇,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产妇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的单独麻醉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麻醉的基础上,增加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复合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临床疗效100%(68/68)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的临床疗效83.33%(57/68),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平均分娩时间(9.8±1.25)h;分娩平均出血量(139.9±29.1)ml;产妇产后均未出现并发症和感染。对照组产妇平均分娩时间(12.2±1.75)h;分娩平均出血量(150.8±29.12)ml,其中产后大出血产妇3例,产褥期感染产后不良疾病患者3例。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镇痛总有效率和调节力。并在临床实践中被许多研究学者所证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硬膜外麻醉 产妇分娩 镇痛 复合 不同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的护理及体会。方法85例患者均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同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术并加强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85例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复位过程中病人完全无痛,肌肉松弛,无体动及呕吐。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术中做好观察和护理,术后做好安全指导,对顺利完成手术意义重大。

  • 标签: 肩关节脱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护理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以找出无痛人流患者的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ASAⅠ级,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从而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镇痛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血压、心率、氧饱和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抑制、腹部疼痛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人流患者麻醉方面,相比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都可以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术中镇痛效果较佳,丙泊酚使用量少,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流手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门诊无痛人流手术孕妇5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25例。P组静注丙泊酚3mg?kg-1,B组静注布托啡诺1mg+丙泊酚2.5mg·kg-1,待孕妇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术中若体动影响手术则追加丙泊酚30mg。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2min(T1),4min(T2)和手术结束时(T3)的MAP、HR和SpO2;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出院时间、丙泊酚用量、麻醉效果评级、不良反应(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头晕、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和术后下腹痛VAS评分。结果丙泊酚用量B组低于P组(P<0.05);组内MAP和HR比较,两组T1、T2高于T0(P<0.05);组间MAP和HR比较,B组在T1、T2低于P组(P<0.05);两组Sp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效果和下腹痛VAS评分B组优于P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布托啡诺用于无痛人流手术可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减轻术后下腹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丙泊酚 布托啡诺 无痛人流 静脉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纳美芬对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和副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I-III级,肝肾功能正常的胸部.腹部,及四肢手术的病人行术后PCIA,随机分为两组A组舒芬太尼2-3ug/k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毫升;B组纳美芬0.2-0.25ug/kg加舒芬太尼2-3ug/kg加生理盐水稀释到100毫升。A.B两组泵注速度均为2ml/h,自控剂量1ml/次。锁定时间15分钟。分别于术后4.8.12.24小时观察术后舒芬太尼用量。疼痛,镇静,恶心,呕吐的评分。结果B组镇痛效果优于A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A组。结论小剂量纳美芬增强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明显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纳美芬 舒芬太尼 静脉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复合连续臂丛镇痛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疼痛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断指再植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E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40例。E组在围术期给予依达拉奉,并在术后给予连续臂丛自控镇痛(PCBA);C组围术期用等量生理盐水并术后给予PCBA。观察两组患者术后4h(T1)、术后第1天(T2)、第2天(T3)、第3天(T4)的TNF-a、IL-6、IL-8和CRP浓度的变化及静息状态和躯体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E组在T1-T4时间点的TNF-а、IL-6、IL-8、CRP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E组在T1~T3时间点的静息状态和躯体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使用依达拉奉复合连续臂丛镇痛对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依达拉奉可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炎性因子的生成和释放有关。

  • 标签: 依达拉奉 连续臂丛镇痛 断指再植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青光眼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122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61例,对分别应用传统小梁切除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术后3个月平均眼压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9.84%VS26.23%,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满意,能够对眼压进行有效控制,对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骨科手法复位中应用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麻醉的效果。方法择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的76例患者,采用抽签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丙泊酚麻醉,研究组实施丙泊酚+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的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麻醉中、后的HR、MAP出现下降,其中研究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但两组的SpO2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丙泊酚用量与及追加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手法复位中应用丙泊酚符合小剂量芬太尼安全、可行。

  • 标签: 骨科手法复位 丙泊酚 小剂量芬太尼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入选我院符合标准的患者108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术后的浅前房发生率、滤过泡形成情况、手术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和术后1年治疗组患者的眼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传统与复合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单肺通气麻醉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肺通气麻醉手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异丙酚-瑞芬太尼组(Ⅰ组)和异丙酚-芬太尼组(Ⅱ组),每组各42例,分别于麻醉前(T1)、TLV30分钟(T2),OLV60分钟(T3)、再次TLV30分钟(T4)、手术后(T5)等5个时点抽取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行血气分析及血红蛋白测定,同时记录各时点心率(HR)、血氧分压(PaO2)、Qs/Qt等参数,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T1、T4时,Ⅰ组HR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4时,Ⅰ组PaO2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的Qs/Qt在T2、T3、T4三个时间点低于Ⅱ组的Qs/Q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开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Ⅱ组,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单肺通气麻醉,患者清醒时间缩短,呼吸和循环系统平稳,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异丙酚 瑞芬太尼 单肺通气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局部麻醉复合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例ASAI-II级择期行肛肠手术患者在芬太尼异丙酚静脉下复合局部麻醉行手术,监测并记录术前术中及术后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术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肛门括约肌松弛程度,以及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本组病例中患者及手术医生满意率高,术中心率<50,需用药处理的2例,一过性血氧饱和度<90,需给予提下颌,面罩吸氧处理的16例,2例有术毕清醒后躁动。结论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结合局部麻醉在肛肠科手术中能够完全消除患者的焦虑,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可行的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无痛 肛肠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昂丹司琼复合曲马多预防剖腹产患者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硬膜外阻滞下行剖腹产的产妇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术中未给昂丹司琼或曲马多;Ⅱ组产妇手术开始前5min静脉滴入昂丹司琼8mg;Ⅲ组产妇在手术开始前5min静脉滴入昂丹司琼8mg,在胎儿取出后静脉滴入曲马多1mg/kg。结果三组寒战程度比较,预防性静脉滴入昂丹司琼8mg较对照组寒战发生率降低(P<0.05),当昂丹司琼复合曲马多时寒战发生率更低。结论昂丹司琼复合曲马多时预防剖腹产患者麻醉后寒战反应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昂丹司琼 曲马多 剖腹产 寒战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5年3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择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借助于随机数字表法的使用,将他们随机分为A组(气管插管下行静吸复合全麻)与B组(B超引导下行下肢神经阻滞、喉罩下行静吸复合全麻),记录并比较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与A组对比,B组患者术中各类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显著降低(P<0.05)、在麻醉手术室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B超引导下神经阻滞复合全麻在下肢骨科手术中应用情况良好。

  • 标签: B超 神经阻滞 复合全麻 下肢 骨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椎管内麻醉复合曲马多用于经皮肾镜碎石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3月到2016年12月收治128例的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64例。对照组医治时使用氯化钠溶液+椎管内麻醉,试验组则予以曲马多+椎管内麻醉医治。观察治疗后的结果。结果在本次的研究中,试验组的患者在静脉注射曲马多前后的三个时间其呼吸以及心血管没有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复合曲马多治疗,临床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应用前景广。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曲马多 经皮肾镜碎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