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改革不断深入,医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医院各部门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其网络结构逐渐复杂,一旦出现网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医院正常工作,难以确保患者治疗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在医院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安全防范工作,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确保系统长期、平稳、安全地运行,促进医院更好更快地发展。

  • 标签: 医院 网络信息管理 安全运行
  • 简介:摘要目的行之有效的做好职业病网络直报工作。方法根据目前实际工作,对现行的职业病网络直报工作进行分析,提出思考。结果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存在多种问题系统不稳定、报告卡准确性较低、直报人员整体素质较低等,直报工作实际操作较困难。结论加强网报系统建设,优化直报工作环境才能更好地做好直报工作。

  • 标签: 职业卫生 职业病网络直报 健康监护
  • 简介:摘要口腔医学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在教学上存在内容多、学时少、任务重、难度大等问题;将虚拟网络技术应用于口腔课程教学,既方便了教师备课、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复习、总结,增加了临床示教直观感,提高了临床教学效率,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认知倾向、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系,探讨可能的病理心理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98名青少年网络成瘾者和100名健康青少年进行认知倾向量表、家庭功能量表的评定,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网络成瘾组认知倾向各因子与家庭功能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乐观程度低,家庭功能缺陷对网络成瘾形成有重要影响。

  • 标签: 网络成瘾 认知倾向 家庭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时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探讨不同原因导致的新生儿高胆血症时炎性细胞因子IL-6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共116例,根据黄疸原因分为感染性黄疸组、母乳性黄疸组、早产低体重组、ABO血型不符组、G6PD缺乏症组、原因不明组,用ELISA方法检测其血清IL-6的表达水平。结果感染性黄疸组IL-6水平最高为(156.79±33.28)ng/ml,其次为早产低体重组(85.68±13.18)ng/ml,多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四组IL-6水平都较低,两两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感染和早产低体重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两者的炎性细胞因子IL-6水平较高,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做好抗感染工作。胆红素中毒性脑病不单与血胆红素浓度有关,也与感染和早产低体重等因素密切相关。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IL-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白介素-37表达水平与过敏性紫癜的关系。方法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60例初发HSP为病例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IL-37的水平,并分析HSP与IL-37的相关性。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中IL-37的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37的表达水平在HSP发病初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导致其对机体的保护作用减弱,推测IL-37在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一定的抗炎作用,是一种保护性因子。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白细胞介素37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ncRNARP11-401E9.3在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96例SCLC组织、30例癌旁组织及40例正常肺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LncRNARP11-401E9.3的表达,分析LncRNARP11-401E9.3表达与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LncRNARP11-401E9.3在SCL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P值均<0.001)。在化疗耐药患者中LncRNARP11-401E9.3的表达明显高于化疗敏感者(P<0.05);LncRNARP11-401E9.3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而与SCLC患者的疾病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化疗耐药相关(P值均<0.05);高表达LncRNARP11-401E9.3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及无进展生存时间均较低表达者明显缩短(P值均<0.00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LncRNARP11-401E9.3表达、疾病分期、远处转移是SCLC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P值均<0.05)。结论LncRNARP11-401E9.3可能是SCLC患者潜在的化疗敏感性及预后评估生物标志物。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RNA 长链非编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MMP-9、TIMP-1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肿瘤侵袭发生的关系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63例垂体腺瘤患者标本的MMP-9、TIMP-1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的MMP-9强阳性及阳性表达率(47.1%和91.2%)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10.3%和55.2%,P均<0.01),在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TIMP-1的强阳性表达率分别35.29%和31.0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3%和58.6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MMP-9蛋白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判别垂体腺瘤侵袭性的有效参考指标。TIMP-1在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 标签: MMP-9 TIMP-1 垂体腺瘤 侵袭性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检测Caspase-3,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得出结论Caspase-3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是两个独立的预后因子。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Caspase-3 P53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DNAJA1(DnaJheatshockproteinfamily(Hsp40)memberA1)基因过表达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并对其是否转染成功进行鉴定。方法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blot检测6株结肠癌细胞及瞬时转染DNAJA1质粒的细胞中DNAJA1mRNA水平。采用全基因合成法合成DNAJA1编码区序列并克隆入pEGFP-C1载体末端,构建重组质粒pEGFP-C-DNAJA1并进行测序及凝胶电泳鉴定。结果6株结直肠癌细胞中,DNAJA1在HT29和HCT116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最较低,在LOVO和SW620细胞中较高。测序及凝胶电泳结果表明DNAJA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瞬时转染HT29和HCT116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DNAJA1mRNA分别升高约50倍,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DNAJA1基因过表达重组质粒,并有较高的转染水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 标签: DNAJA1 结肠癌 基因转染
  • 简介:摘要肺癌作为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当出现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s,MPE)时,意味着肺癌处于晚期。胸腔积液的性质进行正确判断是临床上主要的检测目的之一。VEGF、CD44、MMP作为胸腔积液中可溶性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检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9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癌症组),45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及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女性45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浆TR指数进行测定,并做出分析。结果癌症组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t=8.863,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t=23.248,P<0.01);良性病变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17.5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中不同级别间表达比较及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间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通过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指数进行准确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并监测病情变化。

  • 标签: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胰腺癌组织中PSCA表达情况与动物肿瘤恶病质的发展关系,从而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进行实验探索,首先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作为试验组,正常裸鼠作为对照组,每组各80只,随后运用数据统计观察分析裸鼠正常胰腺组织及原位胰腺癌组织中PSCA的表达情况,模型瘤块生长的速度、瘤块的体积以及裸鼠死亡率等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裸鼠原位胰腺癌组织中PSCA高表达率为91.25%,对照组裸鼠正常胰腺组织PSCA高表达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CA基因高表达的裸鼠死亡率为67.12%,PSCA基因中低表达的裸鼠死亡率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CA在正常与胰腺癌裸鼠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PSCA与胰腺癌密切相关,因此可将PSCA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上,可通过检查PSCA基因的表达情况,对胰腺癌进行早期诊断。

  • 标签: 胰腺癌 PSCA表达 动物肿瘤恶病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小管损伤和炎症因子改变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肾结石患者70例作为结石组,随机选取30例无泌尿系结石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运用ELISA法检测两组晨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三叶因子1(TFF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结果结石组NAG、HMGB1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组TFF1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石组NAG与HMGB1正相关(r=0.269,P=0.036)。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是肾结石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肾结石 NAG TFF1 HMGB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CK-19和Ki-67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80例甲状腺癌、6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4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CK-19与Ki-67检测。结果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CK-1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滤泡癌组、良性病变组、正常组(P<0.05);2.Ki-67在正常组无表达,余各组均阳性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滤泡癌组Ki-67LI显著高于乳头状癌组、良性病变组、正常组(P<0.05);4.CK-19、Ki-67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大小、进展分期正相关(P<0.05)。结论CK-19、Ki-67的表达分别在乳头状癌、滤泡癌上调,随肿瘤进展而增高,可作为甲状腺癌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良好指标。

  • 标签: 甲状腺癌 良性病变 CK-19 Ki-6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erbB-2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和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结肠癌组织和18例癌旁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erbB-2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值分别是0.018、0.040、0.016)。结论c-erbB-2的高表达促进结肠癌的生长,增强其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 标签: 结肠癌 c-erbB-2 转移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正常女性各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子宫内膜组织中nm23-H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nm23-H1的蛋白缺失表达为8例、弱阳性表达20例、强阳性表达20例;对照组nm23-H1的蛋白缺失表达为0例、弱阳性表达8例、强阳性表达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nm23-H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IF4E和mTO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关系。方法ELISA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OR和eIF4E基因的表达。结果1、胃癌组织中mTOR和eIF4E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OR和eIF4E基因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mTOR和eIF4E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mTOR和eIF4E基因在胃癌中过度表达;联合检测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可能有助于恶性程度的评估与预后判断。

  • 标签: 胃癌 mTOR eIF4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CTGF和F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他克莫司组和贝那普利组,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各组CTGF和FN的蛋白表达,应用RT-PCR的方法测定肾组织CTGF和FN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CTGF、FN、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他克莫司组的CTGF、FN、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该疗法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他克莫司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