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保健工作中的健康教育对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单位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幼儿8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随机分组研究,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两组各40例,常规护理指导的幼儿为对照组,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幼儿为研究组。结果幼儿发育商(DQ)值比较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促使幼儿发育实现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 标签: 儿童保健 健康教育 幼儿行为 发育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9例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2组患者均接受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认知行为治疗。两组进行12周持续治疗观察,于入组前及入组后第4、8、12周末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总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第4、8、12周末PSQI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正规抗抑郁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认知行为治疗可显著提高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治疗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差异性分为A组与B组,两组各为70人。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A组则在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采用家庭访视护理进行干预,护理结束后,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护理情况,A组护理效果优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家庭访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服药遵从行为,提升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 标签: 家庭访视护理 老年高血压 服药遵从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行为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种植义齿完成修复的98例患者均为我院在2013年12月到2015年2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实施口腔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为4.08%,对照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为1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3)。结论口腔综合护理在预防种植体周围炎中的效果显著,患者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综合护理 种植体周围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定期健康体检对改善老年人健康行为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辖区内户籍老年人群1300例为对照组不进行定期检测干预,2018年1月—2018年10月,体检人群1300例进行定期健康体检为观察组。分析定期健康体检对老年人群健康行为改善价值。结果观察组人员健康行为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差异较小,对照组稍高,P<0.05。定期健康体检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更高,观察组大大超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定期健康体检可促使老年人自我监督,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

  • 标签: 定期健康体检 健康行为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抚触对新生儿行为评分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产科出生第3天的260例新生儿先进行穴位按摩抚触后,再进行行为神经评分检查,记录得分,作为按摩抚触组。另选完全相同的260例新生儿只进行行为神经评分检查,记录得分,作为对照组。结果260例新生儿通过穴位按摩抚触后进行行为评分检查的抚触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抚触组中主动肌张力中支撑反应直立位、原始反射中踏步放置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及早对新生儿进行穴位按摩抚触,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婴幼儿主动肌张力,刺激新生儿原始反射的建立,促进正常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对新生儿具有积极有益的影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穴位 按摩 抚触 新生儿行为评分 足三里 涌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肢体活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神经科收治脑卒中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干预后MMSE评分、上下肢FMA评分升高更为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认知行为干预认知功能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实施常规临床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自我管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我管理可有效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功能状况。

  • 标签: 慢阻肺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延续护理对青光眼患者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青光眼住院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随访复查遵医行为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院后延续护理3个月遵医情况、生存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明显提高了青光眼患者的遵医行为,避免视功能下降,提高治疗效果延缓病程发展,患者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青光眼 遵医行为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方式对冠心病支架植入术患者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将52例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在相同条件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时段及年龄段进行健康教育。统计两组入院时和术后2.4.6个月的行为方式。结果通过早期评估患者动态思想及行为心习惯,选择合适的时间不断强化巩固患者的保健意识,及时督促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提高服用药依从性。从而有效降低疾病复发。

  • 标签: 行为方式 支架植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与情绪问题的影响。方法对264名留守儿童与220名非留守儿童利用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儿童孤独感量表、儿童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结果显示,非留守儿童的社交问题、攻击行为、外化行为行为问题、焦虑抑郁以及内化性为问题得分上均低于留守儿童;在对比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留守时间×分离年龄方差的时候,两组儿童行为问题的相关因子得分并不显著;而儿童的抑郁与行为问题躯体主诉、思维问题、焦虑抑郁、内化行为等因子上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效应较为显著,行为问题总分上分离年龄与留守时间交互效应边缘较为显著。结论留守引起的亲子分离对儿童行为适用于情绪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在幼儿时期与父母分离,分离的时间无论长短,均会儿童的行为与情绪产生不利影响,但年龄较大的时候与父母分离,分离时间越长,对儿童行为与情绪的影响更为严重。

  • 标签: 分离年龄 留守时间 行为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培酮在治疗老年期患者其精神行为方面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52例老年痴呆并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实验组)和奋乃静组(对照组)治疗6周。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神经精神量表以及副反应观察其治疗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在精神症状均显著性减少,且两组间无差异显著性(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副作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培酮在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方面有效果,且其副作用少。

  • 标签: 利培酮 老年期痴呆 精神行为 疗效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遵医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全程护理,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比较两组患者医嘱执行的依从率。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遵医完全依从性患者为22例,部分依从性患者为20例,不依从患者为3例,遵医依从率为93.3%;对照组45例患者中,遵医完全依从性患者为19例,部分依从性患者为16例,不依从患者为10例,遵医依从率为77.8%;两组间遵医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明显提高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的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全程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梗塞患者高压氧治疗遵医行为的临床影响。方法将院收治的88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高压氧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四周后2组患者遵医行为变化情况。结果4周后实验组患者遵医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遵医率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周后实验组患者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高压氧疗的遵医行为,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心理干预 脑梗塞 高压氧疗 遵医行为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抽取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80例。参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干预,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观察患者2个月后疾病认知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变化,采用护理满意评分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后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比分析组间数据。结果(1)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7.50%),参照组治疗依从性(80.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疾病认知评分及护理满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要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可准确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并提高护理满意水平,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高血压 社区卫生服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100例糖尿病患者中的合理效果展开深入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在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50例,其中将以常规护理服务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还采用护理行为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比对照组患者要高,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行为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提升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行为干预 糖尿病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教育干预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12年7月一2012年8月在岗的36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18名,实验组给予行为教育干预和指导,由观察员隐蔽观察2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结果行为教育干预后,医护人员洗手指征和洗手技术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行为教育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行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