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检测Caspase-3,P5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为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提供实验依据。得出结论Caspase-3和P53在子宫内膜癌中是两个独立的预后因子。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Caspase-3 P53 免疫组化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DNAJA1(DnaJheatshockproteinfamily(Hsp40)memberA1)基因过表达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并对其是否转染成功进行鉴定。方法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blot检测6株结肠癌细胞及瞬时转染DNAJA1质粒的细胞中DNAJA1mRNA水平。采用全基因合成法合成DNAJA1编码区序列并克隆入pEGFP-C1载体末端,构建重组质粒pEGFP-C-DNAJA1并进行测序及凝胶电泳鉴定。结果6株结直肠癌细胞中,DNAJA1在HT29和HCT116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最较低,在LOVO和SW620细胞中较高。测序及凝胶电泳结果表明DNAJA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瞬时转染HT29和HCT116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DNAJA1mRNA分别升高约50倍,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DNAJA1基因过表达重组质粒,并有较高的转染水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 标签: DNAJA1 结肠癌 基因转染
  • 简介:摘要肺癌作为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当出现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pleuraleffusions,MPE)时,意味着肺癌处于晚期。胸腔积液的性质进行正确判断是临床上主要的检测目的之一。VEGF、CD44、MMP作为胸腔积液中可溶性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检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肺癌 恶性胸腔积液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在宫颈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9月间南通市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宫颈癌患者(癌症组),45例子宫颈上皮内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及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正常女性45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浆TR指数进行测定,并做出分析。结果癌症组表达水平高于良性病变组(t=8.863,P<0.01)、高于健康对照组(t=23.248,P<0.01);良性病变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t=17.58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组中不同级别间表达比较及宫颈癌患者中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间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颈癌患者而言,通过对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指数进行准确测定可以早期诊断宫颈病变并监测病情变化。

  • 标签: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病变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胰腺癌组织中PSCA表达情况与动物肿瘤恶病质的发展关系,从而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依据。方法进行实验探索,首先建立裸鼠胰腺癌模型作为试验组,正常裸鼠作为对照组,每组各80只,随后运用数据统计观察分析裸鼠正常胰腺组织及原位胰腺癌组织中PSCA的表达情况,模型瘤块生长的速度、瘤块的体积以及裸鼠死亡率等指标差异。结果试验组裸鼠原位胰腺癌组织中PSCA高表达率为91.25%,对照组裸鼠正常胰腺组织PSCA高表达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CA基因高表达的裸鼠死亡率为67.12%,PSCA基因中低表达的裸鼠死亡率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CA在正常与胰腺癌裸鼠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提示PSCA与胰腺癌密切相关,因此可将PSCA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应用于临床上,可通过检查PSCA基因的表达情况,对胰腺癌进行早期诊断。

  • 标签: 胰腺癌 PSCA表达 动物肿瘤恶病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小管损伤和炎症因子改变在肾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肾结石患者70例作为结石组,随机选取30例无泌尿系结石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运用ELISA法检测两组晨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三叶因子1(TFF1)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结果结石组NAG、HMGB1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石组TFF1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石组NAG与HMGB1正相关(r=0.269,P=0.036)。结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和尿液炎症细胞因子的改变可能是肾结石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肾结石 NAG TFF1 HMGB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CK-19和Ki-67的表达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180例甲状腺癌、6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40例甲状腺正常组织进行CK-19与Ki-67检测。结果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CK-1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滤泡癌组、良性病变组、正常组(P<0.05);2.Ki-67在正常组无表达,余各组均阳性表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滤泡癌组Ki-67LI显著高于乳头状癌组、良性病变组、正常组(P<0.05);4.CK-19、Ki-67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无关,与肿瘤大小、进展分期正相关(P<0.05)。结论CK-19、Ki-67的表达分别在乳头状癌、滤泡癌上调,随肿瘤进展而增高,可作为甲状腺癌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的良好指标。

  • 标签: 甲状腺癌 良性病变 CK-19 Ki-6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erbB-2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和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0例结肠癌组织和18例癌旁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c-erbB-2的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呈正相关,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值分别是0.018、0.040、0.016)。结论c-erbB-2的高表达促进结肠癌的生长,增强其侵袭和转移的能力。

  • 标签: 结肠癌 c-erbB-2 转移 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正常女性各4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其子宫内膜组织中nm23-H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nm23-H1的蛋白缺失表达为8例、弱阳性表达20例、强阳性表达20例;对照组nm23-H1的蛋白缺失表达为0例、弱阳性表达8例、强阳性表达4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m23-H1基因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nm23-H1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IF4E和mTO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关系。方法ELISA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OR和eIF4E基因的表达。结果1、胃癌组织中mTOR和eIF4E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OR和eIF4E基因表达与性别、年龄、临床TN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mTOR和eIF4E在胃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mTOR和eIF4E基因在胃癌中过度表达;联合检测两者在胃癌中的表达可能有助于恶性程度的评估与预后判断。

  • 标签: 胃癌 mTOR eIF4E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CTGF和F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SD大鼠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他克莫司组和贝那普利组,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各组CTGF和FN的蛋白表达,应用RT-PCR的方法测定肾组织CTGF和FN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肾病组CTGF、FN、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他克莫司组的CTGF、FN、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该疗法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防治作用。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他克莫司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Ang-1和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68例大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68例作为对照组,分析Ang-1和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Ang-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ng-2与大肠癌发生相关,Ang-1与大肠癌的发生无明显关联。

  • 标签: Ang-1 Ang-2 病理特征 大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11b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达改变与免疫功能改变关系。方法研究纳入都江堰市人民医院COPD患者10例(年龄60.12±7.10),非COPD患者10例(61.12±7.11)作为对照组。利用外周血2ml,进行羟基淀粉分离白细胞,孵育中性粒细胞CD抗原的抗体。用流式细胞仪(FlowCytometry)检测样品。测得抗原标记的目标细胞数和抗原表达强度。统计资料通过SPSS17软件包完成。对COPD与非COPD进行方差分析。结果COPD患者成熟粒细胞表面抗原CD11b表达强度与非COPD患者比较中达到了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本研究发现COPD患者CD11b表达较非COPD患者CD11b表达强度高,提示与COPD患者免疫功能改变有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性粒细胞 抗原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缺氧诱导肿瘤细胞BCL-2表达促进LPPCN样细胞核凝集的形成影响。方法选择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CoCL2缺氧模型来模拟缺氧微环境,采用RT-PCR和Western进行BCL-2蛋白和RNA的表达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BCL-2表达定位情况。结果正常氧条件下,BCL-2表达随着时间推移而下降,缺氧条件下,BCL-2表达随着时间延长而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缺氧12h后,BCL-2定位于细胞质,缺氧36h时,正常氧条件下的BCL-2定位无明显变化,缺氧条件下的BCL-2可见细胞核表达。结论缺氧条件可促进肿瘤细胞形成LPPCN样细胞核凝集。

  • 标签: 缺氧 诱导 肿瘤细胞 BCL-2 LPPCN样细胞核凝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DC34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胃癌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CDC34、CD3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DC34在胃癌组织标本中呈现明显高表达,阳性率为80.0%,高、低表达抗体的标本中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高表达抗体及MVD分别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进一步绘制生存曲线发现,高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差。结论CCDC34在胃癌患者组织标本中呈显著高表达,且高表达患者预后差,其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 标签: 胃癌 CCDC34 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讨论幽门螺杆菌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胃泌素表达水平状况,阐述幽门螺杆菌的发病机理。方法选择本院自2010年6月-2011年10月共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组40例,十二指肠溃疡组40例;分别采取甲硝唑、阿莫西林、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治疗方法,持续14d,分别对比治疗前后的胃泌素和胃泌素基因状况。结果在胃溃疡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的胃泌素水平及胃泌素基因水平分别降低至(0.12±0.06)和(26.15±7.89)pmol/L;在十二指肠溃疡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的胃泌素水平及胃泌素基因水平分别降低至(0.21±0.15)和(26.15±7.89)pmol/L;治疗前后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胃泌素的分泌调节除了和胃泌素基因表达水平有关之外,还受到其他若干机制的影响作用。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胃泌素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采取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D11b+、CD54+以及CD18+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8+以及CD4+/C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研究组患者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明显变小,证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自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54以及CDl8表达增多,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下降。

  • 标签: 脑出血 外周血粘附分子 T淋巴细胞亚群 变化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URG4和钙网蛋白在结直肠癌、癌旁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URG4和钙网蛋白在正常组织、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同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三种组织胰蛋白酶表达量,并分析三者表达的意义及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URG4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的阳性表达高达74.5%和54.5%,而在正常组织中仅10.9%呈弱表达,其与远处转移的相关系数高达0.775和0.858(P<0.05),钙网蛋白和胰蛋白酶呈显著正相关(r=0.982)并与患者的疼痛水平相关(r=0.847),但与URG4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URG4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远处转移密切相关,钙网蛋白和胰蛋白酶与患者的疼痛水平相关。

  • 标签: URG4 钙网蛋白 胰蛋白酶 结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癌基因在乳腺细胞系的表达及遗传学调控。方法以11种乳腺癌细胞系为材料,乳腺非致瘤细胞株(MCF-10A)作为参照,分别于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分析MARVELD1内源性表达,并筛选出明显低于MCF-10A的乳腺细胞系。经去甲基化诱导剂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处理后,检测MARVELD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MARVELD1基因于12种乳腺细胞系内源性表达,其中SK-BR-3中的MARVELD1表达明显低于非致瘤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去甲基化诱导剂5-Aza-CdR处理SK-BR-3后,MARVELD1基因表达明显升高。结论MARVELD1的基因表达可能受启动子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

  • 标签: 抑癌基因 乳腺细胞系 表达 遗传学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