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2015年1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发通知,禁止地方将引种自国外且尚未批准进口的药用植物及国内新发现的药材收载入地方药材标准,要求消除地方药材标准与国家标准之间存在的同名异物、异名同物现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陕西某师范院校一起结核病暴发的原因,探讨高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方法选择西安市某师范院校2013年10月至11月共发现结核病人5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密切接触结核病人人员进行筛查,并分析本次疫情发生原因。结果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核病暴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学校、卫生两部门应加强沟通协作,科学防控,才能及时、高效、规范的处置学校内发生的结核病疫情。

  • 标签: 肺结核 暴发 流行病学 学校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新疆兵团第七师车排子垦区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措施和改水效果。方法1984年10月、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分别在车排子垦区(123团、127团、126团、128团),受影响较重的123团,确立9周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的普查工作。结果改水前的1984年,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2.7%(109/150);1986年第一次改水完成后至2009-2010年12月,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7.17%(19/265);然而,2010年12月至2014年第二次把水源地迁址到61公里的达子庙区域做水源供水后,9周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为0.54%(1/184);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我们定期对该地区水中氟含量浓度的测定,发现水中氟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儿童氟斑牙患病率,并成正比关系。经检验差别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次通过改变水源地址和水源井的深度,进行防病改水工程的实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用来纠正或降低地方性氟、砷中毒病的发生取得了良好效果,可以有效地保护儿童牙齿发育,值得推广。

  • 标签: 水源地 集中式供水 氟斑牙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护患关系紧张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如何化解护患矛盾,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和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课题。校医院是为高校师生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后勤部门,承担着全校师生的健康及医疗保健任务,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是有效开展护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从一名多年在高校医院工作的护士的实践经验出发,针对校医院中护患关系的特点及存在的不和谐因素进行分析,对改善护患关系的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护患关系 高校医院 不和谐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高校教职工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提高防治重视程度,积极进行健康干预。方法参加年度健康体检的内蒙古某高校教职工,合计1699人,其中男性829人,女性870人,采用KHB卓越35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用无抗凝剂真空管采集肘正中静脉血5ml,室温下静置30min后,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尿酸氧化酶法,使用尿酸检测试剂检测血尿酸水平。对体检结果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四格表法和两列多格表法进行X2检验,检验水准P=0.05。当P>0.05时认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总检出率为14.13%,女教工的检出率为3.22%,男教工检出率为25.57%。男教工的检出率高于女教工(x2=173.038,P<0.01﹚,男教工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有随年龄增大而下降的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x2=-4.2049,P>0.05)。女教工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x2=7.3295,0.01<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在高校教职工中患病率较高,男教工检出率高于女教工,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我国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高校 教职工 现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硕士研究生SPSS软件操作掌握和课程满意度情况,为合理设置SPSS软件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形式及学时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新疆医科大学医学2011级选修医学数据分析课程的硕士研究生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除定性资料的统计描述外,基本统计方法的SPSS操作不同类型研究生掌握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学术型研究生掌握程度均好于专业型,高级统计分析方法的SPSS掌握程度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PSS软件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学时应进行合理配置,以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及水平。

  • 标签: SPSS软件 卫生统计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