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后骨感染患者多次住院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规律。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我院接收的创伤后骨感染患者 48例(时间段: 2017年 11月 ~2019年 11月)为研究目标,并择取到感染骨组织以及骨创伤感染分泌物等共计 123个标本进行细菌培养与完成药敏试验。结果:总共分离出 55株病原菌, 1株革兰阳性球菌( 56.36%),其中, 1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58.06%)、剩余均为表皮葡萄球菌以及粪肠球菌; 24株革兰阴性球菌( 43.64%),其中, 6株铜绿假单胞菌( 25.00%)、 5株肺炎克雷伯杆菌( 20.83%)。另外,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于青霉素表现的耐药性达到 83.33%。结论:创伤后骨感染患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混合感染,且革兰阴性致病菌主要就是 a.铜绿假单胞菌、 b.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阳性致病菌主要就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粪肠球菌。经多次住院之后,革兰阳性球菌的感染率增大,变成主要的致病菌,对多次住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进行治疗需规避青霉素的运用,谨慎应用环丙沙星以及庆大霉素等一些耐药性比较强的抗生素药物,应该选取敏感性比较好的利奈唑胺或是万古霉素等。

  • 标签: 创伤后骨感染 多次住院 细菌分布 耐药性变化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观察口腔内正常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以及口腔黏膜癌组织的PRMT1表达的不同之处,研究该物质在口腔黏膜癌病变过程中出现的表达异常,探讨其与口腔黏膜癌的病变关系。方法:调取我院2011-06/2014-02所做口腔黏膜癌病理标本52例,及正常口腔黏膜标本17例、不典型增生标本6例,均采用sP法检测PRMT1,比较表达的不同。结果:口腔黏膜癌组织的PRMT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和不典型增生组织,PRMT1阳性表达率和癌变分化程度成正比,且与肿瘤的转移关系密切。结论:PRMT1与口腔黏膜癌的分化程度和转移关联密切,为临床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科学的指导。

  • 标签: 口腔黏膜癌 PRMT1 癌前病变 演进过程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规律性血液透析和骨化三醇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方法:研究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验时间为2019.6-2021.1,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将规律性血液透析治疗应用在对照组中,研究组在对照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规律性血液透析联合骨化三醇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血钙水平、血磷水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组间治疗前血钙水平、血磷水平、皮肤瘙痒症状评分相比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钙水平(2.26±0.44)mmol/L相比对照组的(2.02±0.39)mmol/L要高,血磷水平(1.75±0.51)mmol/L、皮肤瘙痒症状评分(1.53±1.12)分相比对照组的均要低,P

  • 标签: 骨化三醇 慢性肾功能衰竭 规律性血液透析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伸护理干预对门诊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焦虑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门诊2022.1-2023.6期间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电脑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延伸护理的观察组,对比焦虑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规律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行延伸护理能长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保障生活质量,改善生存水平。

  • 标签: 延伸护理干预 门诊 血液透析 尿毒症 焦虑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绿色医疗联合规律性饮食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15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抓阄法分为规律性饮食组[76例]、绿色医疗联合组[76例]。规律性饮食组的研究对象行规律性饮食干预,绿色医疗联合组研究对象在规律性饮食组的基础上采用绿色医疗进行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与干预后心理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与规律性饮食组相比,绿色医疗联合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降低,满意度明显升高,具有意义(P<0.05)。结论:绿色医疗联合规律性饮食的干预可明显改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理情绪。

  • 标签: 绿色医疗 规律性饮食 上消化道出血 心理情绪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龄产妇应用妊娠期规律产检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高龄产妇,“双盲法”分参照组(妊娠期不规律产检)、规律组(妊娠期规律产检)各35例,两组疗效比较。结果:干预前分析自我保健管理水平、生活质量无差异,P>0.05;干预后较参照组,规律组自我保健管理评分更高;SF-36评分更高;规律组围产期并发症率(8.57%)低于参照组(28.57%),规律组不良妊娠发生率(5.71%)低于参照组(22.86%),P

  • 标签: 妊娠期规律产检 高龄 自我保健管理 生活质量 妊娠结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依从性曲线规律为指导的阶段护理在脑血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脑血栓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依从性曲线规律为指导的阶段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依从性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评分、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依从性曲线规律为指导的阶段护理在脑血栓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还能提升其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依从性曲线规律 阶段护理 脑血栓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偏瘫病人实施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对其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把2022.7-2023.6作为本次研究的时间范围,选取该时间范围内本科室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进行研究,通过电脑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3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30例患者予以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方案。观察比较2组脑梗死病人的FMA(运动功能)、ADL(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FMA、ADL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与常规组对比,研究组患者依从率29例(96.67%),明显更高(P<0.05)。结论:基于依从性曲线变化规律的阶段性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偏瘫病人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治疗配合度得到提升,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患肢功能,使其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依从性曲线 变化规律阶段性护理 脑梗死 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模式的影响,基于常见慢性肾病,阿皮亚的矿物质和骨骼异常(CKD-MBD)。方法:从2019年5月到2020年5月,根据研究所法律对60名患者进行抽样的方法分为随机数字研究和控制组,每组30例。根据对照组计划,研究小组使用了app护理模型,分析了两组相互关联的生化和生物指标(如CKD-MBD)的流行程度、自尊评估和心理弹性评估。结果:研究小组中的磷、钙和PTH水平低于对照组,而GSES评分和整体心理弹性指数远远高于对照组,这在统计学上很重要(P.0.05)。结论:建立基于APP的护理模式,以改善对生化指标相关的CKD-MBD患者的血液分析,提高他们的自尊,改善他们的心理状况值得临床宣传。

  • 标签: APP管理护理规律血液透析CKD-MBD自我效能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对疼痛程度及其发作规律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畸效果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正畸效果评价中上中切牙凸距差、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d、5d、7d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1d疼痛程度达到高峰,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缓解较快,治疗后7天疼痛基本消失。对照组患者治疗后3天疼痛达到高峰,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缓解较慢,直到7天疼痛仍然存在。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和直丝弓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均有良好疗效,相比直丝弓矫治器而言,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口腔正畸中疗效更加,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疼痛,并随着时间推移,疼痛程度逐渐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直丝弓矫治器 口腔正畸 疼痛 发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