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精神病医院病区存在的安全风险,探讨有效的防范对策。方法:本研究采用综合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目前关于精神病医院病区安全风险与防范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多家精神病医院病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安全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精神病医院病区存在的安全风险主要包括患者自残、暴力行为、逃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防范对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专业培训、改善病区环境、加强科学研究等。结论:本研究得出结论,通过综合采取各项防范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及精神病医院病区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提高病区管理质量,保护患者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 标签: 精神病医院病区 安全风险 防范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0例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患者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效果,并有助于控制和预防复饮。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护理措施要因人而异。

  • 标签: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 临床表现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对临终患者非常重要,其目的在于使临终前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减轻其肉体及精神上的痛苦,改善患者余寿的质量,让每个临终患者在有限的时光里安详地、舒适地、有尊严而无遗憾地走完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但是长期以来并没有指南提到这个问题,而在诊治过程中,多数临床医生也回避和患者对此进行交流。该文详细阐述了姑息治疗和临终关怀在临终患者中的重要性,提示医护人员在面对临终患者的同时,需要承担终末期患者的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努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姑息治疗   临终关怀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市重性精神疾病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对研究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对照组健康人群健康档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方法为查阅相关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档案资料及对照组健康人群体检档案资料、询问患者及家属等。记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病因素,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两组受教育程度、职业等资料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年龄分布、男性比例、家庭收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压力、家庭关系及身体机能是导致重性精神疾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所占比例分别为41.69%、28.21%、15.05%。结论从事精神病管理工作医生应准确掌握重性精神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诱因,对高危人群及时采取心理干预、家庭干预、药物干预等多种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发生率,对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应根据其发病诱因给予正确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疗效及预后。

  • 标签: 重性精神疾病 危险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探究社区精神障碍患者居家康复干预效果。方法以 2016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自江苏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平台录入的 70例精神病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模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随访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病情变化和生活质量以及相关指标情况。 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低于观察组,其数据分析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存在变化;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高于观察组,差异性显著。结论 面对居家的精神障碍患者,应用采取居家康复干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变化,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的推广采纳。

  • 标签: 社区 精神障碍患者 居家康复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暴力行为患者应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进行探析。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精神科治疗患者共112例进行实验研究,随机抽签分组,各56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干预,实验组对暴力行为进行防范和护理。将暴力行为发生率,病房安全质量及护理后总体危险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病房安全质量评分低于实验组,且暴力行为发生率和总体危险度显著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科暴力行为患者采取防范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危险度,对提高病房安全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防范护理措施 精神科 安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