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输液护理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输液治疗护理的范围由解剖学、生理学治疗形式和技术来详细说明,它包括患者、护士和实践场所,高质量的护理能够使患者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并减少与输液治疗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护士输液技术的提高,带来了诸如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和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支出。

  • 标签: 输液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针对568例ICU不同患者不同血管情况采用不同穿刺方法后,分析、讨论,做好心理护理,消除影响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因素,提高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者的痛苦,赢得患者的信任,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 标签: 重症监护 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观察不同部位静脉留置套管针导致静脉炎的情况,并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5月-2013年9月发生的237例静脉套管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穿刺部位以及套管针留置时间与静脉炎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锁骨下静脉穿刺未发生静脉炎;其他三个部位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4.35%、22.09%以及2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3d、4-6的、以及≥7d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5.60%、16.85%以及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穿刺部位发生静脉炎的几率不同,以锁骨下静脉穿刺静脉炎的发生率最低,而且套管针留置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也越高。

  • 标签: 不同部位 套管针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3例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大隐静脉术后发生LDVT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发生术后LDVT的原因和治疗效果。结论:总结评估大隐静脉曲张术前危险因素、手术规范操作、降低术后LDVT的发生率。

  • 标签: 静脉曲张/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和控制
  • 简介:摘要介绍了左氧氟沙星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预防措施,护理人员应该正确的护理操作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炎 原因分析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选取180例需用静脉留置针的病人,按穿刺部位、药物性质、留置时间、封管方法分组观察。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穿刺部位的选择、输入药物的性质、血粘稠度、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有关。结论对应用留置针的病人,合理选择静脉、有计划地输入液体种类和数量、选择适宜的封管方法、掌握适宜的留置时间,可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留置针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患者74例,按照是否进行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7例。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情况发生的几率。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静脉留置针静脉炎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运用静脉置留针的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分析,分析其静脉炎的发生率以及对静脉炎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静脉穿刺部位、输入药物是否具有刺激性、输入量的大小及静脉留置时间等有关。结论增加护理人员对防止静脉炎的责任意识,规范的操作流程,正确的穿刺部位和临床观察以及正确的封管方法等是防止静脉炎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疼痛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接收的60例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分为水胶体敷料外敷组与硫酸镁外敷组、喜辽妥外敷组,分析与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硫酸镁外敷组疼痛缓解有效率55%,喜辽妥外敷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5%,水胶体敷料外敷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5%,差异性显著(P<0.05)。硫酸镁外敷组护理满意度40%,喜辽妥外敷组护理满意度80%,水胶体敷料外敷组护理满意度100%,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合并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疼痛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缩短病程,提高其生活质量,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护理工作风险。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血栓性浅静脉炎 疼痛干预
  • 简介:摘要手术室的病人由于手术的复杂性,对于病情紧急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为保证静脉通路的通畅,提高静脉穿刺成功效率,我们通过缩短静脉穿刺时问来改进这一操作护理技术的方法进行探讨。我科对126例外周静脉穿刺的手术病人进行了随机分组,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对照组用50-60℃温水热敷穿刺静脉局部周围,止血带结扎后待静脉充盈充分再行穿刺;实验组热敷后,止血带结扎后指压穿刺静脉点上方3-4cm,待静脉充盈充分行穿刺。根据穿刺成功时间长短,进行比较,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P<0.01。所以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指压静脉充盈法明显优于传统局部热敷法,指压法比局部热敷法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指压 时间 静脉
  • 简介: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治疗慢性下肢静脉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6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该26例均同时存在浅静脉倒流、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深静脉功能不全和静脉性溃疡。手术方式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和小腿曲张的浅静脉经皮连续环形缝扎术。26例同时行股浅静脉瓣膜外包窄术。结果:术后肢体症状和浅静脉曲张消失,10例静脉性溃疡短期内愈合。16例明显缩小。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静脉结扎术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小,是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性溃疡的有效方法和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静脉曲张 下肢 溃疡 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治疗护理MDT对预防静脉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本院接受静脉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静脉治疗MDT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不论是护理效果还是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静脉治疗 护理MDT 静脉炎
  • 简介:目的对60例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各组均为30例.观察组用中药膏剂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膏剂外敷对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效果肯定.

  • 标签: 中药膏剂 老年患者 留置针 静脉炎 外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5例需经下肢静脉穿刺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5例采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的方法给药,对照组10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股静脉置管,以降低化疗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生存意义。

  • 标签: 下肢外周静脉 穿刺 股静脉 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