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性使用尿激酶封的方法,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内血栓,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和血液透析充分。方法将新插72例深静脉永久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插管后透析开始2周用尿激酶封+2周后肝素封组)和对照组(插管后透析后一直肝素封组)。并比较两组导管通畅率、通畅时间及并发症(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导管通畅数为32例(其中完全通畅数为24例,部分堵塞数为8例),导管完全堵塞4例。完全通畅率为66.67%;对照组导管通畅数为28例(其中完全通畅数为12例,部分堵塞数为16例).导管完全堵塞8例。完全通畅率33.33%。观察组通畅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出血。观察组导管通畅时间超过对照组导管通畅时间。结论置早期尿激酶常规封,有效预防置血栓形成,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可获得较佳的长期通畅率。

  • 标签: 尿激酶 血液透析 永久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丝法在半永久性置中的应用。方法10例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置采用传统的撕脱鞘法,25例采用改进的导丝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采用改进的导丝法置25例,置成功率100%,穿刺孔出血量极少,血流量充足可以满足透析需要,且操作简单。结论导丝法操作简化,风险下降,出血量少,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半永久性双腔管置管 浅颈丛阻滞 撕脱鞘法 导丝法
  • 简介:摘要根治疗主要包括根预备、根消毒、根充填。根预备的目的是应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感染物质并成形根,有利于完全严密的根充填。因此根预备的效果是根治疗成功的关键。为了这一目的,越来越多的根预备扩锉器械被研发出来,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本文通过综述常用不同根预备扩锉器械,同时查阅大量文献比较每种根预备器械应用于根预备的优缺点,从而指导临床应用。

  • 标签: 根管预备 根管预备器械 预备效果
  • 简介:通过对ICU患者意外拔除胃的原因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减少了意外拔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意外拔管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手术后留置双“J”患者导尿拔除方法的选择。方法将260例泌尿系手术后留置双“J”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在术后拔导尿前先将尿向膀胱推进2cm,向左或右旋转导尿360°,再抽出气囊内生理盐水,然后拔除导尿,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方法拨除导尿。观察拔导尿同时留置的双“J”是否伴随导尿发生移位或脱出。结果实验组拔除尿时,留置的双“J”未发生移位,对照组5例发生移位或脱出,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泌尿系手术后留置双“J”患者拔导尿前先将尿向膀胱推进2cm,再向左或向右旋转导尿360°,再抽出气囊内生理盐水,然后拔除,比常规拔导尿方法能有效减少双“J”发生移位或脱出。

  • 标签: 泌尿系手术 拔气囊导尿管 双&ldquo J&rdquo 管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牙胶根填充术进行根治疗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需行根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冷牙胶侧压填充治疗,观察组采用热牙胶充填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情况以及治疗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平均值明显小于对照组(4.01±1.32)VS(7.56±1.39),P<0.05;随访6~24个月,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6.7%VS80.0%),P<0.05。结论应用热牙胶根填充技术进行根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热牙胶 根管填充术 根管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评估鼻饲置患者病情,研究具有针对性个体化置方法,提高鼻饲置的一次成功率,避免鼻饲置失败。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12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鼻饲置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10年1月至6月在我院神经内二科鼻饲置的住院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评估患者并实施置;实验组在行鼻饲置前,评估患者的病情,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置方法。观察两组患者鼻饲置的一次成功率,以及置失败的病例数。结果实验组鼻饲置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失败病例为零。结论行鼻饲置前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置方法,可提高鼻饲置的一次成功率,避免鼻饲置失败病例的发生。

  • 标签: 鼻饲置管 病情评估 置管方法 成功率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看护老年人,一批医养结合的护理院出现了。这些护理院办理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设置医疗、护理、药房、化验室等科室,配备医生、护士、医技等专业技术人员。卫生执法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发现这类医疗机构存在诸多问题。作者通过对一起违反《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的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经验和教训,对承担医养结合功能的医疗机构监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医养结合 护理院 行政处罚 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刀治疗配合局部阻滞、日本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骨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38例42足跟骨患者骨增生症采用针刀治疗配合局部阻滞、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对其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个月,痊愈36例,好转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刀治疗配合局部阻滞、点式直线偏振光疼痛治疗仪治疗骨增生症,对骨增生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跟骨增生症 针刀治疗 局部阻滞 点式直线偏振光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SandersⅡ型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5月-2016年0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SandersⅡ型骨骨折患者45例,使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的B?hler角以及Gissane角与术前相比对比差异显著(P<0.05),存在统计学相关意义。结论在SandersⅡ型骨骨折的治疗中应用闭合复位空心螺钉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闭合复位空心螺钉 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超声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超声波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抗骨质疏松类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骨密度(BMD)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3%、6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MD为(78.51±1.48)mg/cm³,对照组BMD为(77.29±1.13)mg/cm³。两组患者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痛症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超声波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质疏松 跟痛症 超声波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跟骨骨刺治疗中运用针灸结合小针刀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院内的90例骨骨刺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小针刀治疗)、观察组(接受针灸结合小针刀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痊愈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整体近期临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针灸 小针刀 治疗 跟骨骨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胃患者意外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管理胃意外拔,比较实施前后留置胃非计划拔发生率。结果意外拔发生率从8.16%降至1.04%。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胃患者中,有效的降低了意外拔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管理的水平。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 胃管 意外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减压非计划拔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 240例,均为我院普外科接受胃肠减压插管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发生率 1.67%低于对照组 10.83%,有统计学差异, P< 0.05。两组护理前 Kolcaba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护理后,对照组 Kolcaba评分( 59.71±6.63)分明显低于观察组 Kolcaba评分( 76.49±7.14)分,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普外科胃肠减压插管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可降低其非计划拔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普外科 胃肠减压管 非计划拔管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根冲洗在磨牙弯曲根预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存在慢性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病例374例,使用G钻把根管口扩大后,将根管口敞开,保持根弯曲度<15°,将病例平均实行分组,其中研究组187颗牙,使用超声波实行根冲洗;对照组187颗牙,使用盐水、双氧水对根进行冲洗。一周时间以后,根据患者的复诊情况和组术后出现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磨牙根预备术后出现反应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的磨牙根预备术后出现反应的发生率为28.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用不锈钢K锉预备磨牙弯曲根和超声波相结合对根进行冲洗,能有效减少低并发症的出现,过程操作简单,便捷,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根管 弯曲根管 临床应用 G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胃固定方法与新的固定方法(胶、寸带法)差异,选择即牢固又简单易行的方法,减少病人意外脱率,解除病人留置胃管带来的心理负担,消除胶布对固定胃处皮肤的刺激,减少护士工作量。方法分析比较我院2009年3月~2009年6月分别采用传统固定方法(109例)与新固定方法(127例)的意外脱率、固定胃处皮肤受损情况及病人担心脱的心理负担。结果新固定方法意外脱率、固定胃处皮肤受损发生率及病人的心理负担状况明显降低,传统固定方法(109例)与新固定方法(127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的固定方法固定牢固、取材方便、简单易行,在我院使用受到广泛认可。

  • 标签: 胃管固定 意外脱管 皮肤受损情况 担心脱管的心理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手感X线法和RootZX电测法在根治疗中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临床应用结果,从而评价其准确性、可靠性和优越性。方法将143名患者拟做根充填的186个根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手感X线法和RootZX电测法测定根的工作长度,然后常规进行根预备和根充填,术后拍摄X线片,观察根充填效果。结果手感X线组和RootZX电测组的恰填率分别为61.54%和82.11%(P<0.05),而超填率分别为23.08%和11.58%(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电测法测定根管工作长度快速、准确、充填效果好、超充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根管治疗 电测法 根管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