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6 个结果
  • 简介:我患有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多年,曾经手术修复二尖瓣,病情控制较好。但在最近因感冒后出现头晕、胸闷、心悸和心前区不适,去医院检查发现合并房颤,医生开了除颤、控制心率的药物和阿司匹林。我想了解服用阿司匹林的目的和益处.是否需要长期服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长期服用 房颤 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 心前区不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房颤是常见心律失常的一种,包括阵发性、特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房颤的发生是复杂的,临床应及时观察症状、体征,使阵发房颤得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新发生的房颤病人发生房颤时,心房开始无规律跳动、血液动学紊乱,临床表现突然、频繁,临床应多重视、分析病人的主述症状,尽早发现要发生房颤的病人,避免的转为永久性房颤

  • 标签: 新发生 房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波1梁秀华2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6期
  • 机构:慢性心房纤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慢性房颤包括:无转复窦律指征的持续性房颤;房颤已持续几年,在没有其它方法干预的情况下(外科迷宫术和导管消融术),即使转复为窦律后也很难维持窦性心律;药物维持窦性心律的风险大于房颤本身的风险。我国近年发表了中国部分地区心房纤颤住院病历回顾性调查,发现1999-2001年间房颤站同期心血管住院病人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为7.9%[1]。胡大一[2]等在全国18家医院进行的房颤脑卒中病例对照研究显示,我国脑卒中的患病率为24.8%,高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房血栓是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该研究组进行的另一项人群研究发现,我国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率只有2%。目前的慢性房颤治疗策略一是药物治疗室率控制预防心衰、心动过速型心肌病的发生和预防栓塞事件;二是外科迷宫术和导管消融术是近年房颤治疗研究的热点,成功率不断提高,可高达50%以上。但因费用高、普及率较低、复发率高的原因,所以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扑动与颤动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终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室扑和室颤应立即按心肺脑复苏的原则建立有效呼吸和人工循环,并尽快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 标签: 扑动 颤动 治疗
  • 简介:目的:应用左心房容积追踪技术(LAVT)评价不同年龄段正常成年人左心房容积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将90例健康成年受试者按年龄分为6组:A组(18~29岁),B组(30~39岁),C组(40~49岁),D组(50~59岁),E组(60~69岁),F组(70~79岁)。采集并存储心尖四腔心及心尖两腔心切面各连续3个心动周期动态二维图像,于收缩末期手动描记左心房心内膜面,启动左心房容积追踪技术自动得到双平面左心房容积变化曲线及左心房容积变化速率曲线,并分别记录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心电图P波对应左心房容积(LAVp)、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收缩期左心房充盈速率峰值(dv/dtS)、舒张早期左心房排空速率峰值(dv/dtE)、舒张晚期左心房排空速率峰值(dv/dtA),并将容积指标用体表面积(BSA)标化(LAVImax、LAVIp、LAVImin),计算左心房总体排空率、被动排空率及主动排空率(%LAVItotal、%LAVIpass、%LAVIactive);同时记录二尖瓣口血流E峰、A峰,二尖瓣环左心室侧壁处组织多普勒(TDI)e峰、a峰,并分别计算E/A、e/a及E/e比值。结果6组间%LAVIpass、dv/dtE随年龄增长大致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AVImax、LAVImin、LAVIp、dv/dtA、%LAVIact值则随年龄增长大致呈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EF、dv/dtS随年龄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VT技术是一种定量评价左心房容积及功能变化的新技术,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不同年龄阶段正常成年人左心房的容积及功能变化情况,LAVT各参数指标结合二尖瓣口血流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左心舒张功能的情况,从而为临床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改变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心房功能 左心房容积追踪技术 容积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相关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及抗栓治疗现状。方法对黄山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经住院明确诊治的42例80岁以上高龄房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持续性房颤33例(78.6),持续性房颤5例(11.9),阵发性房颤4例(9.5)。患高血压22例、心衰19例、冠心病12例。永久性房颤患者和阵发性、持续性房颤患者L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大都具有一种以上中危因素和或高危因素,35例患者选择抗血小板治疗,接受华法令治疗为0,4例患者存在抗栓禁忌证,3例患者放弃抗栓治疗。高龄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增高,因心衰致死率增高。结论慢性持续性房颤是高龄老年人房颤的主要特征,老年房颤同时伴有多种相关基础疾病,高血压、心衰、冠心病是高龄老年人房颤的主要因素,老年房颤常有多个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生率高,但华法令抗凝治疗率低,应针对个体选用合适有效的抗栓治疗。

  • 标签: 心房颤动 老年人 高龄 抗栓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病因分布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2010年147例房颤住院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房颤最常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阵发性房颤主要采用药物复律;慢性房颤主要采用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结论冠心病、高血压病等是房颤的主要病因,详细了解病因及临床分型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房颤 病因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人的生命是靠心脏的正常跳动来维持的,心脏把全身用过的血液收回来,泵到肺里通过呼吸把二氧化碳排出去,同时把氧气带进血液,然后再把氧合好的血送至全身,这是心脏的主要功能。如果这一功能受到影响,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而房颤,就是影响这一功能的主要疾病之一。

  • 标签: 微创外科治疗 房颤 二氧化碳 心脏 血液 生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瓣膜置换术联合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1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瓣膜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0例,予以瓣膜置换术+房颤射频消融术。结果: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容积等心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更优,即刻窦性心律恢复率较对照组更高,辅助呼吸时间、住院时间、围手术期死亡率比对照组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房颤射频消融术 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