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矿脉穿插关系,矿物共生组合及矿石Rb─Sr等时线,Sm─Nd等时线、40Ar/39Ar年龄谱等年代学资料,认为康古尔金矿热液成矿过程主要经历了4个成矿阶段。Ⅰ为磁铁绿泥蚀变岩成矿阶段;Ⅱ为黄铁矿石英脉成矿阶段;Ⅲ为多金属硫化物石英脉成矿阶段;Ⅳ为碳酸盐石英脉矿化阶段。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

  • 标签: 新疆 康古尔 金矿床 蚀变岩型 成矿阶段 同位素年代学
  • 简介:运用同位素定年技术厘定西天山备战铁矿成岩年代,结合成矿地质背景研究矿床成因.通过对备战铁矿矿带南侧花岗斑岩样品中分选出的锆石单矿物颗粒进行锆石U-Pb法同位素定年,获得谐和年龄为(301.36±0.39)Ma.初步认为备战铁矿成岩时代为晚石炭世早期.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备战铁矿成矿环境为晚石炭世裂谷闭合环境,成矿岩浆形成于海陆交互相.矿石与围岩在成因上有联系,来自富集地幔,喷发过程中含矿岩浆与陆壳物质或花岗岩发生混染,形成铁矿床.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为火山沉积后期矽卡岩化改造富集型磁铁矿床.

  • 标签: 备战铁矿 锆石U-Pb法 成矿年代 矿床成因 地质意义
  • 简介:郯庐断裂带经过长期的研究,取得许多成果,但在年代学上还存在严重的分歧及缺乏严格定时的证据,尤以确定走滑剪切运动的时限争纷更甚。走滑剪切运动是一个非瞬间又非均匀的过程。依据作者近年内进行的专门工作及现有的各种材料,从地质年代学及同位素年代学两方面研究成果的分析。郯庐断裂带在晚侏罗世末期(140Ma左右)开始产生剪切破裂井大规模左行平移,直至早白垩世晚期(110Ma左右)又有一次重要的走滑剪切运动。左行走滑运动延续约30Ma。随后郯庐断裂带进入以伸展为主的构造运动。从始新世中期(45Ma左右),它又转化为多次受挤压兼小幅度右滑的运动。

  • 标签: 郯庐断裂带 年代学 走滑剪切 同位素
  • 简介:雀儿山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体位于川西义敦岛弧北端,具有过铝质碱性系列A型花岗岩,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向右缓倾,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Eu负异常明显,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经历了部分斜长石结晶分离过程。黑云母二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值为101.2~102.18Ma,表明其成岩年龄为早白垩世(K1)。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川西雀儿山燕山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后伸展环境。

  • 标签: 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构造背景 雀儿山
  • 简介:天山东段古生代火山-沉积地层时代特别是变质事件的厘定对探讨天山古生代洋盆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出露于哈密沁城地区的红柳沟组中的流纹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了锆石(U-Pb)年龄为(426±12)Ma(MSWD=0.31),该年龄可以代表红柳沟组的沉积年龄。同时,获得变质锆石的加权平均年龄为(372±28)Ma(MSWD=0.021),该期变质事件在天山普遍发育,可能与天山古生代洋盆碰撞有关。

  • 标签: 哈密 天山 红柳沟组 流纹岩 锆石U-PB年代学
  • 简介:对新疆中天山东段桑树园子一带侵入中元古界星星峡群中的花岗质片麻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形成时代为(475.7±1.6)Ma,属早奥陶世岩浆活动产物,同时锆石25个测点中未发现有任何前寒武纪的残存锆石或时代信息。结合造岩矿物组合特征,认为其原岩为中-酸性侵入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花岗质片麻岩SiO2含量为62.45%-66.52%,K2O/Na2O变化于1.74-1.99,A/CNK值介于0.94-0.95,具高钾和弱过铝质的特征。稀土分布曲线呈右倾轻稀土富集型,弱的负铕异常,δEu值为0.69-0.76。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Ba,K等,亏损Nb和Ta等高场强元素及Ti和P,具I型花岗岩特征。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可能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大陆边缘弧构造环境。结合岩石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和区域地质背景,认为桑树园子花岗质片麻岩原岩可能是以干沟蛇绿岩为代表的中天山北缘古大洋向南俯冲的弧岩浆岩记录。

  • 标签: 中天山 桑树园子 花岗质片麻岩 弧岩浆岩 锆石U-PB年龄
  • 简介:色勒特果勒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与侵位于上石炭统东图津河组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对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表明,花岗闪长斑岩的形成年龄为(302±3)Ma,MSWD=2.1,指示其形成于晚石炭世。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斑岩体为准铝-弱过铝的I型花岗岩,属钙碱性系列,富集K,Rb和Th等LILE元素和相对亏损Nb,Ta,Hf,Y,Yb等HFSE元素,出现了较明显的Nb,Ta负异常,暗示其源区为大陆弧环境。本区斑岩具高的LREE/HREE和LILE/HFSE比值,较低的Ba/Th比值,暗示斑岩的岩浆受俯冲带熔体显著改造。结合邻区岩浆岩特征及时代,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后碰撞阶段,其形成可能与晚泥盆—早石炭世俯冲的洋壳形成的新生大陆地壳在晚石炭世造山后伸展体制下部分熔融有关。

  • 标签: 西天山 花岗闪长斑岩 SHRIMP U-PB定年 地球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