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水热法合成了诺氟沙星金属配合[Cu(C16H18N3FO3)2(C14H8O5)(H2O)3],并应用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其结构进行测定,确定了其几何构型,探讨了金属离子与药物分子的配位方式.采用琼脂扩散法对比4种常见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合成的金属配合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 标签: 诺氟沙星 金属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抑菌作用
  • 简介:运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新的配合[Ni(Phtpy)2](CH3COO)2(化合1),(Phtpy=4′-苯基-2,2′∶6′,2″-三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化合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0560(8)nm,b=1.10307(9)nm,c=2.02014(15)nm,α=94.3830(10)°,β=100.9830(10)°,γ=106.3120(10)°,V=1.8831(3)nm3,Z=2,R1=0.0872,wR2=0.1831.配合中存在3种氢键和多种π-π相互作用,使其成为一个3D配合.

  • 标签: Ni(Ⅱ)配合物 4′-苯基-2 2′∶6′ 2″-三联吡啶 晶体结构
  • 简介:样品经硝酸-氢氟酸-硫酸混合酸消解,磷酸提取。通过对溶液的测定介质和介质浓度、KBH4浓度、灯电流等条件的优化及其对共存元素测定影响及其消除,建立了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球化学样品中微量锗的方法,方法检出限为33ng/g,测定范围为0.10~60μg/g,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验证,测定结果与标准值吻合;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 标签: 地球化学样品 原子荧光光谱法
  • 简介:分别以不同的异羟肟酸为配体,合成了3个氧钒(Ⅳ)配合,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1HNNR,13CNMR,51VNMR)、电子顺磁共振和电子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配合进行了表征.分别在不同的羟基醇中以氧钒(Ⅳ)配合BHAOV为基础,合成了2个含烷氧基的五价氧钒(Ⅴ)化合.在吡啶中合成了含吡啶的六配位氧钒(Ⅳ)配合BHAOV(PY),V占据第6位置S原子,可使其不被氧原子进攻而氧化,要使V内层发生氧化,在四价钒上至少有一个空的配位位点是完全必要的.而且还研究了BHAOV在乙腈中的配位反应动力学.

  • 标签: 异羟肟酸氧钒化合物 合成 表征 配位化学性质 配位反应动力学 乙腈
  • 简介: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1个新型类杯芳烃修饰的Keggin型超分子化合Ag6L6(PMo12O40)2(1)(L=5-甲基四氮唑),其中6个5-甲基四氮唑配体和6个银配位形成了类杯[6]芳烃的多核银配合.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化合的晶体结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1属于六方晶系,R-3空间群,晶胞参数a=1.77908(8)nm,b=1.77908(8)nm,c=2.40885(19)nm,α=90°,β=90°,γ=120°,V=6.6028(7)nm3,Z=3.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类杯芳烃 5-甲基四氮唑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KEGGIN
  • 简介:用5-硝基水杨醛与乙二胺缩合,制备了Schiff碱配体.将其与过渡金属Cu(Ⅱ)和Co(Ⅱ)在80℃水浴中搅拌回流1h,分别形成草绿色和朱红色沉淀,合成出了2种新型的Schiff碱配合.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荧光光谱、摩尔电导率等分析手段,对配合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配合组成、结构确定,热稳定性强,荧光光谱数据证明配体和配合都具有荧光性质.用蛋氨酸光照法测定了配体和配合的生物活性,配体生物活性较低,但形成配合后活性大增,说明配合对超氧离子自由基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标签: 5-硝基水杨醛 SCHIFF碱 生物活性 荧光性质
  • 简介:利用水热合成方法合成了2个新的苯并咪唑修饰的Keggin型多酸基化合[(C_7H_6N_2)_3(H_3PMo_(12)O_(40))]·H_2O(1)和[KNa_2(C_7H_5N_2)_2(H_(2.5)SiW_(12)O_(40))_2]·6(C_7H_6N_2)(2)(C_7H_6N_2=苯并咪唑).化合1为超分子结构,化合2为2种碱金属钾和钠与多酸配位形成链状多酸基化合,并通过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2种化合的晶体结构.单晶结构分析表明化合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1580(7)nm,b=1.3159(8)nm,c=1.8254(12)nm,α=84.418(10)°,β=88.958(10)°,γ=65.852(10)°,V=2.5255(3)nm3,Z=2;化合2也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1.3586(9)nm,b=1.4403(10)nm,c=1.8365(13)nm,α=109.509(10)°,β=90.755(10)°,γ=114.864(10)°,V=3.0236(4)nm3,Z=1.

  • 标签: Keggin多金属氧酸盐 苯并咪唑 碱金属 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直接法氧化锌中铝、铜、铅、铁、镉、锰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确定了溶样方法和分析谱线,对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2.5%~6.5%,加标回收率在92%~105%,测定结果与其它经典分析方法测定结果一致。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快速,适用于直接法氧化锌中多元素同时测定。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直接法氧化锌
  • 简介:以-·N-O-为自旋中心(SC),间苯为铁磁耦合单元(FC),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为端基(EG),设计一系列新型稳定高自旋分子.另外以-*N-O-为SC,苯、吡啶、哒嗪、嘧啶、吡嗪、三嗪为FC,苯为EG,又设计另一系列新型稳定高自旋分子,并通过AM1-CI方法计算,研究了不同杂环作为端基或耦合单元对高自旋分子自旋多重度稳定性的影响.

  • 标签: 杂环 高自旋基态 双自由基 -·N-O- AMI-CI方法 双自由基
  • 简介:合成了含有十钒酸阴离子的超分子化合(NH4)4(DMSO)4H2V10O28,并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IR光谱、^51V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化合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α=1.0719(2)nm,b=0.9658(2)nm,c=2.0171(2)nm,β=98.42°,V=2.0657(5)nm^3,Z=2,F(000)=1336,R1=0.0429,wR2=0.1146.化合的晶体结构单元由一个二质子化的十钒酸根多阴离子、4个铵根阳离子和4个DMSO分子组成,并且彼此之间通过静电力和氢键形成稳定的三维结构.

  • 标签: 十钒酸盐 DMSO 合成 晶体结构
  • 简介:分析了用氢化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纯镁中铅含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建立了数学模型,对测定过程中的测量重复性、标准曲线的变动性、标准溶液、试液体积、试样称量等引起的不确定分量进行了评定,计算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测量重复性和标准工作曲线引起的不确定度对总的不确定度影响最大。

  • 标签: 原子荧光光谱法 纯镁 不确定度
  • 简介:以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为起始原料,通过与Vilsmeier试剂反应得到亚胺盐正离子中间体,利用亚胺盐正离子中间体与碳亲核体反应,成功制备了多取代共轭三烯类化合.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及实验步骤简单等优点.该反应不仅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合成多取代共轭三烯化合新方法,而且扩展了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类化合在有机合成中的进一步应用.

  • 标签: α-乙酰基二硫缩烯酮 Vilsmeier反应 亚胺盐中间体 碳亲核体 共轭三烯
  • 简介:简述超支化共轭聚合光电活性材料研究进展,设计、合成了多种具有3-D立体结构的超支化共轭聚合,研究了它们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在器件上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聚合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成膜性和高的发光效率.可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发光电化学池(LEC),光伏打电池等器件.这类化合不仅可以作为发光材料,还可以通过修饰得到具有分子或离子识别、信息存储性能的特殊功能材料.

  • 标签: 超支化共轭聚合物 光诱导电荷转移态 分子离子识别 电致发光器件 光伏打电池
  • 简介:以4-[(8-羟基-5-喹啉)偶氮]-苯磺酸与氯化钴为原料,采用溶剂热法通过原位反应合成{[Co(5-氨基-8-羟基喹啉)_2]·H_2O}_n,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该配合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标题配合属于斜方晶系,Pbcn空间群,晶胞参数a=1.321(2)nm,b=0.811(2)nm,c=1.511(2)nm,α=β=γ=90.00°,V=1.619(3)nm~3,Z=4,R_1=0.0516,wR_2=0.1025.配合中存在ππ堆积相互作用和氢键作用,将配合连接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

  • 标签: Co(Ⅱ)配合物 氢键 π…π堆积 超分子
  • 简介:铬矿砂及再生铬矿砂经1000℃灼烧,研磨,以过氧化钠为熔剂,经高温熔融,热水洗涤,盐酸、硝酸酸化前处理样品,直接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铬矿砂中的二氧化硅。研究了熔融试样时引入的基体元素钠对被测元素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过氧化钠加入为1.5g对检测干扰影响小。采用加基体铬、铁有效克服了基体效应对测定的结果影响。硅的检出限为0.0049mg/L,二氧化硅测定范围为0.010%~6.0%。对铬矿砂标准物质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一致,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小于1%,克服了常规重量法步骤繁琐、耗时长、工作量大的不足,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满足生产需要。

  • 标签: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铬矿砂 二氧化硅
  • 简介: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了一种配体修饰的Keggin结构铝钨酸盐超分子化合,通过元素组成分析和TG分析,确定其化学式为[Cu(en)(bipy)(H2O)]2[AlW(12)O(40)]·H3O·H2O.单晶结构分析表明,标题化合是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94558(11)nm,b=1.24412(7)nm,c=2.56827(15)nm,α=γ=90°,β=92.0010(10)°,V=62.128(6)nm3,Mr=3504.80,Z=4,F(000)=6204,R=0.0559,wR=0.105.在标题化合中,每个[AlW(12)O(40)](5-)阴离子与[Cu(en)(bipy)-(H2O)](2+)单元通过超分子作用形成一维、二维和三维结构.该化合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和对H2O2的电催化性质.固体紫外漫反射吸收光谱表明,化合的光学带隙达到2.70eV,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该化合对罗明丹B(RhB)的降解率为96.29%.

  • 标签: 多金属氧酸盐 (5-)阴离子 晶体结构 电催化性质 光催化性质
  • 简介:食品和环境样品中往往同时含有硝酸根和碘离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硝酸根或碘离子时,二者相互干扰。为此建立了主、次波长分别为220.0、231.5nm的等吸收点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共存的碘离子。当溶液中硝酸根的浓度范围在0~0.12mmol/L,碘离子的浓度在0~0.10mmol/L时,主、次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值A220-231.5与溶液中硝酸根的浓度CNO3^-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220-231.5=2.9958CNO3^-+0.0016(R^2=0.99994);其中A220(NO3^-)=3.6099CNO3^-+0.0084(R^2=0.99994),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A220(I)=A220-A220(NO3^-)=10.7394CI-+0.0029(R^2=0.99994),间接得到碘离子含量CI^-。硝酸根和碘离子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0.2%,回收率分别为99.5%~102%、99.9%~100%。方法简便快捷,可用于溶液中微量硝酸根和碘离子的同时测定。

  • 标签: 硝酸根 碘离子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
  • 简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对MgF:晶体近邻F位进行空穴调制掺杂,选择PBE泛函进行计算,对比N单掺杂MgF:晶体和N近邻掺杂MgF。晶体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以及吸收光谱.通过对电子结构的比较,研究了N近邻掺杂对MgFz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给出了离子之间的协同作用机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N近邻掺杂对MgF:晶体光学性能具有较佳的调制效果,其效果优于(N,Fe)掺杂调制.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双空穴调制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 简介:二价铜在pH=9.0-9.5硼酸钠缓冲溶液中与环己酮草酰二腙(BCO)生成蓝色络合,其在最大吸收波长600nm处吸光度与铜的浓度符合比尔定律,据此建立了测定铜的方法。实验了铜(Ⅱ)的显色条件、稳定时间、干扰元素的干扰量及干扰元素的排除方法等,实验证明,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4%,所测结果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方法已成功应用于铸铁、合金钢中0.01%-3.0%铜含量的测定。

  • 标签: 双环已酮草酰二腙 分光光度法 钢铁
  • 简介: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HL的酸常数(L=苯并咪唑,吡啶,3,4-二甲基吡啶,异喹啉)以及二元配合CuL2+和三元混配配合Cu(Bic)L+(Bic-=Bicine的单电荷阴离子)的稳定常数.三元混配配合相对于二元配合的稳定性用△lgKCu=lgKCu(Bic)Cu(Bic)L-lgKCuCuL来表示.结果表明由于δ-π协同效应和疏水作用,三元混配配合有较强的稳定性

  • 标签: 三元混配配合物 BICINE 芳香氮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