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我国抗氧剂行业快速发展,为满足国内石化引进装置所用抗氧剂国产化和产品参加国际市场竞争需要,国内抗氧剂生产企业对抗氧剂标准化工作越来越重视,我国抗氧剂产品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十年前,除抗氧剂264标准外,取得化工行业标准只有抗氧剂DLTDP,到2005年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

  • 标签: 抗氧剂264 化工行业标准 产品标准 抗氧剂1010 国际市场竞争 抗氧剂168
  • 简介:在B3LYP/6-31G(d)水平下研究了HIV-1PR催化水解反应关键性一步,即第3步反应.模型体系包括了活化位点3个残基,Asp25(25′)-Thr26(26′)-Gly27(27′)主要参加反应基团,构建了由69个原子组成较大模型体系.进一步研究表明Thr26(26′)和Gly27(27′)在水解反应中只起到保持活化位点平面构型作用,并未直接参与水解反应.另外,详细分析了第3步反应分子内及分子间氢键.

  • 标签: HIV-1 PR 抑制剂 Asp25(25′)-Thr26(26′)-Gly27(27′) 第3步机理 氢键
  • 简介:采用付玫瑰苯胺与对苯二甲醛通过希夫碱偶联反应制备了新型多孔芳香骨架材料.经过FTIR,TGA,PXRD,SEM,TEM和Ar吸附等分析方法对多孔芳香骨架材料成键方式和骨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显示,该多孔芳香骨架材料具有优异热稳定性(350℃仅失重5%)和溶剂稳定性,其Langmuir比表面积约为472m^2/g.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试分析表明,该材料在苯、甲苯和氯苯等芳香化合物环境中无明显荧光强度变化.然而在硝基爆炸物环境中会发生灵敏、专一荧光淬灭现象.该多孔材料可应用于硝基爆炸物检测.

  • 标签: 多孔芳香骨架材料 硝基爆炸物 荧光性 灵敏度 专一性检测
  • 简介:针对传统极谱法测定化探样品中钨钼时操作手段繁琐问题加以改进。试样以硫酸-二苯乙醇酸-二苯胍-氯酸钠体系为混合底液,将经过碱熔融后样品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硫酸(1+1)调酸度后,加入固定比例混合底液,摇匀,无需定容,放置25~30min后直接测定。采用二次倒数波测定,钨峰电位在-660mV左右,钼峰电位在-30mV左右,钨钼质量浓度在0.02~1.0μg/mL内呈线性关系,钨检出限为0.5μg/g,钼检出限为0.3μg/g。方法灵敏度高,快捷、简单,适用于大批量化探样品测定。

  • 标签: 极谱法 二苯乙醇酸 化探样品
  • 简介:采用原位模板法(软模板),以可溶性酚醛树脂(苯酚-甲醛)为碳源、三嵌段共聚物(F127)为结构导向剂、水热合成了形貌可控制棒状有序介孔碳.利用XRD、TEM、N2吸附-脱附法和拉曼光谱法等方法对材料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180℃时,所合成有序介孔碳具有明显棒状形貌,而且良好有序度,比表面积较大,长度均为400500nm.

  • 标签: 棒状介孔碳 水热法 制备 表征
  • 简介:对金银花中Mn,Fe,Cu,Zn,Ca和Mg6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进行了分析。用传统煎煮法把元素提取以后,分别采用0.45μm微孔滤膜、LSA-10大孔吸附树脂柱、正辛醇/水分配体系,以区分元素可溶态和悬浮态、有机态和无机态、醇溶态和水溶态,最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湿法消解以后各种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种元素提取率在14.97%~48.54%,悬浮态颗粒吸附率在4.02%~19.84%,加标回收率在96.58%~103.9%,RSD(n=6)≤2.4%。

  • 标签: 金银花 金属元素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形态分析
  • 简介:建立了一种测定硝酸试剂中杂质无机阴离子离子色谱分析方法。选用高容量强阴离子交换柱、IonPacASl5(4mm×250ram)分析柱和保护柱,浓硝酸(68%)样品经稀释后直接进样。在线产生KOH(38retool/L)流动相等度洗脱,可以将F-、C1-、NO2-、SO4^-等阴离子与高浓度NO3-分离开来,最后采用抑制电导检测器检测,实现对硝酸试剂定性定量分析。浓硝酸样品中F-、C1-、NO2-和SO4^2-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加标回收率84.7%-106.0%,RSD(n=7)小于3.0%,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依次为0.04、0.1、0.2和0.2mg/L。

  • 标签: 离子色谱 阴离子交换 硝酸 无机阴离子
  • 简介:采用从头计算方法再次研究了HIV-1PR催化水解机理.结果显示反应生成了双醇结构以碳为中心四面体中间体;碳氮键断裂是速率限制一步,需要较少活化能,支持该水解反应可能在生命过程中出现.

  • 标签: 从头计算理论 HIV-1 PR 水解机理
  • 简介:首次采用微波法快速、高效地合成了4-硫胸苷化合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结合光谱法初步研究了胸苷和4-硫胸苷光谱性质,对比二者光谱上变化并探求其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4-硫胸苷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都有特征性变化,为研究4-硫胸苷作为抗癌药物性能影响提供了一些重要基础信息.

  • 标签: 4-硫胸苷 微波合成 光谱分析
  • 简介: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总氮时,经常出现空白值偏高情况,这将直接加大了分析测试系统误差。为了保证总氮分析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以满足总氮测试技术要求,对总氮测定中影响空白值主要因素一玻璃器皿洁净度、实验室环境、碱性过硫酸钾纯度和放置时间、实验室用水、消解时间和温度及自然冷却时间等进行了研究,并定量分析了相应影响因子对空白值影响程度,通过多组实验数据比对分析,提出了有效控制空白值最佳实验条件,以指导实验操作。

  • 标签: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 空白值
  • 简介:依照文献以L-苯甘氨酸为手性源合成了一个手性阴离子两亲小分子化合物.利用圆二色谱表征了该化合物水中自组装行为.通过溶胶-凝胶复制法,以该手性两亲小分子化合物和结构助剂组装体为模板制备了右手螺旋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纳米管.圆二色谱表征结果表明,4,4′-亚联苯基氧化硅中联苯基团呈手性堆积.

  • 标签: 纳米管 有机-无机杂化氧化硅 胶体 螺旋
  • 简介: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最普遍医院致病菌,且耐药情况严峻.LpxC作为新抗菌药物靶点被大量研究,但鲍曼不动杆菌LpxC晶体尚未解析得到,基于其结构药物设计等工作无法开展.以铜绿假单胞菌LpxC晶体结构为模板,通过同源模建方法获得鲍曼不动杆菌LpxC结构模型.较好Ramachandranplot分布和Profile-3D结果验证了模型合理性.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优化鲍曼不动杆菌LpxC模型,修补部分不合理构象.后续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构型苄氧乙酰基羟肟酸类抑制剂比R构型分子能更有效地结合在F191,H237和K238组成较浅口袋中,这可能是S构型抑制剂活性更高主要因素,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LpxC 同源模建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 简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以硅橡胶泡沫材料单体二甲基硅氧烷和甲基乙烯基硅氧烷为基础,对这2种单体和由其构成4种短链结构进行了构型优化、能量计算、前沿轨道和振动分析等方面的理论计算探索,结果显示,当分子链结构中原子排布更易形成共轭或等效于共轭离域结构时,在遭受辐照等能量注入情况下可将能量及时转移而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链结构断裂,分子链裂解部位发生在共轭链段间隙处可能性比较大,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引入并非一定会对材料耐辐照稳定性起到增强作用.

  • 标签: 硅橡胶泡沫 二甲基硅氧烷 甲基乙烯基硅氧烷 辐照稳定性 密度泛函理论
  • 简介:借助Box-BehnkenDesign,选取PTFE乳液对聚酯纤维LD550进行表面改性,考察浓度、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效果影响.结果表明:改性适宜条件为PTFE浓度15%、温度99.5℃以及涂覆时间18h.适宜条件改性样断裂强力保持率提高了约9.89%.

  • 标签: BBD 聚酯纤维 表面改性
  • 简介:建立了离子色谱法快速测定乙胺类物质中氯离子方法。通过简单阀切换,去除大量乙胺类物质,将Cl-富集在浓缩柱上,从而达到基体消除目的,然后进行样品测定。在1.0-500.0mg/L浓度范围内,C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加标回收率在92.7%-100.3%。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乙胺类物质中氯离子测定。

  • 标签: 在线样品前处理 离子色谱 乙胺类物质 氯离子
  • 简介:根据对硫酸高温(~330℃)湿烧铬铁矿反应过程原理应用研究,改进了测定铬铁矿中铬溶样方法。试样与硫酸共热(2000W电炉)至冒三氧化硫浓烟,并腾空〉6min,然后与磷酸共热,再腾空至杯壁近2/3处时冷却、稀释、氧化、常法测定铬量。所推荐测定铬铁矿中铬改进型溶样方法模式,经标准物质和管理样验证(RSD=0.31%~0.40%,n=10)以及生产样品测试数据对比等,均获满意结果。

  • 标签: 铬铁矿 溶样方法 硫酸湿烧反应
  • 简介:利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法RHF/4-31G基组对氢氰酸硼氢化反应进行了理论研究.IRC分析表明:氢氰酸与甲硼烷通过“类四中心”过渡态,直接加成生成产物.排除了另两种反应机理可能性:(1)甲硼烷直接进攻碳-氮π键,经三中心过渡态生成产物;(2)首先形成直线型分子复合物,然后靠分子内氢迁移重排生成产物

  • 标签: 硼氢化反应 反应机理 内禀反应坐标法 氢氰酸 甲硼烷
  • 简介:分别采用B3LYP,MP2方法在6-311++G(2df,pd)水平研究了甲醛光催化降解反应微观机理,找到了可能反应通道,预测反应产物为HCOOH与H2O.并得到了各反应通道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优化构型、谐振频率.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结论.从键长和能量变化角度,讨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变化规律,整个反应通道中各势能面均较低,从理论角度分析该反应室温下能够进行,为空气中甲醛降解反应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甲醛 光催化降解 反应机理 过渡态